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傳說寶興五龍立羊樁牧羊人是朱元璋

寶興縣五龍鄉之所以被當地人稱為“五龍”, 傳說是因為五龍的地貌形似“五龍奪寶”之勢。 除了它特有的奇異地形地貌外, 還有其獨特的地域文化、人文傳說。

五龍境內有一個叫九窩十三包的地方, 有九個凹地和十三個土包, 民間傳說其為穆坪一代女土司王夭夭的墳墓所在地。 正因為有多個凹地和土包, 讓人很難定位王夭夭墓地所在的真正位置, 很多年來一些探險者和冒險家雖到此尋寶, 可總是無功而返。

在五龍鄉東風村八組的羊村崗背後, 有一個被當地人叫作羊樁的地方, 民間流傳著它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

傳說, 很早以前, 在今天的五龍鄉一帶, 隸屬土司管轄地帶, 當地居民也主要以牧業為主。 由於與外族之間的戰火不斷, 所以經常有外族人來此掠奪財物和牲畜。 如何保護好轄區內的牧業牲口不被外族人掠奪, 成了土司的一塊心病。 在各種抵禦外敵掠奪牲口的辦法想盡之余, 土司只得廣招賢才以保轄區一方安全。 據說, 當時前來應招看羊群的人叫作朱洪武。 朱洪武為了看好羊群, 特地在羊村崗的背後栽下一根石制羊樁, 以示警戒外人不得侵犯。 神奇的是, 自從立了石制羊樁, 這片轄區就再也沒有受到外族侵犯。

對照歷史上, 洪武是明朝第一個年號, 當時在位皇帝為明太祖朱元璋, 而直到今天他的身世仍是未解之謎。

據說在早些年, 石制羊樁的遺址還能看見,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 如今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黃偉 記者 游飛 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