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成都麵館千千萬,最有味這10碗!

對於很多老成都來說, 最貼近生活的, 才是最美味的。

麵館就是其中一例, 好吃的麵館往往隱藏在哢哢角角, 卻有讓人願意走遍大街小巷去吃的好味道,

下面, 就是品品誠意推薦的10家麵館。

01

筷 下 請

在春熙路到處林立著火鍋店的區域中, 有一家風格與周圍格外不同的麵館。

古色古香的老成都風格的傢俱充斥著整個空間。

油燈, 餐具, 炊具, 還有泡菜罎子, 一進門就讓人找到了一種在成都老麵館的感覺。

筷下請:反過來念就是請下筷, 就是老成都人招待客人的禮儀。

營業到晚上十二點, 深夜食堂。 主要特色是麵條, 牛肉超大坨!然後有鹵菜, 串串, 小吃, 啥都有!

大塊的牛肉口感厚實, 不硬不柴;牛筋軟糯有嚼勁。

肥腸處理的相當乾淨, 沒有一點異味。 與眾不同的細面挑上一筷放入嘴中, 面上裹滿了澆頭和紅油的香辣, 不僅不油膩, 而且還很是入味。

在這兒不僅有紅油面,

白味的魷魚面也是相當的驚豔。 泡發的幹魷魚品質超好, 搭配著香菇和五花肉丁, 這個味道美極啦。

地址:東大街下東大街12號附1號(小龍坎火鍋往東10米處)

02

食十碗

色香味俱全的面莊, 都是用的放心油, 放心肉, 麵條粗細, 軟硬都剛剛好。

來看這一碗素椒面,臊子炒的很幹很有嚼勁,紅油又辣又香,面不會煮的太軟,簡直完美。

香辣牛肉麵。牛肉選用的本地養殖的黃牛牛腩,肉質緊密,緊貼肋條的肉是活肉,所以燉煮後肉香而化渣,不會塞牙。

湯底用的牛肉湯小火慢燉,新增18味香料熬制,吃到嘴裡回味無窮。

肥腸面,肉眼可見的大坨肥腸,一點異味都沒有。

紅油抄手,皮薄肉鮮,紅油的香辣中帶著微甜。

地址:海椒市東街54號(二環高架牛市口站)

03

花嘴巴素椒雜醬

在成都,檢驗一家麵館手藝好不好,主要就看一碗素椒雜醬整得巴不巴適。

臊子一半牛肉一半豬肉,煸的幹香乾香,配起煮的勁道的麵條,順著一個方向安心攪拌,直到臊子,調料都好好的融合起來,才是一碗資格的成都素椒雜醬面。

吃完面的時候,碗底下不剩一點兒調料,只剩一窩清亮的紅油。

牛肉也是用鹵料熬制了數小時,麵條Q彈又入味,加上爽口筍子,所以吃起來又香又辣。

但比起一味的辣,也許甜辣更適合妖豔兒的成都人。

這碗甜水面,堅持手工製作,最重要的是醬汁依然按照傳統手法熬制,濃稠得像膠質一樣。豁一豁,麵條很容易就掛滿了醬,油亮油亮的十分誘人。

除了麵條,花嘴巴的各種小吃也是很不錯的。

地址:望平街33號附5號

04

老陝味道

由土生土長的西安人開的一家店,門口的明堂現場製作肉夾饃,饃外酥裡嫩,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而且肉汁飽滿。

還有正宗西安biangbiang面。

麵條當真寬的像褲帶,把蔥、蒜、油、辣子、醋、醬油統統和麵條充分攪和在一起,讓每根麵條都與佐料親密接觸,麵條吃進嘴裡仿佛都還能聽見油潑辣子的滋滋作響聲。

陝北羊肉泡饃,羊肉選用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的寧夏鹽池灘羊,讓整個泡饃更鮮美。隨泡饃一起送上來的還有地道的辣醬和糖蒜,吃法有很多種,隨你喜歡。

地址:新南路8號(新南門汽車站向南150米)

0 5

1985牛市口番茄煎蛋面

這家1985年就開在牛市口街道的麵館,資格老自然也有點小傲嬌,暴雨天要關門、大太陽要關門、有時候晚上也要關門,想吃到這碗面全看人品。

店裡只賣一種面,那就是紅白兩湯的番茄煎蛋面,清爽的口感酸甜開胃,適合不能吃辣的吃貨們。

地址:海椒市東街105號(二環路橋下)

