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實探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 揭秘實體書店成功轉型之路

我愛鋪網訊 中部地區首家24小時書店、全球首家共用書店、合肥最美書店……這些都是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的關鍵字, 作為合肥知名的網紅書店, 新華書店三孝口店到底有何魅力?

實探合肥網紅新華書店

高顏值有人氣助合肥打造閱讀城市

新華書店三孝口店, 位於廬陽區長江中路與金寨路交口西北角, 同時無縫對接地鐵2號線三孝口站D出口。

合肥三孝口新華書店共有七層、總面積達4800㎡, 是全省最大的書店。 書店每一層都以圖書為載體, 呈現各自的特色。

一層為咖啡、甜品、烘焙、壽司、暢銷書、家飾等業態, 從現場的告示圖上可以發現, 該樓層有門店為24小時。

在愛鋪君探訪期間, 發現一層人氣不錯, 不少年輕人正在選購書籍。

二層業態包含創意文具、素食、精油芳療、陶藝等。

相比較一樓, 二層在探訪期間有些冷清, 只有部分客戶正在學習陶藝。

三層主要是生活類圖書、生活藝術品、飲品、服飾等。 這一層有不少大大的沙發, 年輕人、中年人都有, 隨意的坐在沙發上, 舒適的度過一個下午。

四層為文學、藝術、古籍類圖書, 樓層也有24小時業態。 在現場, 愛鋪君還發現這裡可以免費借書, 只需要按照要求註冊資訊即可。

五層為社科、生活類圖書、小食等, 為24小時業態。 探訪期間, 五樓不少人選購好書籍之後正在結帳。

六層包含童書、益智玩具、電教產品、智慧學習桌椅等。

六樓有不少兒童相關的業態,不過探訪期間正是上課的時節,所以看上去沒什麼人氣。

七層為會員區,還包括西餐廳、電影俱樂部等業態。

從書店牆壁上的告示上可以發現,書店還有禮品包裝、免費飲水、應急藥箱、愛心雨傘、免費無線、團購業務、到貨通知、休閒閱讀、貼心眼鏡、廣播尋人、手工針線、失物招領等特色服務,可以說是很注重細節很有人性化了。

不得不提的是,雖然新華書店內人氣不錯,但整體氛圍卻偏安靜,不像一般購物中心的喧囂,反而有種帶著書香氣息的閒適。

不過對於地鐵2號線開通是否對新華書店的運營帶來助力,商家和讀者的看法則不太一樣。

有商家表示,他們這邊人氣一直不錯,地鐵開通之後變化不大;也有商家表示,後期肯定會有助力,畢竟是在地鐵口,別的地方愛看書的市民過來也很方便。

不少年輕讀者則反映,坐地鐵很方便,不管是出去玩還是來這裡。不過現在還沒太適應地鐵交通,因為家附近距離地鐵還有點距離。

回顧新華書店改造歷史

實體書店如何轉型成為熱點

新華書店三孝口店的前身合肥科教書店開業於1985年,不但曾經位列全國十大科技書店,也曾經是三孝口商圈的地標式建築,但由於圖書行業大氣候的變化和三孝口商圈的轉型,後來人氣持續下滑。

2012年5月,合肥科教書店開始停業改造,改名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並參照臺灣“誠品書店”模式打造概念書店。

2013年6月16日,改造後的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以全新姿態開始試營業。同年10月31日,正式營業。

24小時書店

2017年7月16日,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旗下合肥三孝口書店將以全球首家共用書店的身份正式亮相。實現了“由買書到借書”、“把書店變成自家書房”、“由個人閱讀到共用閱讀”的重大轉變。

作為亞馬遜中國公佈圖書排行榜,合肥多次以全國第一的驕人成績榮登最愛閱讀城市榜榜首,成為全國最愛學習的城市。

根據規劃,2017年,合肥市將建成首批20個左右的城市閱讀空間,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到2020年,建成100個左右的城市閱讀空間,通過現代資訊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縱向貫通、橫向互動的閱讀服務體系和經營網路,形成15分鐘閱讀圈。

合肥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市民對精神生活的高追求,碰撞大時代的發展趨勢,也促進著傳統書店的積極轉型。

談到實體書店轉型,尤其從這兩年許多書店紛紛仿效的變化大概能看到,讓“概念”貫穿於書店經營是共同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取一具有文化質感的意象,融合現代生活的精神追求,從而打造書店的設計靈感與理念。

四牌樓新華書店數年未完工疑似爛尾?

廬陽區回復預計2018年6月開業

不僅僅是三孝口,在合肥的知名商圈中——四牌樓商圈中,也有一家新華書店面臨著改造再開業的現狀!

