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末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的真相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背後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清末著名的一樁奇案, 發生在杭州府治下的余杭縣。 原本是一樁普通的刑事案件, 但因為有了慈禧的親自干預, 而變得非同一般起來。

楊乃武, 浙江余杭人, 同治癸酉(1873)科的舉人;"小白菜"本名畢秀姑, 因為長得面貌白淨秀氣, 身材輕盈苗條, 又喜歡穿綠色的衣裳, 系白色的圍裙, 故而被輕浮之人稱做"小白菜"。

就在楊乃武中舉的前一年, 十八歲的畢秀姑嫁給了余杭倉前鎮附近的葛品連。 葛品連是一名豆腐坊的夥計, 當時的人對於這樁婚姻不免有“一朵沖鮮花插在牛糞上”的遺憾。

婚後不久,葛品連帶著妻子租住到了楊乃武家的一間房子裡。 因為葛品連常常在豆腐作坊宿夜, 畢秀姑又常請楊乃武教她識字、讀書, 外間遂流傳開二人的閒言碎語。 久而久之, 葛品連也懷疑畢秀姑與楊乃武有姦情。 於是, 葛帶著妻子次年就搬出了楊家, 在縣城另外找房子租住。 同治十二年 (1873), 就在楊乃武中舉不久的前一個月, 葛品連突然暴病身亡。 其時適值天氣較熱, 停屍到第二天的晚上, 葛品連的屍體口鼻內有淡淡的血水流出。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思維, 口鼻流血必是中毒身亡, 《水滸傳》裡的武松就此證明了兄長武大的被人謀殺, 葛品連的家人見狀也大呼小叫起來。

余杭知縣劉錫彤的兒子劉子翰曾經強姦過畢秀姑, 畢秀姑雖然忍氣吞聲但此後總是躲避著他, 讓覬覦畢秀姑美色、總想占為己有的劉衙內好不鬱悶。 此刻, 他趁機興風作浪, 唆使葛品連的母親葛喻氏去告官, 稱葛品連系被人毒死。 在仵作沈祥草率驗屍後, 劉錫彤斷定葛品連之死系畢秀姑下毒所致,

於是對畢秀姑嚴刑逼供。 可憐一朵嬌柔的小白菜哪裡受得住大刑伺候, 屈打成招, 偽供自己與楊乃武有姦情, 合謀毒殺葛品連。

當楊乃武被傳到余杭縣衙大堂時, 他還沉浸在中舉的喜悅之中, 絲毫沒有想到飛來橫禍。 按照清朝尊重讀書人的舊制, 秀才、舉人出庭應訴應該享受看座的待遇, 並且不能施加刑訊。 但劉錫彤一則在兒子的挑唆下, 二則已經拿到了小白菜的單方供詞, 哪裡還管這許多規矩。 照樣對楊舉人嚴刑審訊。 楊乃武可不比小白菜, 知道事情的厲害, 嚴詞否認, 但劉知縣卻仍以楊、畢通姦謀殺親夫案上報杭州府。 杭州知府陳魯下令將一干人犯解押至杭州, 仍舊對楊酷刑逼供,

一連幾堂, 楊乃武被迫誣供自己曾將砒霜交給小白菜, 囑其殺夫。 陳知府拿到供詞以為萬事大吉, 遂上報浙江省。 浙江省的最高長官浙江巡撫楊昌濬據此上報刑部。

在此期間, 楊乃武的姐姐楊菊貞、妻子詹彩鳳到處奔走營救。 她們到省裡喊冤告狀, 但楊巡撫不予理會, 於是兩個女人又二次上京告狀。 光緒元年(1875), 京城的言官給事中邊寶泉奏請將此案提交刑部仔細審訊。 浙江籍的京官夏同善、汪樹棠、張家驤等以及大學士兼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都主張重新審理。 浙江地方士紳三十多人也聯名上稟帖給都察院, 認為此案不僅關係楊、畢兩條人命, 且關係到浙江讀書人的面子。 一個舉人如果都不能依法保護自己, 那浙江士人的斯文何在?多方的籲請居然驚動了垂簾聽政的慈禧,

她閱讀了案宗後下令交刑部徹底根査。 刑部不敢怠慢, 立即命浙江巡撫將全案人犯解京。

經刑部與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會審, 並重新開棺驗屍, 終於確定葛品連系因病暴亡, 楊乃武與小白菜並未合謀下毒。 冤案平反,楊乃武從此心灰意冷,出獄後以種桑養蠶為業; 畢秀姑則割斷紅塵情愫,削髮為尼,法名慧定。楊昌濬以下各審辦官吏累計牽連三百餘人,均受到處分。這一歷時兩年多的奇案,後來被編成戲曲,在民間廣為傳播。

