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津文化」—樊村堡村名的由來

樊村堡歷史上同樊村是一村,創建于明崇禎元年(1628年),古名樊村金湯堡。 因地勢險要,是上山必經之路,也因四面環溝,是易守難攻之地,古鎮樊村的先人們和有錢之戶,在此地方建了城堡,自天在集上經商開工廠,晚上歸宿於堡內,非常安全。 傳說李闖王曾在此安營紮寨。 形如風凰頭的城堡,四周丈餘寬的城牆,城外深溝水繞,村南虹橋建於半溝槽處,真乃是一勇夫可抵擋千軍萬馬。 村內建築別具一格, 圖如八卦,式如迷宮,巷巷相連。 地下巷道、地道,戶戶連接。 上下多層通經溝內,能藏身易躲難,能進能退,真乃固若金湯,傳說李闖王揮筆提名“金湯堡"。

明代屬東長裡,稱樊村金湯堡。 清初,將東長裡與光得裡合併為東光裡,金湯堡從樊村分出,成為獨立村,稱東光裡金湯堡。 後改稱樊付堡至今。

隨著時代的變遷,樊村堡依然保存著歷史的風貌。 雖然城牆已毀,

但古建築群依舊多處:清代關帝廟雄踞村北端,古地道也完整地藏於村下,原汁原味的古巷胡同也保存元整。 《山西日報》、山西生活頻道等報紙和網站都曾報導。

古老的樊村堡,對研究河津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也給河津的旅遊發展增添景觀。

建置沿革

明代—東長裡樊村金湯堡。

清代—東光裡金湯堡

民國8年(1919年)—第三區樊村堡村。

1947年4月河津解放—第三區樊村堡村。

1953年全縣劃為41個鄉—樊村鄉樊村堡村。

1956年3月,全縣合併為17個鄉—樊村鄉樊村堡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樊村人民公社樊村堡大隊。

1984年4月至今—樊村鎮樊村堡村委會

(撰文:任德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