06

寧記脆紹面

寧記脆紹面在成都面界名氣一直不小,一提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麵館,其中必然有它。

以前被朋友帶去吃過一次,但是試圖用相機拍照還被老闆說了,整的我後頭氣都有點不敢出。

店內只有牛肉脆哨面和豬肉脆哨面,沒有一兩的選擇,肉哨與醬料的味道都算合適,面隨湯走,整體口味屬於中上。

地址:西體路靠新二村第一個巷子鐵門旁,外婆鄉村菜對面巷子

07

田二哥麵館

這家店開了也有20多年了,“田二哥”這個稱呼聽起就像一個成都老超哥。

開在泡桐樹小學對面,經常看到媽媽帶到娃娃來吃面再跟老闆扯懸龍門陣。

掛牌上的“成都老味道”比店招牌還顯眼,雜醬、牛肉、排骨都是招牌,都是走的老成都味道的路線。

麵條比我以前吃的擔擔麵粗一些,有點棍棍面的感覺,煮的時間控制的還不錯,吃起來很有勁道。

肉哨香酥,蒜香味很濃,調料豐富,加入了豬油、蔥花、辣椒油、白糖、芝麻等,帶一點辣,整體口味偏重一些,但也算十分鹹香爽口。

地址:支磯石街3號附2(泡桐樹小學)

08

么雞面

不得不說這家麵館的名氣真的很大,連外地的朋友都有所耳聞。麵館裡面和外面的街邊都有座位,坐在外面吃也很安逸。

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店鋪,卻吸引來了很多明星。

老闆自稱“食神”,每下一碗面,從下鍋到出鍋都精確到按秒來計算,么雞清湯土雞面、么雞脆哨雜醬面、招牌雞雜面都值得一試。

地址:十一街10號

09

郭家橋雜醬面

這家店開在郭家橋西街五號社區的門邊,沒有招牌,也沒有菜單,叔叔上菜,嬢嬢拌作料,每到十一二點就要等了,來吃的大多都是附近的熟客。

自己煉的油辣子非常香,哨子量很足,寬面軟硬合適,寬面比細面能裹滿更多的醬汁,每一根都十分入味,吃完要是還剩一點醬汁和肉哨都會覺得可惜!

地址:郭家橋西街5號

10左撇子私房面

千萬不要被牆上的傲嬌標語騙了!其實店內的嬢嬢們服務態度都很好!

師大附中對面社區樓下這家店,簡單五六張桌子,一到中午就坐的差不多了,很多都是附近的老食客。

店內只賣素椒雜醬面!一兩7元份量很足了,粗棍棍面很有韌性,嚼勁十足。

肉哨加豇豆,豇豆是鮮豇豆不是泡豇豆,還有少許花生,嚼在嘴裡更脆了。

地址: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

對於成都人來說,小麵館帶來的雀躍,永遠比高堂雅舍來得陡來得猛,有湯有肉有菜的一碗面下肚,心尖兒都是滿滿幸福感。

來看這一碗素椒面,臊子炒的很幹很有嚼勁,紅油又辣又香,面不會煮的太軟,簡直完美。

香辣牛肉麵。牛肉選用的本地養殖的黃牛牛腩,肉質緊密,緊貼肋條的肉是活肉,所以燉煮後肉香而化渣,不會塞牙。

湯底用的牛肉湯小火慢燉,新增18味香料熬制,吃到嘴裡回味無窮。

肥腸面,肉眼可見的大坨肥腸,一點異味都沒有。

紅油抄手,皮薄肉鮮,紅油的香辣中帶著微甜。

地址:海椒市東街54號(二環高架牛市口站)

03

花嘴巴素椒雜醬

在成都,檢驗一家麵館手藝好不好,主要就看一碗素椒雜醬整得巴不巴適。

臊子一半牛肉一半豬肉,煸的幹香乾香,配起煮的勁道的麵條,順著一個方向安心攪拌,直到臊子,調料都好好的融合起來,才是一碗資格的成都素椒雜醬面。

吃完面的時候,碗底下不剩一點兒調料,只剩一窩清亮的紅油。

牛肉也是用鹵料熬制了數小時,麵條Q彈又入味,加上爽口筍子,所以吃起來又香又辣。

但比起一味的辣,也許甜辣更適合妖豔兒的成都人。

這碗甜水面,堅持手工製作,最重要的是醬汁依然按照傳統手法熬制,濃稠得像膠質一樣。豁一豁,麵條很容易就掛滿了醬,油亮油亮的十分誘人。

除了麵條,花嘴巴的各種小吃也是很不錯的。

地址:望平街33號附5號

04

老陝味道

由土生土長的西安人開的一家店,門口的明堂現場製作肉夾饃,饃外酥裡嫩,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而且肉汁飽滿。