慈禧為什麼對這麼一樁刑事案件如此關注呢?其實,說到底,這樁刑事案件的背後還是一樁政治案件。

先來看看楊昌濬的來歷。

楊昌濬,字石泉,湖南湘鄉人,湘軍將領出身,因戰功做到浙江巡撫。洪秀全太平軍起來的時候,楊昌濬跟從湘軍早期領袖之一的羅澤南辦團練起家。同治元年,又跟從左宗棠入浙與太平軍作戰,大敗太平軍李世賢部,屢立戰功。同治九年,在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的保薦下升任浙江巡撫,成為地方大員。

同光年間,在戰爭中迅速壯大的湘軍勢力,已經嚴重改變了清朝傳統的權力結構,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咸豐八年(1858),湘軍將領胡林翼就當上了湖北巡撫,成為湘軍中第一個地方大吏。兩年後,曾國藩當上了兩江總督並節制江南軍務,他隨即又保薦了湘系將領李續宜、沈葆楨、左宗棠、李鴻章分別擔任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四省巡撫,這四省巡撫又保薦自己的部下充任布政使、按察使。當時朝廷為了讓他們全力對付洪秀全,無不准請。到同治三年 (1864),在全國8名總督中,已有3名是湘系出身,他們是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劉長佑、閩浙總督左宗棠,此外四川總督駱秉章和兩廣總督毛鴻賓也與湘軍關係密切;在全國15名巡撫中有7名出自湘軍或與湘軍淵源頗深,至於擔任府道一級的官員 中湘軍將領就更多了。

這是慈禧不得不擔憂的。這不僅是對祖制的破壞,更有威脅到滿族統治的潛在危險。按照清初制度,多以漢軍旗人出任督撫。漢軍旗人是較早與滿族合作的漢人,清廷對他們比較放心,而且由他們出任督撫也可以緩解滿漢矛盾。到了乾隆朝時,滿人統治既已穩固,於是一概任用滿人為督撫,以維護統治民族的特殊地位。嘉、道兩朝基本沿習乾隆朝制度。

但這一切到了咸豐朝太平天國起事後,都發生了變化。由於漢族官員的作用無可替代,督撫重職也只得向漢人開放了。開放是開放了,但放心仍舊是不放心的。咸豐四年春,曾國 藩率領剛剛練成的湘軍一戰攻克武昌,這是清政府對太平軍作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捷報傳到北京,咸豐帝喜形於色,對軍機大臣們說:"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 滿族的首席軍機大臣就從旁提醒說:"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裡, 一呼蹶起,從之者萬人,恐非國家福也。"咸豐聽後,"默, 變色久之",立即收回了任命曾國藩 為湖北巡撫的成命,只賞了他個兵部侍郎銜。

應該說滿族統治者對漢人掌被在是出於被動,並且一向有所防範的。事實上,湘軍將領也曾有過不臣 的念頭,太平天國剛剛被平定後,朝廷下詔要曾國藩和湘軍將領從速辦理軍費報銷,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人為此極為不滿,在玄武湖開會,秘密活動要擁戴曾國藩出面,反抗清廷。彭玉麟更是直露地手寫十二個字給曾國藩:"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但由於曾國藩以道統為任,抱定"終身委曲為官' 的宗旨,才沒有釀成激變。

慈禧當政後,面對一大批因軍功得官的湘系將領,如何處置委實是道難題。要想像漢高祖、明太祖別 "烹走狗",此時的清朝實在己沒有了這樣的實力,弄不好還會物極必反。借楊乃武、小白菜這樣一個刑事案件不露山不顯水倒正好是一個削除湘軍勢力的機會,而且浙江也正好是湘系力量相對集中的省份。於是楊昌濬等浙江三百多名官吏便成了替罪羊,巡撫被免職,知府、知縣入獄的入獄,削官的削官,甚至有人不堪忍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自殺了事.

