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七大特務機構,明朝廠衛獨佔三席!

排名第七:繡衣直指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漢武帝天漢年間, 民間起事者眾, 地方官員督捕不力, 因派直指使者衣繡衣, 持斧仗節, 興兵鎮壓, 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誅。 後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 繡衣, 表示地位尊貴;直指, 謂處事無私。 後亦稱“ 繡衣使者 ”。 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 故亦稱“ 繡衣禦史 ”。 王莽時改稱“繡衣執法”。 亦稱“ 繡衣 ”、“ 繡衣吏 ”。

這些人官位並不高, 但直接歸皇帝管轄。 繡衣直指最早的職能是督查官員, 後來也負責鎮壓農民起義。 在皇帝的信任下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 飛揚跋扈。 漢武帝時期最大的悲劇“巫蠱之禍”就是因一個名叫江充的繡衣直指而起。 江充當時頗受漢武帝重用, 位極人臣, 他與太子劉據有仇隙, 稱有人下蠱謀害武帝, 又巧合在太子宮中挖出了桐木人。 劉據恐懼, 發兵誅殺江充。 江充的黨羽逃往甘泉宮報告皇帝太子謀反。

漢武帝派丞相率兵平反, 雙方在長安城混戰五日, 死者數萬。 最後太子兵敗自縊, 皇后衛子夫也自殺。 後來漢武帝幡然醒悟, 瞭解真相後, 下令誅殺江充三族, 可惜骨肉相殘的慘劇已經無法挽回。

排名第六:粘竿處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到粘竿處, 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這個機構, 會疑惑為什麼給他知名率三顆星。 但是一說到血滴子, 大家就會知道的。 畢竟清朝是電視劇和小說的寵兒, 在電視劇和小說上常會看到有血滴子這樣的機構出現。 但是在歷史上並沒有血滴子, 只有粘竿處。 粘竿處就是血滴子的原型。 且剛開始粘竿處的設立, 並不是為了探聽消息而特別設立的組織。 而是因為雍正喜靜, 夏季蟬聲惱人,

於是派人去抓蟬。 後來雍正給他們一個額外任務, 就是在大街小巷上探聽街頭消息回報他, 粘竿處這才有了特殊的使命。

此時粘竿處的設立, 處於雍正未登基的時候, 機構行事比較低調, 機構也只有收集情報的權利, 並沒有其他任何權利, 裡面的成員探聽的消息也多是其他皇子的資訊,

所以信息量較單一, 資訊準確率也不算快准狠, 效率不高。 所以粘竿處在歷史上, 並沒有起多大的波瀾, 威懾度也就很低了。

排名第五:皇城司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皇城司是宋代的特務機構。 屬於文官編制, 不歸於三衙管理。 其管理人員, 是直屬于皇帝的近臣。 也就是說, 並非明代喜歡用宦官來組建機構。 早在宋代皇城司這個機構的首腦就是宦官。 皇城司主要職責有兩項, 即刺探和護衛。 其人員也分為兩部分, 負責警衛的叫親從官, 裡面的人員都是從軍中選出最驍勇的軍士來擔任, 也負責其宋代都城的一部分的禁衛工作。

而另一部分人員負責刺探, 叫親事官。 在宋太宗時期的皇城司人員是不得離京的, 他們只能在京內活動, 負責探聽大小消息。 其人手分佈在京城各處, 下至花街柳巷、上至大臣, 都有其人手安插在內。 皇帝就以此來監視軍隊、偵察民間民情、官員活動、防備敵國。 所以機構的執行力度還是很高的。 但就威懾度來講, 由於皇城司和前面的粘竿處一樣,只負責偵查,機構逮捕犯人都移交給開封府,自己沒有審判權和監獄,其機構威力也就有限了。

排名第四:內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起內衛這個部門,他可不是所謂的官方機構,而是武則天自己私自設立的。為什麼武則天要在她執政時期設置這一個部門呢?這說起來也簡單了,想想武則天是怎樣上位的。“高宗死後,中宗李顯即位。結果中宗無能,朝政盡到武氏。”是啊,這時期武氏手上緊緊的控制著朝政,她開始為她的上位做準備了。

雖說後代李家兒子不爭氣,但這也是李家的江山啊。李家兒子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你一個女子當上皇帝,讓我們這群大老爺們怎麼辦。所以武則天上位後,她得防那群大老爺們不服氣做小動作,於是內衛就應運而生了。

相對正常的部門來講,身為武則天直轄的部門,內衛是擁有特權的,要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女皇手下的要員。是以內衛人員除了武則天,誰都無法指揮他們,任何人只要惹到了內衛,就是死路一條。其威懾力度可見其強大。這讓當時的大臣,皇室族人,百姓惶惶不安。朝中大臣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至於在《神》1中的蜜蜂案中,狄仁傑說“…你們仗著皇帝的蔭庇為所欲為,可你想過沒有,一旦她老人家馭龍賓天之後,你們的下場會怎麼樣?朝中大臣對你們早已是恨之入骨,到那時,你們就是粉身碎骨!…”

