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土星AL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透露, 2017年12月5日, 換上新發動機的俄羅斯蘇-57在格羅莫夫飛行研究院完成了新動力構型下的首次飛行。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鄧尼斯•曼圖羅夫(Denis Manturov)對這次歷時17分鐘的飛行給予了這樣的評價,

“(這次新發動機構型試飛)將為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項目注入新的活力, 向外界證明俄羅斯飛機工業的實力, 我們能夠設計和製造智慧型新裝備系統——空氣動力學系統、數位裝備和最新的發動機。 ”

發動機一直是蘇-57專案中最讓外界質疑的短板, 有人懷疑發動機問題可能讓它無法達到五代機標準。 這次蘇-57換上的新發動機, 是土星設計局Izdeliye 117發動機(Izdeliye在俄文中意為“產品”), 也被稱作AL-41F1。 與先前蘇-57使用的117S/AL-41F1S(蘇-35S使用的也是該型發動機)相比, 去掉了一個字母S。 在性能方面, AL-41F1和AL-41F1S一樣, 基本維持了AL-31F的核心機構型, 但是加大了風扇直徑, 改進了高低壓渦輪, 配用全新的數位式控制系統和向量噴管, 同時減重150千克, 加力推力達到147千牛, 比AL-41F1S增加約5千牛(5 500磅), 推重比邁過了10關口, 達到10.5:1。 運行壽命距推測超過4 000小時, 大修間隔超過1 000小時。

然而這並不是蘇-57的最終動力方案。 按照俄羅斯的計畫, AL-41F1S僅用於初步試飛驗證, AL-41F1將用於初步量產型,

而更新的30/AL-41F3才是最終夢想。 有消息稱AL-41F3將採用全新的核心機, 巡航推力108千牛, 加力推力提升到180千牛。 這將是一次極大的跨越。 目前30型發動機的消息甚是隱秘, 俄方只宣稱其在推力和燃油效率方面將顯著提升, 維護性和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對飛機的隱身性能也會有改善。 但來自俄羅斯部分媒體的評估認為, 這種讓俄軍翹首以盼的30型發動機在2020年之前都無法投產。

歷史上每一代戰鬥機的發展, 幾乎無一例外都伴隨著航空動力的階段性躍升。 蘇聯從來不是一個航空動力弱國, 歷史上也從來沒有把航空動力擺在次要地位。 早在1982年開始, 蘇聯就開始研製一款稱作AL-41F的變迴圈渦輪風扇發動機, 並用米格-25作為平臺進行了測試, 這是專為米高揚設計局“多用途前線戰鬥機”(MFI)也就是後來I.44準備的動力裝置。 外界認為它與當年美國惜敗于普惠YF-119的通用電氣YF-120異曲同工。 然而隨著蘇聯大廈的坍塌, I.44連同AL-41F都歸於沉寂。 也許俄羅斯不希望丟掉航空動力躍進的希望, AL-41F這一名稱又被重新利用起來,

不過這次它的含義變成了AL-31F系列的各種深度改進型。 儘管俄羅斯二十多年來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讓AL-31系列發動機成為一代衍生型繁多的著名動力, 但這只是蘇聯時期長期投資和雄厚研究的慣性使然。 真正邁向新一代發動機所需要的新一輪“閉關修煉”, 經歷解體後經濟震盪和人才斷檔的俄羅斯已經力不從心。 當年下馬的美國YF-120在30年後捲土重來, 其變迴圈概念成為美國新一代航空發動機AETD的重點突破方向並展露頭角, 俄羅斯則只能繼續埋頭於舊日的靠殘羹冷炙。 近年俄羅斯重新加大新一代發動機的研製力度, 一方面緣於對航空動力的傳統關切, 另一方面緣于對未來的深度憂慮:一旦俄羅斯航空發動機工業與美國形成新的代差, 俄羅斯根基本已不穩的航空強國基石將徹底傾頹,俄羅斯軍貿遭受重創不說,俄羅斯空天軍可能由此徹底失去僅存的信心。

俄羅斯根基本已不穩的航空強國基石將徹底傾頹,俄羅斯軍貿遭受重創不說,俄羅斯空天軍可能由此徹底失去僅存的信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