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名臣張廷玉晚年怎麼敢和乾隆對著幹?差點就身敗名裂晚節不保

終清一朝, 漢人中做官能做到張廷玉這個級別, 死後進入太廟的, 兩百多年來就他一人。 張廷玉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受到兩任皇帝的器重, 甚至連軍機處的辦公規則都是張廷玉制定的, 可見其能力。 雍正皇帝甚至立下了遺詔, 允許張廷玉的神位可進入太廟, 享受清朝後世皇帝的祭祀。 這等恩賜, 別說在滿清這個異族皇朝, 就是在之前的漢人朝廷, 也是極為罕見的。

張廷玉

但就是這樣的一位名臣, 在乾隆時期卻受到了另一種待遇, 乾隆不但把張廷玉的爵位和賞賜全給剝奪了, 更是對他進行了羞辱, 差點就讓他進不了太廟。 這是為何呢?其實這只怪晚年的張廷玉年老昏庸, 被名利熏住了腦子, 竟然拿進太廟這件事情來和乾隆對著幹。

話說雍正既然已經立了遺詔要把張廷玉列入太廟, 那按道理張廷玉只需安享晚年, 靜靜等待就行了。 可張廷玉作為三朝元老,

不知輕重, 心裡時時刻刻念著就是進太廟的事情。

乾隆十三年, 張廷玉先是以辭職為要脅, 在奏章中提出希望乾隆皇帝能履行雍正的承諾把他進太廟的事情定下來。 他在奏章說:“宋朝和明朝的時候, 都有大臣因為要入太廟所以退休的。 ” 希望皇帝能批准他的退休申請。

張廷玉和雍正是好搭檔

乾隆當時就不高興了, 念著張廷玉年紀大, 還是安慰他說:“你今年才七十歲, 古代八十歲了還在當官的大有人在, 你該學學諸葛亮死而後已。 ”強行把張廷玉這念頭壓了下去。

可到了乾隆十四年, 張廷玉又老調重彈, 說雍正皇帝既然已承諾, 他還是希望在生前把這個事情定下來, 要不然等自己死後還不知道還會不會變。 乾隆皇帝又壓著怒火安慰他說絕不會變卦, 而且舉了明朝劉伯溫死後才入太廟的例子。 結果張廷玉不知道怎麼地, 竟對乾隆使起了小性子, 只派了兒子入宮謝恩。 這下乾隆可直接發飆了, 給了你臉你不要, 那就不要怪皇帝不客氣了, 龍顏大怒之下,

立刻下旨要追究張廷玉的大不敬之罪, 被軍機大臣傅恒、汪由敦等苦苦給勸住了。 張廷玉知道這下算捅了馬蜂窩, 第二天連忙親自入宮請罪。 這一次, 乾隆只是把張廷玉的爵位為削了, 作為警告。

乾隆十五年, 張廷玉又來了, 趁乾隆長子定安親王死的機會, 又上書要求辭職。 連著三年搞這件事情, 又加上人家死了兒子, 這下乾隆一點面子也不給了, 直接拿著進入太廟的大臣的名錄讓張廷玉自己去對, 看他的所作所為夠不夠資格入太廟, 然後又借著四川學政編修朱荃的案子(朱荃是張廷玉的親家), 令張廷玉把歷年的賞賜全部上繳。 如此一鬧, 張廷玉這才徹底清醒, 再也不敢和乾隆對著幹了, 老老實實地在家等死了。

乾隆二十年, 張廷玉死後, 乾隆雖對他有諸多不滿, 但是念著雍正的關係, 還是履行承諾仍然把他列入了太廟。

太廟

由此可見, 名利二字, 名其實比利更可怕。 像張廷玉這樣做官做到了頂點, 什麼都有了, 可臨了還是栽了了一個“名”上, 差點就搞得身敗名裂。 這教育我們做人在任何時候腦子都要清醒,別讓一些特殊的因素蒙住了自己的心智。

歷史真有趣!

這教育我們做人在任何時候腦子都要清醒,別讓一些特殊的因素蒙住了自己的心智。

歷史真有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