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詞在宋朝大放異彩,但是她的詞宗卻是唐朝的一位大詩人

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脈絡依次是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我們今天來說說唐詩宋詞在中國文壇這兩朵奇葩。 談起宋詞這個文學體裁, 我們的思維定勢一定是宋詞, 仿佛詞是宋朝所獨有的一種文體。

其實不然, 詞作為詩的別體, 萌芽于南朝, 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

到了宋代, 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 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

只是詞在宋朝達到了藝術上的巔峰, 所以我們總是習慣說“宋詞”, 就像提到詩就一定想到盛唐, 提到曲就會想起元朝一般。

就如同後人說的豪放派和婉約派。

蘇軾也會說“小軒窗, 正梳妝。 ”李清照也會說“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

詞的風格流派也一樣多, 豪放派的蘇辛;婉約派的李清照、柳永;花間派的韋莊、溫庭筠。 這些人物都可以稱之為這一派的鼻祖了, 但究竟花屬誰家卻爭論不休。 但是說到詞的鼻祖,

大家卻一致認可一位唐朝詩人, 僅憑他的一首詞就成為公認的“百代詞宗”, 這真是無上榮耀, 這個人究竟是誰?這個人便是詩仙李太白, 我們來看看他的這首《憶秦娥》

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 秦娥從夢中驚醒時, 秦家的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秦家樓上的下弦月, 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 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遙望樂游原上冷落淒涼的秋日佳節, 通往咸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 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此詞描繪了一個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 讀來淒婉動人。 古人對它評價很高, 將其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該詞意境博大開闊, 風格宏妙渾厚。 讀者從敦煌曲子詞中也可以看到類似格調, 而不類中晚唐的清婉綺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稱此詞“以氣象勝”。 這首詞中的氣象, 與人們常所說的開元時代的“盛唐氣象”已有很大不同, 但它又確實是盛唐氣象之一種。 它博大深厚、意境開闊、氣韻沉雄, 又帶有悲涼之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