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化州人民捐資600多萬重建文光寶塔,最新施工現場曝光

去年, 化州市委、市政府順應民心, 斥資700余萬籌建文光生態濕地公園。 公園占地7.5萬平方米, 配套建設廣場、親水準台、綠化、生態濕地等一系列景觀休閒設施, 為市民提供一個旅遊休閒好去處。

借此機會, 化州人民強烈要求修復文光古塔, 紛紛捐資600多萬重建, 希望重現歷史上化州八景中的“千秋夜月”勝景。

日前, 文光寶塔正在基礎建設階段, 掌上化州小編探訪建設現場, 並為大家帶來現場施工大片,

不久將來, 化州人久違的文光寶塔將屹立在鑒江河畔, “千秋夜月”勝景將重現世人眼前。

據史書記載, 化州城原有五條寶塔將化州城護衛著, 化州才真的可以說是天地毓秀, 地靈人傑。 因而化州屢屢出大文人, 進士數十者之眾, 其中曾經湧現出“榜眼”姚嶽祥等曠世奇才。

而五塔中的文光塔位於南津之東的千秋嶺上, 始建于明朝, 塔高七層, 層層八面, 面面有門。 塔心室上下有木梯相接, 四面回廊, 可順層攀頂。 登上塔頂, 可眺望化州城全貌。 “鑒水飛帆”“驪珠波光”“立石中流”等化州八景可盡收眼底。 相傳自修建此塔後, 化州風調雨順, 每屆科舉考試均有進士及第者。 可惜, 文光寶塔在文革年間被毀。

更多精彩圖片

文光公園、濱江濕地公園規劃圖片

文光公園、文光塔規劃圖

文光塔重建工程施工現場

關於化州古八景

化州古八景,是明代萬曆年間形成的八個 自然景觀,包括化州孔廟、新安曲徑封誥樓、長岐華山李氏大宗祠古建築群、南安佛子祠、那務冼太廟、楊梅陳氏大宗祠(含雷祠)、楊梅黃氏大宗祠(又稱狀元祠)、化州古城區府署要地鼓樓和清風樓。州人就此繪成八幅水墨畫,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沈水在畫面題詩八首,為八景定名,並編入化州志,即寶山積翠、鑒水飛帆、立石中流、千秋夜月、登高野色、驪珠波光、龍岡磐石、鳳井鳴泉。

關於化州古八景

化州古八景,是明代萬曆年間形成的八個 自然景觀,包括化州孔廟、新安曲徑封誥樓、長岐華山李氏大宗祠古建築群、南安佛子祠、那務冼太廟、楊梅陳氏大宗祠(含雷祠)、楊梅黃氏大宗祠(又稱狀元祠)、化州古城區府署要地鼓樓和清風樓。州人就此繪成八幅水墨畫,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知州沈水在畫面題詩八首,為八景定名,並編入化州志,即寶山積翠、鑒水飛帆、立石中流、千秋夜月、登高野色、驪珠波光、龍岡磐石、鳳井鳴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