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被忽略的機油品牌,這些機油不會比三大品牌差

眾所周知, 目前市面上的汽車大部分以“活塞運動”的形式進行工作的, 但在劇烈的“活塞運動”中就需要類似於凡士林、BB油等人類“日常活動”所需的潤滑劑, 而發動機對於這個潤滑劑的需求更為嚴格, 畢竟自身潤滑效果還不錯的情況下不需要外來潤滑劑就能保證順暢的“日常”生活。 但發動機卻做不到, 因為發動機本身不具備產生潤滑劑的能力, 需要借助外來潤滑劑來保證“活塞運動”的順暢, 而這個潤滑劑既不是凡士林, 也不是BB油, 他是–機油

而作為車主, 大部分的時候機油都是在4S店保養的時候被強行“注入”, 並不知道那打著4S店專用字樣的神秘塑膠桶裡到底是裝著什麼樣的東西, 到底是凡士林還是BB油, 到底是什麼牌子的凡士林。 而選擇自己保養的車主, 一般也會被強行推薦最為廣泛使用的三大品牌殼牌、美孚、嘉實多, 畢竟這三個品牌在中國有著非常大的知名度與市場佔有率。

而當今世界僅僅只有這三個機油品牌嗎?當然不是, 如果用26個英文字母的首字母來劃分機油品牌的話, 26個字母幾乎已經被占滿, 並且某些熱門字母已經人滿為患。 那這些潤滑油品牌為什麼我們不知道呢,

因為有些只專注於某些領域, 而有些只專注於某些地區, 而有些是因為進入國內市場太晚。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些機油中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品牌, 而這並不是推薦, 即使你買了我也得不到一分錢, 而是為大家提供一個酒後吹牛的談資。

勝牌 Valvoline

1876年誕生於美國, 潤滑油的發明者, 美國第一個註冊的潤滑油企業, 伴隨著美國汽車工業與賽車事業而一步一步成長。 以超強抗磨性為自己的立足之本, 曾經在廣告宣傳中聲稱自己的抗磨性是美孚的4倍而被美孚告上法庭, 但最終實驗證明了勝牌並非虛假宣傳而告終。

勝牌最具亮點的是帶有MAX LIFE技術的產品, 依據官方的說法, 是專為超過10萬公里而產生磨損的發動機進行研發, 能夠減緩發動機磨損增加發動機使用壽命。 而對於國內用戶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全進口, 而且價格不貴, 但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計量單位為夸脫, 一桶4夸脫僅有3.78升, 對於使用4升機油的車型來說十分雞肋。

新日石 ENEOS

日本潤滑油的龍頭老大,主要為日系車打造20、30等級低粘度機油,是日本很多汽車廠商的出廠油供應商,其中包括國內4S店常用的豐田純牌都是新新日石代工的。而國內常見的就是sustina系列,但目前這個品牌在國內管道非常的亂,據說國內總代理已經用引能仕這個品牌進行推廣,但與之前用過的日版價格相差幾近一倍。sustina系列更偏向于安靜舒適,以0W20為例,特別適合於日系買菜車,低轉速順滑、靜音,但到了高轉速區間又稍顯無力,如果喜歡日系的玲瓏又有暴力“駕駛”傾向,那麼這個系列真的不太適合你。

力魔 Liqui Moly

這個來自於德國的機油品牌成立於1957年的萊茵河畔,與傳統的機油廠商不同,力魔添加劑系列名氣要大於機油系列。機油系列以30、40高粘度等級為主,因為同級別年度指數較高,比較適合歐洲品牌發動機特性,據說可以有效抑制奧迪等發動機燒機油的現象(未經驗證),缺點嗎因為是德國貨所以價格肯定不便宜。

摩特 Motul

來自法蘭西的機油品牌,1853年誕生於美國紐約,1957年遷入法國巴黎,並在1953年推出世界第一款多級黏度潤滑油。摩特一直致力於汽車摩托車賽事,法拉利車隊、雅馬哈車隊、斯巴魯車隊都曾經是摩特的合作夥伴。而其中的高端產品300v 0W40也是許多初觸賽車人群首選機油,主要原因是衰減速度慢,價格相對便宜。

