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被限制,中國為什麼不限制蘋果?

今年的CES大會對於華為來說, 原本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華為已與美國電信運營商AT&T達成合作, 今年上半年開始在美國銷售華為的旗艦手機Mate 10 Pro。

令人遺憾的是, 在這萬事俱備的前一刻, AT&T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坦誠地說:“很不幸, 我們不能通過運營商管道銷售華為的產品。 ”他表示, 這是華為的損失, 是美國運營商的損失, 更是美國消費者的損失。

據國外媒體的資料顯示,

目前AT&T掌控了美國約27%的智慧手機銷售市場。 因此, 如果能夠進入運營商的合作體系, 就意味著華為拿到了打開美國手機市場大門的鑰匙。

在華為全球化發展的道路上, 美國一直都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2010年, 華為試圖收購摩托羅拉的無線網路業務,

但美國政府最終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這筆交易。

2016年, 華為再次宣佈要打開美國市場, 結果仍以失敗告終。 原因是, 美國議員以“擔心國家安全”為由聯名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 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

此外, 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點在於設備價格很便宜,

美國擔心其運營商經受不住華為的低價競爭。

美國雖為明言, 但是種種限制華為進入美國的行徑卻不言自明。 中國是否可以採取類似措施, 比如限制蘋果手機?答案可能很難。

其一, 美國消費者主要使用的手機是蘋果三星, 華為目前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不計, 因此來自消費者的反對之聲小。 相反, 如果國內限制蘋果手機進入, 大量的國內消費者恐怕並不會樂意。

其二, 蘋果產業鏈中相當一部分都是位於中國, 其帶動就業人口超數百萬人, 因此抵制蘋果對國內部分產業和稅收、就業會造成負面影響。

其三, 國內在不少高科技技術和產品領域起步較晚, 像高通和三星的手機晶片、螢幕等, 大量國產手機不得不進口美國的產品, 這也失去了抵制蘋果手機的意義。

總的來說,在國內限制蘋果手機可能是弊大於利。目前華為需要做的還是在高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爭取讓華為手機早日贏得主動權。

總的來說,在國內限制蘋果手機可能是弊大於利。目前華為需要做的還是在高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爭取讓華為手機早日贏得主動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