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人的姓氏趣談

由國家下令讓全國人一齊取姓, 這事聽起來好像是有點兒不可思議, 可是在日本就確實有過這樣的事。

明治三年(西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國民, 均可起姓”的決定。 可是竟然沒有多少人回應, 於是, 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頌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 規定了“凡國民, 必須起姓”。 確實是這樣, 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 1875年之前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姓的。 可以說, 日本人有姓不過只是才一百多年的事。

日本古代的“姓”

在古代, 日本人只有貴族有姓有名, 他們所謂的姓, 與我們理解的姓並不一樣。

西元四世紀末, 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島南部的許多小國統一成為一個國家, 其政治統治的基礎是氏姓制度。 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的, 掌握著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于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係的集團, 這些集團稱之為“氏”,

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家。

氏的稱呼有的來自官職, 有的來自居住地、統治地的地名, 有的來自神名, 還有的來自技藝。 例如, 居住出雲國的就叫做“出雲氏”, 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 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權力的大王家, 是當時最強大的氏。

後來, 大王家又對隸屬朝廷的許多氏按與自己的親疏、血緣遠近、功勞勢力大小, 分別賜予“姓”。 這個“姓”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姓, 只是表示地位、門第、職務的稱號, 類似爵位。 當時的姓約有30個, 其中“相臣”、“君”、“直”等賜給皇族及顯要的貴族, 是最有勢力姓。

由於人口繁衍, 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 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 “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 即從本家分出的支。 例如, 藤原是一個大氏, 分出之後, 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 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 稱為“近藤”。 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 到了明治八年, 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 也想沾點“藤”字的光, 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

由此可知,

這時的氏可以表示部分家族血緣關係, 但是姓只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 苗字則表示新的分支, 但這時氏、姓、苗字只有貴族才有。

到了七世紀中葉, 大化革新時期, 廢除了世襲的稱號, 表示家族地位的姓失去意義, 氏與姓混合為一, 有一部分成為流傳到現在的姓。 這時姓仍然是貴族的專利品, 到19世紀, 姓也只限于武士、鉅賈和村裡有權勢的人。 這些人向當局申請, 經特別許可, 才能有姓。 能夠“名字帶刀”是一種極大榮譽, 所謂“帶刀”就是有姓, 一般平民只有名而無姓。

國家下令取姓

明治天皇時, 政府感覺到沒有姓, 編造戶籍, 課稅征役, 非常不方便, 這才號召大家都取姓。 可是由於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 並沒有誰想用個什麼姓, 至此, 政府不得不下達“凡國民, 必須取姓”的命令。 這時候, 人們才匆匆.忙忙找起姓來, 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 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 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 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 就姓山口。 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 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湧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那妓男”、“豬飯”、“月匠部”、“鍛冶”,“古井丸”。有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像“酒井”、“本多”、“上杉”,這都是古代武士的名。也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

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得特殊,它的內涵也與眾不同。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 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 進”,八木下弘,要寫成‘八木 下弘”。

據說日本人的姓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占,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麼多,但是天皇卻沒有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家卻仍然用娘家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家的姓。

姓怪名也怪

日本人姓怪,名也怪,日本男子的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誌,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11位的就叫余一郎。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選、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兒子。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長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過去日本人的男子名多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這是由軍職變化的名,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尚武精神。

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江’’、“代”、“枝”結尾,如,川島芳子、大關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聽起來優雅:\柔和。現在青年女子中,約有 90%的人用“子”命名。按習慣,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中野良子嫁給川崎善弘後,改名JI,崎良子;松崎君代,結婚後就改姓名為栗本君代。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反對夫妻.同姓,還成立了“反對夫妻同姓會”,主張婚後仍用自己的姓。

把數字用在姓名中,是日本人姓名的又一特色。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島一味川的,有姓六角、七條、八馬、九鬼、十石的,還有姓四十五、五十鈴、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萬歲的。在名中用數字表示排行更是常見的,但也有表示出生時間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時父親是56歲。

日本是注重禮節的國家,過去,孩子出世要舉行命名儀式,而且規定,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4天內舉行,通常以第七天為多,日本人叫這天為“禦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當天晚上家中要擺上宴席慶祝一番。

日本小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接稱呼父母的名,這在大多數國家是不允許的。

有調查表明,全日本一天交換的名片高達400萬張,就是說每一秒鐘就有231組人在交換名片。可在日本如果把對方的名字叫錯是非常失禮的事,為了避免弄錯,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都在用漢字寫的名字旁邊用假名注明日語的讀音。

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湧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那妓男”、“豬飯”、“月匠部”、“鍛冶”,“古井丸”。有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像“酒井”、“本多”、“上杉”,這都是古代武士的名。也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

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得特殊,它的內涵也與眾不同。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 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 進”,八木下弘,要寫成‘八木 下弘”。

據說日本人的姓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占,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麼多,但是天皇卻沒有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家卻仍然用娘家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家的姓。

姓怪名也怪

日本人姓怪,名也怪,日本男子的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誌,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11位的就叫余一郎。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選、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兒子。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長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過去日本人的男子名多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這是由軍職變化的名,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尚武精神。

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江’’、“代”、“枝”結尾,如,川島芳子、大關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聽起來優雅:\柔和。現在青年女子中,約有 90%的人用“子”命名。按習慣,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中野良子嫁給川崎善弘後,改名JI,崎良子;松崎君代,結婚後就改姓名為栗本君代。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反對夫妻.同姓,還成立了“反對夫妻同姓會”,主張婚後仍用自己的姓。

把數字用在姓名中,是日本人姓名的又一特色。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島一味川的,有姓六角、七條、八馬、九鬼、十石的,還有姓四十五、五十鈴、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萬歲的。在名中用數字表示排行更是常見的,但也有表示出生時間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時父親是56歲。

日本是注重禮節的國家,過去,孩子出世要舉行命名儀式,而且規定,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4天內舉行,通常以第七天為多,日本人叫這天為“禦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當天晚上家中要擺上宴席慶祝一番。

日本小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接稱呼父母的名,這在大多數國家是不允許的。

有調查表明,全日本一天交換的名片高達400萬張,就是說每一秒鐘就有231組人在交換名片。可在日本如果把對方的名字叫錯是非常失禮的事,為了避免弄錯,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都在用漢字寫的名字旁邊用假名注明日語的讀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