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它是老廣的“解憂雜貨店”,堅守80多年隻為這份廣州情懷

在人潮湧湧的廣州市中山六路, 有這樣一家不起眼的百貨店, 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

街坊們曾經要排隊和拿票去購物, 它就是勵紅百貨。

從十九世紀30年代開店, 1956年轉製成為國營百貨, 2014年更是逆市開張了多寶路分店。 轉眼幾年過去, 隨著租約到期, 多寶路的分店在2017年底結業。 “東有勝利, 西有勵紅”, 勵紅百貨對於老廣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售貨員周姨介紹:當年這裡很風光, 甚至需要排隊拿票買東西。 整個鋪面有現在三個門面那麼長, 街坊絡繹不絕。

在這裡工作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員工在給客人銷售時如數家珍, 售貨員許多是以前供銷社的老員工, 他們熟練撥弄算盤。 顧客就像自己的朋友們一樣, 對他們來說, 更像是一種精神寄託。

許多老廣們熟悉的大笨象沖涼液、豬鬃毛牙刷、按斤稱的花露水以及針線等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老一輩的生活裡,

橡皮筋、針線、扣子等等都是必需品, 雖然如今都是買成衣。 在廣州, 女兒出嫁需要的子孫桶、面盆等等陪嫁物品, 也只有在這些老百貨店才能找到了。

老品牌國貨一一陳列在一層層的貨架上, 頭頂上的風扇依舊在旋轉, 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 至今仍保留老式國營百貨店的風格。

一位老阿姨熟悉地挑選了一些針線。被問到為什麼喜歡來勵紅百貨購物,阿姨說她從小就有來這裡購物,最近十幾年經常會過來買一些家裡需要的百貨,覺得在這裡容易找到需要買的,也比較實惠。一位專程從順德坐車過來的阿姨說:“以前一直不知道這家店鋪在這裡,這次專門過來懷舊一下,買一些手帕啊,沐浴露之類的。”在這裡購物的顧客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街坊,也並不習慣於使用手機支付,因此勵紅百貨至今還是“只收現金”。

風雨中堅守傳統國貨經營80多年,依靠街坊們的支持堅持至今,勵紅百貨在2014年首次成為真正的“西關小姐”,逆市開了多寶路分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以經營老牌國貨為主的勵紅因為電商的發展,上升的租金,現代大型購物中心受到衝擊,而這些都是勵紅百貨所面臨的問題。

2017年12月28日,多寶路分店因面臨租約到期等問題,暫停營業,目前只剩下中山六路總店。

拍攝:廣報全媒體記者 甄志良 劉曉溪

剪輯:廣報全媒體記者 甄志良

一位老阿姨熟悉地挑選了一些針線。被問到為什麼喜歡來勵紅百貨購物,阿姨說她從小就有來這裡購物,最近十幾年經常會過來買一些家裡需要的百貨,覺得在這裡容易找到需要買的,也比較實惠。一位專程從順德坐車過來的阿姨說:“以前一直不知道這家店鋪在這裡,這次專門過來懷舊一下,買一些手帕啊,沐浴露之類的。”在這裡購物的顧客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街坊,也並不習慣於使用手機支付,因此勵紅百貨至今還是“只收現金”。

風雨中堅守傳統國貨經營80多年,依靠街坊們的支持堅持至今,勵紅百貨在2014年首次成為真正的“西關小姐”,逆市開了多寶路分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以經營老牌國貨為主的勵紅因為電商的發展,上升的租金,現代大型購物中心受到衝擊,而這些都是勵紅百貨所面臨的問題。

2017年12月28日,多寶路分店因面臨租約到期等問題,暫停營業,目前只剩下中山六路總店。

拍攝:廣報全媒體記者 甄志良 劉曉溪

剪輯:廣報全媒體記者 甄志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