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15天見證一個家的誕生,我的途睿歐改裝房車誕生記(上)

我自從關注房車已經兩年有餘了, 對於房車是又喜歡又糾結, 喜歡的是有了房車以後的出行以及生活方式;糾結的是作為一個上班族我並沒有大把時間可以駕駛著它四處遊蕩。


兩年前第一次看到賓士原廠改裝的馬可波羅就被深深迷住了。 馬可波羅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是一部Camp van, 也就是露營房車, 但就是馬可波羅的這種氣質吸引著我, 在城市裡就是一輛宜商宜家的高端MPV, 離開了城市就是一部簡易房車, 這就是這個車型的獨特魅力!

但是馬可波羅也有著水土不服, 2.5公斤丁烷罐根本找不到充氣的地方, 有朋友用完後充我們的液化氣, 點著的火就像幾個小蠟燭的燭火, 有氣無力, 燒開一壺水都要很長很長時間;沒有燃油加熱器;電儲備也不多, 這樣就真的是一輛床車了, 一百多萬就買一輛床車?我想還是算了吧。

由於我需要這輛房車大多時候都用作城市通勤和家庭短途遊, 而且要能夠進入地下車庫, 所以關注的房車就在升頂這個方向了。 於是就把目標轉到了MPV上。

說起MPV, GL8自然是首選, 開起來很舒服, 但感覺太過商用了, 而且價格也太貴;華頌號稱使用寶馬發動機, 專門租了一輛跑了長途, 寶馬發動機果然開起來感覺很爽, 但是其他就平淡無奇了, 價格甚至超過GL8了, 還沒有兒童安全座椅介面, 還是不考慮了;全家人都不接受日系車, 所以也沒考慮;之前看了福奔的唯雅諾, V6發動機動力不錯, 但之後就是新的大換代產品, 新的大V各方面都好, 就是價格太貴, 連新威霆都要加價還拿不到車;很長一段時間看過上汽大通的G10, 特別是2017年前還有送上海牌, 得知大通要做一款G10升頂房車, 原廠生產的, 不是那種改裝的, 結果一直和大通一朋友聯繫著, 一直說樣車就快出來了, 結果等了一年也沒等到。
中間租過大通V80房車出行體驗5天四晚的房車生活, 房車的各方面比預期要好, 但這次房車旅行讓我明白了, 近三五年我並不需要一款大號的專用房車, 商用兼家用、通勤兼短期旅行的升頂房車才是我需要的, 所以就耐心等大通原廠的G10升頂房車, 為此還專門租了一輛G10短途出遊一次, 可就是這次租車經歷讓我放棄了大通G10。 G10優勢是大空間和比較漂亮的外觀, 但其變速箱變速邏輯實在不敢恭維, 起步慢慢悠悠, 深踩油門想加速, 波箱就是不降擋提速, 換擋也不順暢, 可能是我駕駛習慣不好, 就是各種駕駛不習慣。 有點絕望, 感覺要挑不到自己想要的車了。

後來有次辦事路過江鈴4S店,想到江鈴福特有一款MPV叫途睿歐,而且在歐洲和大眾的邁特威、賓士的唯雅諾是同一型的競爭車系,價格相差不大。國產後的價格相當誘人,但竟然是手動擋?都什麼年代了,還手動擋。好在2017年上市了自動擋,所以去店裡試駕了一下也很滿意,儘管擔心江鈴的品控,但畢竟是已經上市一年多的車了,二期改進應該有了,自動擋把前面出現的各種小毛病應該解決的差不多了,而且途睿歐這車不太上像,拍出來的照片不如實車漂亮,看到真車、實際駕駛過,動力和換擋邏輯都非常好,是適合自己駕駛習慣的車子。

十一假期期間帶著孩子和外甥去了一趟桐廬改裝廠,認識了改裝廠的老闆,還有同樣是過來看車的幾個群友。我鑽車上各種摸和看,小孩也在種種樣車裡各種玩。車子要實際看、摸、開的,這一看就基本確定了我要的還是途睿歐這樣的“小車”,再一摸一開,實際感受一下改裝品質,基本就確定這是我要的車,家人坐車上感受也不錯(儘管我選了一條最爛的城南大貨車壓壞的路試車),完全的“馬可波羅款”,經典成熟車型。要了一份配置單,簡單聊了聊選裝項,回去研究研究再說。

回來後在網上和改裝廠老闆微信反復溝通自己想要的,把原改裝的煤氣系統全撤(因為在上海加不到氣啊),換成360Ah電瓶+3000W逆變器+電磁爐,願意做第一個小白鼠,於是6天后下單成為這一批團購的第一個車主。

寫這篇文章就是想記錄一下整個改裝的心路歷程,為下一輛房車留點底,同時也將開始自己的短途房車生活,記錄小孩子的成長,抓緊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後等孩子長大了,就不陪我們玩了。

Day1

6號到廠子裡看樣車的時候注意到有停著一輛黑色的自動擋途睿歐,現車,是7月出廠的,3個多月還不算庫存車,空置3個月的好處是味道也該散盡了(因為有小孩子,比較注意甲醛什麼的)。這次買房車,看中B型就是因為平常出行低調,否則到駐地你就成了房車講解員了,太多人好奇,甚至有人會不請自來地上車參觀(所以黑色車身也能接受了),就定這輛底盤車了。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拆解,內飾、座椅都要拆除掉,之前家裡的車都是素車,連車膜都沒加裝過,這次可要是改的徹底了,不僅要拆光,還要把頂子割開。

由於還要上班,不可能駐廠監工的,人家廠子裡也沒法接受,所以只好通過微信聯繫,盡可能瞭解每一天的改裝項目。

切頂子,怎麼切啊?這是廠子裡傳過來的照片,群裡直播的,氣動冷剪刀,還得是專業工具哈,冷切不會像熱切那種氧化、弄髒車頂淺色內飾,在車頂上標出切割線,先鑽一個洞作為切割的起點,我是看圖這樣理解的。

然後就開始切了,就像我們剪紙一樣,吼吼,幹什麼活必須用專業工具哈!

