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主品牌2017年銷量僅有兩家達標,增長率全靠三家支撐!

在中小學的期末考如火如荼地進行的同時, 車企的“期末考”成績也公佈了。 “考試”這種事情, 幾家歡喜幾家愁是正常的現象。 現在就來看看到底哪家車企“考”好了,

又有哪家不達標呢?

01

自主占比再度提高

總體來看自主車企的銷量還是總體的提升了, 在中國市場裡的比重有所提升。 2017年全國汽車銷量2887.9萬輛, 同比增長3%, 與預計的5%稍有出入, 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61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084.7萬輛,

同比增長3%, 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 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 可以說自主品牌捉住了SUV大熱這個契機, 憑藉著性價比來獲得市場的芳心, 而且還積累了不錯的口碑。

02

銷量增降涇渭分明

2017年主流自主車企銷量

車企

2017年銷量(萬輛)

2016年銷量(萬輛)

同比變化

長安品牌汽車

166.2

171.8

-3.2%

吉利汽車

124.8

78.4

59.1%

長城汽車

107

107.4

-0.3%

奇瑞汽車

55.2

59.0

-6.5%

上汽乘用車

52.2

32.1

62.3%

廣汽傳祺

50.8

37.1

37.2%

眾泰汽車

31.7

33.2

-4.5%

江淮汽車

22.2

36.7

-39.5%

中國車市的大盤雖然只有3%的增長, 但也不代表所有的車企都增長或增長這麼少。 中國的自主品牌進入了一個發軔之年, 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也逐漸體現, 諸如吉利、上汽和廣汽等車企增速明顯。

吉利、長安和長城, 被稱為“自主三強”。 但增長的只有吉利, 吉利上一年陸續推出了博瑞、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3.0時代”精品車型。 並且收購的大動作不斷, 可謂銷量口碑雙豐收。

長城方面受限於SUV市場31.2%的下滑, 導致品牌整體下降3.2%, 儘管如此, 推出的高端品牌WEY也還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長安則在4月和7月遭遇了滑鐵盧, 單月銷量一度跌至了10萬輛以下,

甚至不足3月份銷量的一半,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度銷量目標的達成。

03

僅有兩家車企達標

2017年主流自主車企銷量目標完成情況

車企

2017年銷量目標(萬輛)

2017年銷量(萬輛)

完成率

長安品牌汽車

179

166.2

92.9%

吉利汽車

110

124.8

113.4%

長城汽車

125

107

85.6%

奇瑞汽車

90

55.2

61.3%

上汽乘用車

60

52.2

87.0%

廣汽傳祺

50

50.8

101.7%

眾泰汽車

40

31.7

79.3%

江淮汽車

40

22.2

55.5%

從上表可以看出達到預期目標的就只有吉利汽車與廣汽傳祺兩家車企, 兩家車企分別以124.8萬輛與52.2萬輛完成了113.4%與101.7%。 其餘更多的車企在80%到90%之間徘徊, 距離達標也只剩一步之遙, 剩下的奇瑞與江淮則是有些悲涼, 只分別完成了61.3%與55.5%。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車, 可以用雖敗猶榮來概括。 雖然只完成了目標的87%, 但是2017銷量增長達到62.3%, 是眾多主流車企中增長最快的一家, 所以只能說上汽的目標定得太高了。 其實還有一家比較特殊的車企, 那就是比亞迪。 其並沒有定下整體銷量, 只定了新能源的銷量目標, 並且以113%完成了10萬輛的目標。

各個車企的銷量目標就像是各自定下的目標“分數線”, 達到了固然開心, 但是沒達到也不必氣餒, 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別讓上年的“豪言”給打臉了。到底是目標定高了,還是“分數”考低了,各個車企也應該心中有數。而且SUV熱潮過後,“偏科”的後遺症顯露無疑,在銷量榜上也能看出均衡發展才是硬道理。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別讓上年的“豪言”給打臉了。到底是目標定高了,還是“分數”考低了,各個車企也應該心中有數。而且SUV熱潮過後,“偏科”的後遺症顯露無疑,在銷量榜上也能看出均衡發展才是硬道理。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