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創造一個陽光的家教天地

● 章睿齊

心理學家諾爾蒂如此描繪教育環境和兒童行為的關係: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嘲笑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難為情;如果兒童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內疚;如果兒童生活在忍受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忍耐;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提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正義;如果兒童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信任他人;如果兒童生活在贊許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自愛;如果兒童生活在互相承認和友好的環境中, 他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去尋找愛。

孟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 他的母親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 花了很多的心血。 起初, 孟子和母親居住在墓地旁邊。 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 玩兒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母親看到了, 心裡想:“不行!這個地方不適宜孩子居住, 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再住在這裡了!”於是就將家搬到了市集旁邊。 到了市集,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 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 一會兒招待客人, 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

表演得像極了。 孟母知道了, 就想:“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 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 孟母將家搬到了學校附近。 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 官員進入文廟, 行禮跪拜, 揖讓進退, 孟子見了, 一一記住。 他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 這個時候, 孟母才高興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生活中我們發現, 某些才能卓越的孩子, 是由於他們自小就生活在一個有助於他們發展特殊才能的家庭環境中。 在那些一個家族同時產生很多音樂家的例子中, 雖說音樂天賦的遺傳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但我們也絕不能否認來自音樂環境的薰陶。 一個具有音樂天賦的小孩,

如果生長在一個與音樂完全絕緣的環境中, 恐怕也很難在音樂方面有所作為。

生活中, 我們可能還有這樣的經驗, 那就是一個從小生活在優裕環境中的人, 由於他從來不為一些日常小事發愁, 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種大度豁達的性格。 在書香門第中長大的孩子, 舉手投足之間都會透出一種溫雅的氣質。 農村來的孩子其性格中的樸實與憨厚也是掩蓋不住的。 除了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會對人的性格產生巨大的影響, 家庭的教育也是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達爾文在童年時代曾被學校認定“是一個很平庸的孩子, 遠在普通的智力水準以下”。 達爾文家中有一座不小的花園, 他和兄弟姐妹整天在萬花叢中玩耍。

兒時的生活環境, 使達爾文對生物學產生了興趣。 但父親教訓他:“除了打獵、養狗、捉老鼠以外, 你什麼都不操心, 將來會玷辱你自己, 也會玷辱整個家庭。 ”在這些不良教育的影響下, 達爾文逐漸地形成了孤僻、不合群、膽小等性格特點。

幸好他的母親及時對他進行積極的教育, 使他終成大師。 達爾文的成才要歸功於他母親蘇姆娜早年的引導。 她的母親掌握了兒子喜歡自然生物這一心理特點, 並且巧妙地運用了它。 “比一下吧, 孩子, 看誰從花瓣上先認出這是什麼花?”達爾文比哥哥姐姐認得快, 媽媽就吻他一下。 這對孩子來說, 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獎賞。 而當發現一隻彩蝶飛來時, 不僅逗引孩子去捉住它, 還誘導孩子數出彩蝶翅膀上的各種顏色和斑點,

然後又進一步去啟發孩子去比較蝴蝶之間的異同, 一步一步地把達爾文帶進豐富多彩的“生物王國”。

正確的家庭教育是引導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關鍵。 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需要家長對子女的愛心, 而且需要家長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和心理需要。 但有些家長由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 一味地向孩子灌輸知識, 強迫其學習, 而忽視對子女興趣、愛好的廣泛培養, 更沒有努力創設條件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到快樂。 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孩子的創造性與豐富的才能夭折。 至於天天叮嚀功課, 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的制度式的生活, 孩子們將會失去主動安排時間和自主學習新知識的樂趣。 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狹隘、孤僻、自閉等不良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生活的實現就是知識與情感的伸展。因此,越是嚴肅,就越不能啟發孩子活潑思考,越是重視成績,就越容易失去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尋找問題答案的機會。孩子在與朋友交往中學會友誼,在生活的試探中學會思考和動作技巧,在與親戚交往中學會人情禮俗,在與家人合作操持家務中學會幹練。不要把讀書當作成長的唯一資源,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才是一本大書。

與孩子一起體驗生活,使生活充滿生機活潑和啟發性,是引導孩子歡樂生活、愛惜人生的重要途徑。

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狹隘、孤僻、自閉等不良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生活的實現就是知識與情感的伸展。因此,越是嚴肅,就越不能啟發孩子活潑思考,越是重視成績,就越容易失去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尋找問題答案的機會。孩子在與朋友交往中學會友誼,在生活的試探中學會思考和動作技巧,在與親戚交往中學會人情禮俗,在與家人合作操持家務中學會幹練。不要把讀書當作成長的唯一資源,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才是一本大書。

與孩子一起體驗生活,使生活充滿生機活潑和啟發性,是引導孩子歡樂生活、愛惜人生的重要途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