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試分不高,複試如何扭轉乾坤?

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2月3日開始陸續公佈。 從分數線公佈到正式複試, 間隔時間很短, 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 考生需要及時進入應試狀態。 如果說考研初試比拼的是學習方法和毅力的話, 複試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調整。 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可以說複試就成功了一半。

一般來說, 複試分數占最後總成績的30%~50%, 有些學校的複試更有"一票否決權"。 所以, 即使在初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也不能對複試掉以輕心。 對於分數不高的考生來說, 複試更是提升最後排名、扭轉乾坤的大好機會。

收集資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考研複試中, 資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參加複試之前, 考生應該詳盡地瞭解複試流程和複試內容。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查清楚報考學校的相關要求。 考研複試由各個學校單獨組織, 考生必須仔細地瞭解複試時間和考試科目的具體安排, 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 規劃好複習以及啟程時間。

這對於異地報考的考生來說尤其重要, 提前安排好食宿問題, 可以讓自己全力投入到複試中去。

在此基礎上, 考生可以通過各種資訊管道盡可能多地瞭解複試考核的主要內容, 比如詢問報考學校的研招辦, 通過院校的網站或者考研論壇瞭解相關情況, 也可以向在讀的師兄師姐們諮詢, 對複試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準備時便能有所放矢。

夯實基礎:主攻專業熱點

複試前對一些基礎內容的準備也必不可少, 複試一般分為專業筆試和麵試兩關, 有的學校還包括外語水準測試。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的知識點全看一遍是不大可能的, 在以前複習的基礎上提綱挈領地回顧一遍, 也能達到一個系統梳理的效果。 這時候應該著重突破自己專業領域內的最新研究動向和研究成果, 這對於專業筆試和麵試都十分必要。

可以重點查找專業期刊和網路資料庫資源, 瞭解自己所學專業近期的研究熱點, 更可以對應地瞭解報考學校老師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向, 對有爭鳴的學術話題尤其要重點關注。

如果所報考學校安排有外語水準測試,

事先還是要根據學校要求做一定的準備, 可以隨時聽英語來"磨耳朵", 對聽力和口語考試都有幫助。 一些常規問題也可以提前準備, 比如自我介紹等等。

小事入手:細節決定面試成敗

筆試考專業知識, 面試考的則是綜合素質, 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了。 考核的內容包括個人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思維和表達能力以及個人的基本素質和修養。 每一項考核內容都對最後的複試成績有影響, 考生應當從小處入手, 精於細節。 一般來說, 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注意儀錶儀態。 複試是考生與老師近距離接觸的過程, 老師都喜歡待人恭敬、有文化修養的學生。

第二、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 所有的"過來人"都覺得,

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 怎麼能讓老師相信你的能力。 "老師都很和善, 會儘量地引導你說出自己的想法, 完全不需要緊張"。

為了緩解緊張情緒, 可以在複試前, 自行設計一些問題, 讓同學當考官, 有針對性地做模擬訓練。 這項工作不會花很多時間, 但是有很好的效果, 既能發現不足, 也能讓自己對考場狀態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外交學院英語系研一學生李堅認為模擬複試讓他提前感受了複試的氣氛, "我的一個同學就提出了我說話聲音太小的問題, 後來我就很注意把聲音提高點。

第三、臨場的一些突發情況要處理好。 臨場應變, 最能體現一個考生素質。 比如說, 專業面試抽到了自己不懂的問題, 或者老師追問時提到了一些自己的知識盲點。

這個時候不要太緊張, 更不能像木頭樁子一樣一言不發, 而應該隨機應變, 扭轉局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