這句話說得正理啊。在武則天駕崩後,昔日威風淩淩的內衛份子有的被殺,有的隱姓埋名,哪裡還見得往日輝煌。內衛就此覆滅,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排名第三:錦衣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明朝錦衣衛,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像電視劇《天下》《英雄》還有甄子丹主演的電影《錦衣衛》都有其相關描述。單是“錦衣衛”三個字,就透露出他們的無比華麗威武,無比的富貴霸氣了。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淮右布衣”皇帝朱元璋,他擔心的東西也很多啊,和前面女皇武則天不同,朱元璋是帶兵推翻了前朝的統治。所以他當上皇帝,也就要防備有人要推翻他了。而且對於一同打江山的昔日戰友,在朱元璋成為皇帝後,就開始憂愁了,畢竟古代帝王心術,功高震主啊。所以朱元璋對於下級官僚有著嚴重的不信任感和防範心理,他注重自身的安全,更注重自己打下的江山,錦衣衛就誕生於這樣的歷史之下。

朱元璋讓其大力發揮“盜賊奸佞,街塗溝洫,密緝而時省之”的特務職責,《明史刑法志》說:“胡惟庸、藍玉兩(大臣)案,株連且四萬(人)。”就可見其威力了。而且錦衣衛還把目光投在民間,凡是流露出對皇家的不滿,都有可能被錦衣衛人員竊聽到被抓去,那下場那就是九死一生啊。隨著朱元璋越來越依賴錦衣衛,錦衣衛愈加高調的站在明朝堂上。然而高調的錦衣衛並沒有輝煌多久,在朱元璋駕崩前,因錦衣衛“非法淩虐,誅殺為多”,被迫壓力,下任皇帝大削錦衣衛的權力,錦衣衛再不復往矣。

排名第二:東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廠衛也是明朝的產物,是中央的再一集權。有人會疑惑,明朝有錦衣衛後,為什麼又出現了廠衛呢。這是因為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後,奪取侄子的皇位,在他上位後,民間流言不斷,朝政動盪,朱棣內心不安啊。一為心安,二為鞏固政權,他決定要有機構掌握在自己手上,來幫助他掌握大局。那為什麼要放著錦衣衛這種現成機構不用,而啟動新的機構呢?這是有原因的。這一來錦衣衛在宮外,使用起來不方便,另一個是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置的,而朱棣他篡奪了侄子的皇位,難免有些人不服。最後一個原因是朱棣起兵的時候,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所以在他心裡,建立機構就是要自己用的放心,溝通方便。於是東廠就由宦官隊伍組織誕生。

東廠的職能就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事權”前期的東廠只是偵緝、抓捕,再交由錦衣衛關押審理。但是到了後期,東廠的權勢越來越大,獨當一面。在輝煌時期,錦衣衛頭領都得向廠主行禮。當真是機構中混得算好的了。

排名第一:西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完東廠,我們說說西廠。明憲宗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些機構的統治,在錦衣衛和東廠後又增設了西廠,把三個機構合稱廠衛。既然三個機構一起合稱廠衛,為什麼要把西廠的排名排在錦衣衛和東廠的前面?就人員講,後期西廠人員的任用,都是從錦衣衛的官員、小校中選出最善於刺探情報的人來組建。其人員的素質、職能當然是三個機構中最優的。

再從權勢講,這西廠權勢可是力壓其他機構啊。西廠他包含前面兩個機構的所有權利,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這威懾力直接滿五顆星啊。當得上是古代歷史上所有類似機構中的頂峰了。所以西廠的排名當然位居錦衣衛和東廠前面。

但是西廠是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劉瑾。西廠最後的惡行被揭露,一度被撤銷。雖在正德元年短暫複開五年後又再次被撤銷。由於其時間短、內部爭權現象嚴重所以其執行力度只有三顆星。

所以僅僅就特務機構來講,明朝特務機構發展是所有古代朝代中最好的,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機構發展到最後,宦官專權卻也是明朝覆滅的原因之一。而後來的滿清入關,奪取天下,直到清滅亡,一直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特務機構的設立,或許是因為清朝是關外滿族,性格本來就是豪爽,不喜這些手段。但是不管怎麼說,清朝也是積極吸取明滅的教訓。

由於皇城司和前面的粘竿處一樣,只負責偵查,機構逮捕犯人都移交給開封府,自己沒有審判權和監獄,其機構威力也就有限了。

排名第四:內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起內衛這個部門,他可不是所謂的官方機構,而是武則天自己私自設立的。為什麼武則天要在她執政時期設置這一個部門呢?這說起來也簡單了,想想武則天是怎樣上位的。“高宗死後,中宗李顯即位。結果中宗無能,朝政盡到武氏。”是啊,這時期武氏手上緊緊的控制著朝政,她開始為她的上位做準備了。