紅線 RED Line

來自美國的個性品牌,主打同級別低粘度等級高剪切性能,帶來的好處是動力性能更好,而油膜形成更為牢固,相對適合小鋼炮等經常暴力駕駛車型。旗下的燃油添加劑產品在國內的名氣要稍大於其機油產品,客戶群基本屬於玩車一組,對於動力來說,靜音、舒適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HKS

來自日本的改裝廠,品牌旗下機油產品被譽為“日本神油”,是日本崇尚速度深夜一族的最愛,國內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大多來自其渦輪增壓泄壓閥。這個品牌機油產品主打方向基本與紅線方向一致,致力於高溫剪切性能提升,在暴力駕駛的高溫環境中提供更為結實的油膜,是很多日系性能車、改裝足的首選有,最適合的也是豐田SUPRA、本田TYPE-R等日系性能車、改裝車。

就市面常見的機油品牌來講,以上僅僅是九牛一毛,其中還不包括偽大牌、偽進口品牌,僅就這一部分就可以佔用大幅篇幅來盤點。此篇僅僅是選取一些就個人而言經常接觸且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來進行簡單介紹,還有很多例如道達爾、ELF等、福斯、安索等個人接觸比較少且不是特別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就沒有介紹,但不代表這些品牌不好,僅僅是因為不瞭解。

日本潤滑油的龍頭老大,主要為日系車打造20、30等級低粘度機油,是日本很多汽車廠商的出廠油供應商,其中包括國內4S店常用的豐田純牌都是新新日石代工的。而國內常見的就是sustina系列,但目前這個品牌在國內管道非常的亂,據說國內總代理已經用引能仕這個品牌進行推廣,但與之前用過的日版價格相差幾近一倍。sustina系列更偏向于安靜舒適,以0W20為例,特別適合於日系買菜車,低轉速順滑、靜音,但到了高轉速區間又稍顯無力,如果喜歡日系的玲瓏又有暴力“駕駛”傾向,那麼這個系列真的不太適合你。

力魔 Liqui Moly

這個來自於德國的機油品牌成立於1957年的萊茵河畔,與傳統的機油廠商不同,力魔添加劑系列名氣要大於機油系列。機油系列以30、40高粘度等級為主,因為同級別年度指數較高,比較適合歐洲品牌發動機特性,據說可以有效抑制奧迪等發動機燒機油的現象(未經驗證),缺點嗎因為是德國貨所以價格肯定不便宜。

摩特 Motul

來自法蘭西的機油品牌,1853年誕生於美國紐約,1957年遷入法國巴黎,並在1953年推出世界第一款多級黏度潤滑油。摩特一直致力於汽車摩托車賽事,法拉利車隊、雅馬哈車隊、斯巴魯車隊都曾經是摩特的合作夥伴。而其中的高端產品300v 0W40也是許多初觸賽車人群首選機油,主要原因是衰減速度慢,價格相對便宜。

紅線 RED Line

來自美國的個性品牌,主打同級別低粘度等級高剪切性能,帶來的好處是動力性能更好,而油膜形成更為牢固,相對適合小鋼炮等經常暴力駕駛車型。旗下的燃油添加劑產品在國內的名氣要稍大於其機油產品,客戶群基本屬於玩車一組,對於動力來說,靜音、舒適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HKS

來自日本的改裝廠,品牌旗下機油產品被譽為“日本神油”,是日本崇尚速度深夜一族的最愛,國內對這個品牌的印象大多來自其渦輪增壓泄壓閥。這個品牌機油產品主打方向基本與紅線方向一致,致力於高溫剪切性能提升,在暴力駕駛的高溫環境中提供更為結實的油膜,是很多日系性能車、改裝足的首選有,最適合的也是豐田SUPRA、本田TYPE-R等日系性能車、改裝車。

就市面常見的機油品牌來講,以上僅僅是九牛一毛,其中還不包括偽大牌、偽進口品牌,僅就這一部分就可以佔用大幅篇幅來盤點。此篇僅僅是選取一些就個人而言經常接觸且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來進行簡單介紹,還有很多例如道達爾、ELF等、福斯、安索等個人接觸比較少且不是特別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就沒有介紹,但不代表這些品牌不好,僅僅是因為不瞭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