四牌樓的新華書店曾一度是合肥城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具有濃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後因年代久遠逐漸失去了其功能,與快速發展的時代格格不入。

新華書店舊址

2012年3月,四牌樓新華書店開始拆遷,這棟伴隨合肥人53年的建築就此向合肥作別。

2013年該工程開始全國招標,前期預計兩年內完成該工程。該專案由新華書店和工商銀行聯合打造,未來將建設聯合大廈,專案計畫建築高158米,共33層(地上31層,地下兩層),或將成為老城區的新地標。

不過已經到了2018年,該專案尚未完工。在2017年年底的實探中,愛鋪君發現該項目外立面已經基本裝飾完成,據瞭解,該專案的造型像是一顆經過切割的磚石,外立面採用的是龍鱗造型,這在合肥的建築中還是首例。

廬陽區針對12345政府直通車上的網友回復時表示:聯合大廈因中建一局的施工而延遲施工,等中建一局施工結束後將開始進行施工。等施工完畢新華書店和工行都將回歸。預計2018年6月可以開業。

據瞭解,四牌樓聯合大廈項目建成後是原來老店的四個大,其建設的造型也很獨特,該專案建成後,原先在此處的新華書店和工商銀行都將回歸,其中新華書店還將是“旗艦店”的風格。

總結:儘管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前景可觀,但實體書店在圖書銷售方面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轉型始終是接下來國內傳統實體書店的首要任務。但是,“網紅”不是實體書店的核心轉型目的,更不是書店的救命草。未來新華書店能走的多遠,還需要等待時間的見證。

六層包含童書、益智玩具、電教產品、智慧學習桌椅等。

六樓有不少兒童相關的業態,不過探訪期間正是上課的時節,所以看上去沒什麼人氣。

七層為會員區,還包括西餐廳、電影俱樂部等業態。

從書店牆壁上的告示上可以發現,書店還有禮品包裝、免費飲水、應急藥箱、愛心雨傘、免費無線、團購業務、到貨通知、休閒閱讀、貼心眼鏡、廣播尋人、手工針線、失物招領等特色服務,可以說是很注重細節很有人性化了。

不得不提的是,雖然新華書店內人氣不錯,但整體氛圍卻偏安靜,不像一般購物中心的喧囂,反而有種帶著書香氣息的閒適。

不過對於地鐵2號線開通是否對新華書店的運營帶來助力,商家和讀者的看法則不太一樣。

有商家表示,他們這邊人氣一直不錯,地鐵開通之後變化不大;也有商家表示,後期肯定會有助力,畢竟是在地鐵口,別的地方愛看書的市民過來也很方便。

不少年輕讀者則反映,坐地鐵很方便,不管是出去玩還是來這裡。不過現在還沒太適應地鐵交通,因為家附近距離地鐵還有點距離。

回顧新華書店改造歷史

實體書店如何轉型成為熱點

新華書店三孝口店的前身合肥科教書店開業於1985年,不但曾經位列全國十大科技書店,也曾經是三孝口商圈的地標式建築,但由於圖書行業大氣候的變化和三孝口商圈的轉型,後來人氣持續下滑。

2012年5月,合肥科教書店開始停業改造,改名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並參照臺灣“誠品書店”模式打造概念書店。

2013年6月16日,改造後的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以全新姿態開始試營業。同年10月31日,正式營業。

24小時書店

2017年7月16日,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旗下合肥三孝口書店將以全球首家共用書店的身份正式亮相。實現了“由買書到借書”、“把書店變成自家書房”、“由個人閱讀到共用閱讀”的重大轉變。

作為亞馬遜中國公佈圖書排行榜,合肥多次以全國第一的驕人成績榮登最愛閱讀城市榜榜首,成為全國最愛學習的城市。

根據規劃,2017年,合肥市將建成首批20個左右的城市閱讀空間,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到2020年,建成100個左右的城市閱讀空間,通過現代資訊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縱向貫通、橫向互動的閱讀服務體系和經營網路,形成15分鐘閱讀圈。

合肥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市民對精神生活的高追求,碰撞大時代的發展趨勢,也促進著傳統書店的積極轉型。

談到實體書店轉型,尤其從這兩年許多書店紛紛仿效的變化大概能看到,讓“概念”貫穿於書店經營是共同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取一具有文化質感的意象,融合現代生活的精神追求,從而打造書店的設計靈感與理念。

四牌樓新華書店數年未完工疑似爛尾?

廬陽區回復預計2018年6月開業

不僅僅是三孝口,在合肥的知名商圈中——四牌樓商圈中,也有一家新華書店面臨著改造再開業的現狀!

四牌樓的新華書店曾一度是合肥城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具有濃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後因年代久遠逐漸失去了其功能,與快速發展的時代格格不入。

新華書店舊址

2012年3月,四牌樓新華書店開始拆遷,這棟伴隨合肥人53年的建築就此向合肥作別。

2013年該工程開始全國招標,前期預計兩年內完成該工程。該專案由新華書店和工商銀行聯合打造,未來將建設聯合大廈,專案計畫建築高158米,共33層(地上31層,地下兩層),或將成為老城區的新地標。

不過已經到了2018年,該專案尚未完工。在2017年年底的實探中,愛鋪君發現該項目外立面已經基本裝飾完成,據瞭解,該專案的造型像是一顆經過切割的磚石,外立面採用的是龍鱗造型,這在合肥的建築中還是首例。

廬陽區針對12345政府直通車上的網友回復時表示:聯合大廈因中建一局的施工而延遲施工,等中建一局施工結束後將開始進行施工。等施工完畢新華書店和工行都將回歸。預計2018年6月可以開業。

據瞭解,四牌樓聯合大廈項目建成後是原來老店的四個大,其建設的造型也很獨特,該專案建成後,原先在此處的新華書店和工商銀行都將回歸,其中新華書店還將是“旗艦店”的風格。

總結:儘管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前景可觀,但實體書店在圖書銷售方面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轉型始終是接下來國內傳統實體書店的首要任務。但是,“網紅”不是實體書店的核心轉型目的,更不是書店的救命草。未來新華書店能走的多遠,還需要等待時間的見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