作為湘軍的領袖,如履薄冰的曾國藩也看到了朝廷的態度,他連忙配合著以"湘軍作戰年久,暮氣已深“為理由奏請裁湘軍歸鄉里。也不得不自削黨羽了。

慈禧的政治手腕終於使她順利地排除了軍人政治對傳統文官政治沖占,她的繼任者就沒有這麼大本事了,於是袁世凱終於得勢。

當然,楊乃武、小白菜們是不會想到這許多的。

冤案平反,楊乃武從此心灰意冷,出獄後以種桑養蠶為業; 畢秀姑則割斷紅塵情愫,削髮為尼,法名慧定。楊昌濬以下各審辦官吏累計牽連三百餘人,均受到處分。這一歷時兩年多的奇案,後來被編成戲曲,在民間廣為傳播。

慈禧為什麼對這麼一樁刑事案件如此關注呢?其實,說到底,這樁刑事案件的背後還是一樁政治案件。

先來看看楊昌濬的來歷。

楊昌濬,字石泉,湖南湘鄉人,湘軍將領出身,因戰功做到浙江巡撫。洪秀全太平軍起來的時候,楊昌濬跟從湘軍早期領袖之一的羅澤南辦團練起家。同治元年,又跟從左宗棠入浙與太平軍作戰,大敗太平軍李世賢部,屢立戰功。同治九年,在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的保薦下升任浙江巡撫,成為地方大員。

同光年間,在戰爭中迅速壯大的湘軍勢力,已經嚴重改變了清朝傳統的權力結構,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咸豐八年(1858),湘軍將領胡林翼就當上了湖北巡撫,成為湘軍中第一個地方大吏。兩年後,曾國藩當上了兩江總督並節制江南軍務,他隨即又保薦了湘系將領李續宜、沈葆楨、左宗棠、李鴻章分別擔任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四省巡撫,這四省巡撫又保薦自己的部下充任布政使、按察使。當時朝廷為了讓他們全力對付洪秀全,無不准請。到同治三年 (1864),在全國8名總督中,已有3名是湘系出身,他們是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劉長佑、閩浙總督左宗棠,此外四川總督駱秉章和兩廣總督毛鴻賓也與湘軍關係密切;在全國15名巡撫中有7名出自湘軍或與湘軍淵源頗深,至於擔任府道一級的官員 中湘軍將領就更多了。

這是慈禧不得不擔憂的。這不僅是對祖制的破壞,更有威脅到滿族統治的潛在危險。按照清初制度,多以漢軍旗人出任督撫。漢軍旗人是較早與滿族合作的漢人,清廷對他們比較放心,而且由他們出任督撫也可以緩解滿漢矛盾。到了乾隆朝時,滿人統治既已穩固,於是一概任用滿人為督撫,以維護統治民族的特殊地位。嘉、道兩朝基本沿習乾隆朝制度。

但這一切到了咸豐朝太平天國起事後,都發生了變化。由於漢族官員的作用無可替代,督撫重職也只得向漢人開放了。開放是開放了,但放心仍舊是不放心的。咸豐四年春,曾國 藩率領剛剛練成的湘軍一戰攻克武昌,這是清政府對太平軍作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捷報傳到北京,咸豐帝喜形於色,對軍機大臣們說:"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 滿族的首席軍機大臣就從旁提醒說:"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裡, 一呼蹶起,從之者萬人,恐非國家福也。"咸豐聽後,"默, 變色久之",立即收回了任命曾國藩 為湖北巡撫的成命,只賞了他個兵部侍郎銜。

應該說滿族統治者對漢人掌被在是出於被動,並且一向有所防範的。事實上,湘軍將領也曾有過不臣 的念頭,太平天國剛剛被平定後,朝廷下詔要曾國藩和湘軍將領從速辦理軍費報銷,曾國荃、彭玉麟、左宗棠、鮑超等人為此極為不滿,在玄武湖開會,秘密活動要擁戴曾國藩出面,反抗清廷。彭玉麟更是直露地手寫十二個字給曾國藩:"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但由於曾國藩以道統為任,抱定"終身委曲為官' 的宗旨,才沒有釀成激變。

慈禧當政後,面對一大批因軍功得官的湘系將領,如何處置委實是道難題。要想像漢高祖、明太祖別 "烹走狗",此時的清朝實在己沒有了這樣的實力,弄不好還會物極必反。借楊乃武、小白菜這樣一個刑事案件不露山不顯水倒正好是一個削除湘軍勢力的機會,而且浙江也正好是湘系力量相對集中的省份。於是楊昌濬等浙江三百多名官吏便成了替罪羊,巡撫被免職,知府、知縣入獄的入獄,削官的削官,甚至有人不堪忍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自殺了事.

作為湘軍的領袖,如履薄冰的曾國藩也看到了朝廷的態度,他連忙配合著以"湘軍作戰年久,暮氣已深“為理由奏請裁湘軍歸鄉里。也不得不自削黨羽了。

慈禧的政治手腕終於使她順利地排除了軍人政治對傳統文官政治沖占,她的繼任者就沒有這麼大本事了,於是袁世凱終於得勢。

當然,楊乃武、小白菜們是不會想到這許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