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朝歷代玉器鑒賞基礎知識,小白上手易如反掌,純乾貨

都說盛世古玩, 現在這個世道可謂幾千年來最繁盛的時候了, 所以古董也是水漲船高, 行情不斷上漲。 很多人願意跟風去一窩蜂的買古玩, 當然也有很多人一直就是想撿個漏, 反而被人坑, 被人騙錢。 其實在古玩鑒定上一直都分兩個層面, 一個叫技術層面, 一個叫感覺層面。

技術是靠學習和鍛煉的, 但是感覺這個東西更多的是一種天賦, 如果一個人對文物的鑒賞總是停留在技術層面, 那基本上一輩子也不能說入了古玩行, 因為這樣的人對器物沒有感覺, 任何藝術都是需要感覺的, 感覺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

它基於一個器物的整體感受, 而不是某個細節。 很多人拿著一個東西就說你看我這是什麼什麼釉, 什麼足底, 這就是哪個哪個朝代的啊, 其實那東西真正對文物有感覺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贗品, 那些技術上的細節是有, 但是這並不能妨礙它整體是個假的。

我大致梳理了一下腦海中零零散散的知識點, 今天給大家大致說說歷朝歷代玉器的感覺和格局。

新時期時代的玉器大體上還是以使用為主, 沒有太多的雕琢, 玉的形狀特徵偏石更多一些, 而到了近幾年很火的紅山文化, 器物就開始有大致的象徵含義和具體特徵了, 大家看紅山文化的玉可以發現, 玉豬龍有很多, 鷹以及一些簡單的圖騰得以體現,

而這個時期的玉器多玉質不佳, 為什麼呢?因為紅山文化不存在於西邊, 而我國北方的玉石確實是品質很勉強。

紅山文化玉豬龍

紅山, 玉鷹

到了夏商周時期的玉器大致以禮器為主, 其中最出名的也常見的應該就是玉璧, 玉琮, 玉圭等禮器, 都是用來祭祀天地人神的, 這個時期的玉器就很精美了, 其中以商朝的婦好造像為參照, 可以大致瞭解當時的對人物的細膩刻畫。 其餘的器物也頗具神秘色彩, 多以“饕餮紋”見於器物之上, 由於是祭祀的禮器, 有時候看到會有莫名的神秘和恐懼感湧上心頭,

大家可以去博物館多看一些做下體會。

商代, 婦好造像

玉琮

秦朝太短, 基本都是併入漢朝一起說, 漢時期的玉器端莊大氣, 莊嚴威武, 當你見到漢朝的玉器絕對會感歎什麼叫“真賽假”其中以包穀紋為主的玉璧是最多見的, 而漢朝的典型工藝“漢八刀”也在各種器物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其中玉蟬和玉馬最為典型, 大家可以參照下圖, 漢朝大家就記住三個特點:精美、莊嚴、威武。 作為第一個武力鼎盛的大一統朝代, 一切時代特徵盡顯在各色器物上。

漢包穀紋玉璧

玉蟬,漢八刀盡顯

玉馬首

中國的文物,唐朝之前和唐朝之後截然不同,唐朝是個文物的分水嶺,舉個簡單的例子,唐朝之前所有關於“龍”的造型全部是“獸狀”,也就是龍是四個腳站在地上的,而唐以後的龍則開始接近我們現在的這個形象,不在是一種走獸。唐朝由於也是繁盛的大一統朝代,唐朝文物的特點也有武力強盛的威武之感,玉器也相當精緻,與漢朝玉器做區別的一點是:唐朝的玉器更多的是“靈動飄逸”的特點(參照飛天)。

唐朝的龍

飛天玉器

而到了唐朝之後,宋朝開始的玉器就顯得呆板許多,宋朝時由於對西域也失去了控制,失去了優質玉石的來源,所以玉器的品質大多不是很好。宋朝理學流行,而且重文抑武,這點看文物就有一種特別直接的感覺,沒有氣勢,雖然做工也十分精緻,但是少了莊嚴和威武,但是這個時候出現的生活物件特別多了,宋朝中國的商業在南方十分發達,這就導致人民普通生活對玉器的需求上升。大家可以看到宋朝關於童子的造像特別多,執荷的,嬉戲的,包括最出名的四喜娃娃,這些器物的出現明顯的體現出當時人們對生活的刻畫多於對武力精神和氣勢的追求。

