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董卓不敢得罪的東漢名將

朱雋這個人很厲害, 連董卓也不敢對他怎麼樣, 儘管當時董卓自封相國, 權力淩駕於小朝廷之上, 不過對朱雋一直很尊重, 有時候雖然心裡想除掉朱雋,

可是礙于朱雋的功勞太大, 因此一直沒把朱雋怎麼著。

朱雋很厲害, 小時候家裡窮, 父親死得早, 跟著母親生活。 為人好義輕財, 鄉里都敬重他。 時同郡人周規被公府徵召作官, 臨行時, 借郡庫錢百萬, 充當整備冠幘的費用。 後來,

郡中督責討要, 周規家貧, 償還不了, 十分窘迫。 朱雋就把母親經營販賣的繒帛偷出, 給周規還清了債務。 其母失去產業, 深恚責之。 朱俊卻說:“小損當大益, 初貧後富, 必然理也。 ”看得出這個人視金錢如糞土。

朱雋很牛氣, 但更聰明過人。 熹平二年, 太守尹端征剿許昭失利,

被州牧舉奏, 應問斬刑。 身為刀筆吏的朱雋悄悄到京師, 花費數百金, 買通主持章奏的官員, 把州牧的奏章加以改動, 於是尹端才得輸作左校。 尹端見罪過減輕, 大喜, 但心中疑惑, 不知為何得減罪過。 朱雋也始終沒對人提起過。 施恩不望報, 這就是做大事的根本。

這時候的東漢王朝猶如一艘破爛不堪的輪船, 朱雋還在竭力維護。 當時黃巾軍造反, 朱雋奉命征剿, 此人屬於狠角色, 不僅文武全才, 而且會一些歪才, 居然用迷信去征服對手。 對此三國演義上有一段描寫:玄德連忙回軍,軍中大亂,敗陣而歸,與朱雋計議。 雋曰:“彼用妖術,我來日可宰豬羊狗血,令軍士伏于山頭;候賊趕來,從高坡上潑之,其法可解。 ”玄德聽令,撥關公、張飛各引軍一千,伏于山后高崗之上,盛豬羊狗血並穢物準備。 次日,張寶搖旗擂鼓,引軍搦戰,玄德出迎。 交鋒之際,張寶作法,風雷大作,飛砂走石,黑氣漫天,滾滾人馬,自天而下。 玄德撥馬便走,張寶驅兵趕來。 將過山頭,關、張伏軍放起號炮,穢物齊潑。 但見空中紙人草馬,紛紛墜地;風雷頓息,砂石不飛。

張寶見解了法,急欲退軍。 左關公,右張飛,兩軍都出,背後玄德、朱雋一齊趕上,賊兵大敗。 朱雋洞察人的心性, 當時很多黃巾軍要投降, 朱雋不許。 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韓忠耶?”朱雋曰:“彼一時,此一時也。 昔秦、項之時,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曉行賞附,以勸來耳。 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志,非良策也。 ”玄德曰:“不容寇降是矣。 ——今四面圍如鐵桶,賊乞降不得,必然死戰。 萬人一心,尚不可擋,況城中有數萬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東南,獨攻西北。 賊必棄城而走,無心戀戰,可即擒也。 雋然之,隨撤東南二面軍馬,一齊攻打西北。 韓忠果引軍棄城而奔。雋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餘皆四散奔走。

當然小說裡美化了劉備三兄弟,事實上當時桃園弟兄初出茅廬,名望低微。倒是朱雋戰功赫赫。率兵回京,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增邑五千,改封錢塘侯,加位特進。後以母喪離職。服畢起家,任將作大匠,轉任少府、太僕。董卓專權,朱俊是功高望重的將領,董卓對他格外小心。外表與他親近交結,內心則對他頗為忌憚。初平元年,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推袁紹為盟主,兵鋒甚盛。董卓頗為恐懼,想請公卿們商議,遷都長安,朱雋屢次阻止。董卓雖然厭惡朱俊異己,但貪圖他的高名,於是上表奏請朱雋為太僕,做自己的副手。使者欲宣詔命,朱雋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卻乘機說:“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見其可也。”使者聽了,很感奇怪,問他:“召您受任,您堅決拒絕;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麼呢?”朱雋說:“副相國,我不能勝任,遷都計,也不是急事。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說點不關緊急的話,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沒聽到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麼知道的呢?”

朱雋是大漢朝的中流砥柱,董卓入關,留朱雋守洛陽,朱雋便和山東諸將通謀,想作內應。後來,朱雋害怕董卓襲擊自己,棄官逃往荊州。董卓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洛陽。朱雋聞訊,率兵還洛陽,楊懿退走。朱雋見河南殘破,無所憑依,引軍向東,屯駐中牟。並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雖然失敗,也是雖敗猶榮。後來李傕郭汜禍亂朝廷,賈詡命人請朱雋主持大局,可惜群小當政,朱雋抑鬱而終。

韓忠果引軍棄城而奔。雋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餘皆四散奔走。

當然小說裡美化了劉備三兄弟,事實上當時桃園弟兄初出茅廬,名望低微。倒是朱雋戰功赫赫。率兵回京,被任命為光祿大夫,增邑五千,改封錢塘侯,加位特進。後以母喪離職。服畢起家,任將作大匠,轉任少府、太僕。董卓專權,朱俊是功高望重的將領,董卓對他格外小心。外表與他親近交結,內心則對他頗為忌憚。初平元年,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推袁紹為盟主,兵鋒甚盛。董卓頗為恐懼,想請公卿們商議,遷都長安,朱雋屢次阻止。董卓雖然厭惡朱俊異己,但貪圖他的高名,於是上表奏請朱雋為太僕,做自己的副手。使者欲宣詔命,朱雋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卻乘機說:“國家西遷,必孤天下之望,以成山東之釁,臣不見其可也。”使者聽了,很感奇怪,問他:“召您受任,您堅決拒絕;沒問您遷都的事,您卻說了半天,這是為什麼呢?”朱雋說:“副相國,我不能勝任,遷都計,也不是急事。辭卻不能勝任的職務,說點不關緊急的話,是我們做臣子的本分。”使者又問:“遷都的事,我從沒聽到過。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還沒有透露出來,您怎麼知道的呢?”

朱雋是大漢朝的中流砥柱,董卓入關,留朱雋守洛陽,朱雋便和山東諸將通謀,想作內應。後來,朱雋害怕董卓襲擊自己,棄官逃往荊州。董卓任命弘農人楊懿為河南尹,駐守洛陽。朱雋聞訊,率兵還洛陽,楊懿退走。朱雋見河南殘破,無所憑依,引軍向東,屯駐中牟。並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雖然失敗,也是雖敗猶榮。後來李傕郭汜禍亂朝廷,賈詡命人請朱雋主持大局,可惜群小當政,朱雋抑鬱而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