還有正宗西安biangbiang面。

麵條當真寬的像褲帶,把蔥、蒜、油、辣子、醋、醬油統統和麵條充分攪和在一起,讓每根麵條都與佐料親密接觸,麵條吃進嘴裡仿佛都還能聽見油潑辣子的滋滋作響聲。

陝北羊肉泡饃,羊肉選用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的寧夏鹽池灘羊,讓整個泡饃更鮮美。隨泡饃一起送上來的還有地道的辣醬和糖蒜,吃法有很多種,隨你喜歡。

地址:新南路8號(新南門汽車站向南150米)

0 5

1985牛市口番茄煎蛋面

這家1985年就開在牛市口街道的麵館,資格老自然也有點小傲嬌,暴雨天要關門、大太陽要關門、有時候晚上也要關門,想吃到這碗面全看人品。

店裡只賣一種面,那就是紅白兩湯的番茄煎蛋面,清爽的口感酸甜開胃,適合不能吃辣的吃貨們。

地址:海椒市東街105號(二環路橋下)

06

寧記脆紹面

寧記脆紹面在成都面界名氣一直不小,一提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麵館,其中必然有它。

以前被朋友帶去吃過一次,但是試圖用相機拍照還被老闆說了,整的我後頭氣都有點不敢出。

店內只有牛肉脆哨面和豬肉脆哨面,沒有一兩的選擇,肉哨與醬料的味道都算合適,面隨湯走,整體口味屬於中上。

地址:西體路靠新二村第一個巷子鐵門旁,外婆鄉村菜對面巷子

07

田二哥麵館

這家店開了也有20多年了,“田二哥”這個稱呼聽起就像一個成都老超哥。

開在泡桐樹小學對面,經常看到媽媽帶到娃娃來吃面再跟老闆扯懸龍門陣。

掛牌上的“成都老味道”比店招牌還顯眼,雜醬、牛肉、排骨都是招牌,都是走的老成都味道的路線。

麵條比我以前吃的擔擔麵粗一些,有點棍棍面的感覺,煮的時間控制的還不錯,吃起來很有勁道。

肉哨香酥,蒜香味很濃,調料豐富,加入了豬油、蔥花、辣椒油、白糖、芝麻等,帶一點辣,整體口味偏重一些,但也算十分鹹香爽口。

地址:支磯石街3號附2(泡桐樹小學)

08

么雞面

不得不說這家麵館的名氣真的很大,連外地的朋友都有所耳聞。麵館裡面和外面的街邊都有座位,坐在外面吃也很安逸。

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店鋪,卻吸引來了很多明星。

老闆自稱“食神”,每下一碗面,從下鍋到出鍋都精確到按秒來計算,么雞清湯土雞面、么雞脆哨雜醬面、招牌雞雜面都值得一試。

地址:十一街10號

09

郭家橋雜醬面

這家店開在郭家橋西街五號社區的門邊,沒有招牌,也沒有菜單,叔叔上菜,嬢嬢拌作料,每到十一二點就要等了,來吃的大多都是附近的熟客。

自己煉的油辣子非常香,哨子量很足,寬面軟硬合適,寬面比細面能裹滿更多的醬汁,每一根都十分入味,吃完要是還剩一點醬汁和肉哨都會覺得可惜!

地址:郭家橋西街5號

10左撇子私房面

千萬不要被牆上的傲嬌標語騙了!其實店內的嬢嬢們服務態度都很好!

師大附中對面社區樓下這家店,簡單五六張桌子,一到中午就坐的差不多了,很多都是附近的老食客。

店內只賣素椒雜醬面!一兩7元份量很足了,粗棍棍面很有韌性,嚼勁十足。

肉哨加豇豆,豇豆是鮮豇豆不是泡豇豆,還有少許花生,嚼在嘴裡更脆了。

地址: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

對於成都人來說,小麵館帶來的雀躍,永遠比高堂雅舍來得陡來得猛,有湯有肉有菜的一碗面下肚,心尖兒都是滿滿幸福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