四喜娃娃

執荷童子

而到了明清時代的玉器出現的則都是對之前朝代的嚮往,很多動物的玉器造型多呈現回頭的特徵,其中明朝的玉馬最具代表性,模仿的漢朝的形象,卻又表現的十分勉強滑稽,回頭的玉馬呲著牙,翻著嘴唇,沒有一絲的威武,和漢朝露齒飛奔的駿馬根本沒有可比性,看上去只是覺得滑稽可笑。所以明朝時期的玉器氣勢上更是減弱了許多,而其中精緻玉器的代表則不得不提一下“陸子岡”這個人,現在子岡款的玉器一件難求,大家在市面上見到的基本都假的,所以千萬別相信自己運氣好就碰到了“子岡款”。

明玉馬

子岡款玉器,非真品

大致就說這麼多吧,最近一段時間流感嚴重,這兩天剛剛好轉,趁著半夜梳理了一下,大致總結了一些,大家要是有想具體瞭解的可以留言我後續再寫一些具體的。當然關於其他方面的任何故事、影評或者知識,大家也可以留言,只要大家有興趣,我盡可能多的寫一點。

漢包穀紋玉璧

玉蟬,漢八刀盡顯

玉馬首

中國的文物,唐朝之前和唐朝之後截然不同,唐朝是個文物的分水嶺,舉個簡單的例子,唐朝之前所有關於“龍”的造型全部是“獸狀”,也就是龍是四個腳站在地上的,而唐以後的龍則開始接近我們現在的這個形象,不在是一種走獸。唐朝由於也是繁盛的大一統朝代,唐朝文物的特點也有武力強盛的威武之感,玉器也相當精緻,與漢朝玉器做區別的一點是:唐朝的玉器更多的是“靈動飄逸”的特點(參照飛天)。

唐朝的龍

飛天玉器

而到了唐朝之後,宋朝開始的玉器就顯得呆板許多,宋朝時由於對西域也失去了控制,失去了優質玉石的來源,所以玉器的品質大多不是很好。宋朝理學流行,而且重文抑武,這點看文物就有一種特別直接的感覺,沒有氣勢,雖然做工也十分精緻,但是少了莊嚴和威武,但是這個時候出現的生活物件特別多了,宋朝中國的商業在南方十分發達,這就導致人民普通生活對玉器的需求上升。大家可以看到宋朝關於童子的造像特別多,執荷的,嬉戲的,包括最出名的四喜娃娃,這些器物的出現明顯的體現出當時人們對生活的刻畫多於對武力精神和氣勢的追求。

四喜娃娃

執荷童子

而到了明清時代的玉器出現的則都是對之前朝代的嚮往,很多動物的玉器造型多呈現回頭的特徵,其中明朝的玉馬最具代表性,模仿的漢朝的形象,卻又表現的十分勉強滑稽,回頭的玉馬呲著牙,翻著嘴唇,沒有一絲的威武,和漢朝露齒飛奔的駿馬根本沒有可比性,看上去只是覺得滑稽可笑。所以明朝時期的玉器氣勢上更是減弱了許多,而其中精緻玉器的代表則不得不提一下“陸子岡”這個人,現在子岡款的玉器一件難求,大家在市面上見到的基本都假的,所以千萬別相信自己運氣好就碰到了“子岡款”。

明玉馬

子岡款玉器,非真品

大致就說這麼多吧,最近一段時間流感嚴重,這兩天剛剛好轉,趁著半夜梳理了一下,大致總結了一些,大家要是有想具體瞭解的可以留言我後續再寫一些具體的。當然關於其他方面的任何故事、影評或者知識,大家也可以留言,只要大家有興趣,我盡可能多的寫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