雖說後代李家兒子不爭氣,但這也是李家的江山啊。李家兒子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你一個女子當上皇帝,讓我們這群大老爺們怎麼辦。所以武則天上位後,她得防那群大老爺們不服氣做小動作,於是內衛就應運而生了。

相對正常的部門來講,身為武則天直轄的部門,內衛是擁有特權的,要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女皇手下的要員。是以內衛人員除了武則天,誰都無法指揮他們,任何人只要惹到了內衛,就是死路一條。其威懾力度可見其強大。這讓當時的大臣,皇室族人,百姓惶惶不安。朝中大臣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至於在《神》1中的蜜蜂案中,狄仁傑說“…你們仗著皇帝的蔭庇為所欲為,可你想過沒有,一旦她老人家馭龍賓天之後,你們的下場會怎麼樣?朝中大臣對你們早已是恨之入骨,到那時,你們就是粉身碎骨!…”

這句話說得正理啊。在武則天駕崩後,昔日威風淩淩的內衛份子有的被殺,有的隱姓埋名,哪裡還見得往日輝煌。內衛就此覆滅,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排名第三:錦衣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明朝錦衣衛,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像電視劇《天下》《英雄》還有甄子丹主演的電影《錦衣衛》都有其相關描述。單是“錦衣衛”三個字,就透露出他們的無比華麗威武,無比的富貴霸氣了。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淮右布衣”皇帝朱元璋,他擔心的東西也很多啊,和前面女皇武則天不同,朱元璋是帶兵推翻了前朝的統治。所以他當上皇帝,也就要防備有人要推翻他了。而且對於一同打江山的昔日戰友,在朱元璋成為皇帝後,就開始憂愁了,畢竟古代帝王心術,功高震主啊。所以朱元璋對於下級官僚有著嚴重的不信任感和防範心理,他注重自身的安全,更注重自己打下的江山,錦衣衛就誕生於這樣的歷史之下。

朱元璋讓其大力發揮“盜賊奸佞,街塗溝洫,密緝而時省之”的特務職責,《明史刑法志》說:“胡惟庸、藍玉兩(大臣)案,株連且四萬(人)。”就可見其威力了。而且錦衣衛還把目光投在民間,凡是流露出對皇家的不滿,都有可能被錦衣衛人員竊聽到被抓去,那下場那就是九死一生啊。隨著朱元璋越來越依賴錦衣衛,錦衣衛愈加高調的站在明朝堂上。然而高調的錦衣衛並沒有輝煌多久,在朱元璋駕崩前,因錦衣衛“非法淩虐,誅殺為多”,被迫壓力,下任皇帝大削錦衣衛的權力,錦衣衛再不復往矣。

排名第二:東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廠衛也是明朝的產物,是中央的再一集權。有人會疑惑,明朝有錦衣衛後,為什麼又出現了廠衛呢。這是因為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後,奪取侄子的皇位,在他上位後,民間流言不斷,朝政動盪,朱棣內心不安啊。一為心安,二為鞏固政權,他決定要有機構掌握在自己手上,來幫助他掌握大局。那為什麼要放著錦衣衛這種現成機構不用,而啟動新的機構呢?這是有原因的。這一來錦衣衛在宮外,使用起來不方便,另一個是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置的,而朱棣他篡奪了侄子的皇位,難免有些人不服。最後一個原因是朱棣起兵的時候,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所以在他心裡,建立機構就是要自己用的放心,溝通方便。於是東廠就由宦官隊伍組織誕生。

東廠的職能就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事權”前期的東廠只是偵緝、抓捕,再交由錦衣衛關押審理。但是到了後期,東廠的權勢越來越大,獨當一面。在輝煌時期,錦衣衛頭領都得向廠主行禮。當真是機構中混得算好的了。

排名第一:西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完東廠,我們說說西廠。明憲宗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些機構的統治,在錦衣衛和東廠後又增設了西廠,把三個機構合稱廠衛。既然三個機構一起合稱廠衛,為什麼要把西廠的排名排在錦衣衛和東廠的前面?就人員講,後期西廠人員的任用,都是從錦衣衛的官員、小校中選出最善於刺探情報的人來組建。其人員的素質、職能當然是三個機構中最優的。

再從權勢講,這西廠權勢可是力壓其他機構啊。西廠他包含前面兩個機構的所有權利,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這威懾力直接滿五顆星啊。當得上是古代歷史上所有類似機構中的頂峰了。所以西廠的排名當然位居錦衣衛和東廠前面。

但是西廠是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劉瑾。西廠最後的惡行被揭露,一度被撤銷。雖在正德元年短暫複開五年後又再次被撤銷。由於其時間短、內部爭權現象嚴重所以其執行力度只有三顆星。

所以僅僅就特務機構來講,明朝特務機構發展是所有古代朝代中最好的,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機構發展到最後,宦官專權卻也是明朝覆滅的原因之一。而後來的滿清入關,奪取天下,直到清滅亡,一直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特務機構的設立,或許是因為清朝是關外滿族,性格本來就是豪爽,不喜這些手段。但是不管怎麼說,清朝也是積極吸取明滅的教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