繼續剪切,注意到旁邊的天線了吧,這個有點長,很多途睿歐的車主說這個天線進地下車庫經常被刮到,房車改裝最後是要剪短封裝的,因為升頂的關係,改裝後整合車高是2.06米。

途睿歐車頂鋼板厚度,還是很結實的,專業工具切割的齊整。

切割完頂子就是這個樣子的。

Day4、Day5、Day6

升頂、地板安裝,傢俱製作,這些工序是同步進行的。切割頂子後就安裝方形圈梁了,固定後安裝升頂各部件,都是Reimo套件,包括液壓支撐杆、帳篷布,這一批次只有紅色和藍色帳頂,真心想要的是灰色,沒有所以只好選藍色。

我最先的問題就是這帳篷可以應付多大的風雨?回答不超過5級。對5級沒什麼概念,不過要是雨真的大了,要麼不出門,要麼睡酒店好了。

那麼第二個問題又來了,這個帳篷能耐多少度低溫?回答可以加購綿帳附件。一聽有綿帳附件,好東西啊!不過後來一問,每次打開和收納,都要手工粘上去,太麻煩了。在冬天,途睿歐可以升頂後打開駐車燃油加熱器,等車裡上下都熱了,再放下床板,床前部還有大開口和車內相連,熱氣向上去,應該還可以的。

後來提車時我專門測試車內溫度,使用加熱器5擋(共7擋),室外11度,車子室內20度,帳篷內17度。

頂子做好後,這裡原車的天線已經做短了。

另一個角度看一下做好的頂子的貼合度。

群裡每天討論最多的就是鋰電和空調,各種糾結,反正途睿歐空間小,已經沒法加特魯馬的底置空調了,所以也不用考慮鋰電的問題。因為我們途睿歐沒法裝底置空調,算過一筆帳,一年50多周,上班族不可能天天出去玩,頂多四分之一時間,總共12周,天熱就算多點占1/3,也就4個週末外出,要麼住酒店,要麼發動著汽車怠速使用原車空調好了,不糾結!

Day7、Day8、Day9

包敷貼皮、吊櫃製作、傢俱安裝,由於老闆這裡的改裝多是模具化的,所以改裝速度可以較快。在前幾天做基礎工作的時候,傢俱已經開始製作,現在基本完成,可以安裝了。

中間白色的是50升的水箱。新全順中使用的是異形水箱,因為左側中門沒有,直接貼合在車框上的,之前後到很多國內改房車水箱都是放車底盤下面的,但是途睿歐底盤處真的沒有多餘的空間了。水箱放車內的好處是相當於做了保溫,冬天外出,只要一直使用,可以保留水箱裡的水而不必怕凍放掉。缺點是又佔據了本來就很有限的車內空間,儲物箱很少。

電視機直接固定在櫃板上了,打開左側中門,支上移動小桌,可以在外面一邊喝茶聊天一邊看電視。

安裝傢俱的同時進行相關電器的安裝,比如熱水器。

商用的MPV中門窗戶基本都是封閉的,途睿歐這裡的窗戶也是不可開啟的,所以中窗開口是必選項。

這是傢俱裝上,電視機安裝好的樣子。這裡有一個細節,我提車後也沒發現,後來老闆微信裡提醒,發現老路把水箱鎖口裝錯了,這是新全順版的水箱口,因為途睿歐水箱口是在車內的,需打開左中門方可注水,所以是不要加鎖的,只好等下次有機會去廠裡再改回來。

房車最為關鍵的就是水電安全,所以一家房車廠成熟與否,先看水電,而不是外表的傢俱包裹。中間選一個週末專門去了趟桐廬,還是要看一下生產中改裝廠的施工情況,這個是冰箱上方各控制台的地方,線都要提前走出來。

熱水器控制台,逆變器控制台,線束都要整理碼齊。

藍色的是水管,這裡有一個失誤,下訂單前未交流清楚,可以看到只有一根藍色的冷水管,在我的概念中,這個地方應該是冷熱水,雖然後面有花灑淋浴介面,但使用頻率非常低的,廠方未特別提示水盆是單冷的,後來接車時才發現,說是他們只做單冷的,沒有冷熱水龍頭,這一點非常不滿意,如果是這樣,我何必花一千多買個熱水器?看下一次是否有機會改成冷熱水洗手的。

傢俱基本完成上裝,這次桐廬之行還發現了一個致命問題,就是逆變器的安裝位置,之前交流的是安裝在座椅下方,但後來因為VIP電動座椅下方沒有足夠的空間,把逆變器給安裝到了冰箱下方的櫃子裡,我到現場後直接提出的問題就是散熱怎麼解決,不僅擠佔了我有限的儲物空間,還會帶來逆變器因無法有效散熱罷工,從這一點上看湖光真的沒有大電瓶和逆變器的經驗,臨時找的解決方案就是開散熱孔,我又要求加大散熱孔,並安裝靜音風扇、溫控開關主動散熱。

經過幾次接觸,對改裝廠的工人都很滿意,工作起來很認真,話不多,每天下班時都會清理衛生,很注意細節,這是李師傅在加主動散熱。後來提車後發現即使這樣主動散熱也不足以解決問題,電磁爐開到1500W時就掛了;把整個門板打開就好很多。使用的是PowerStar的3000W工業專用電源管理器,其實2000W足夠了,應該是這個品牌設備的問題,發熱量大,這要是在夏天還不得天天掛,根本沒法使用,所以最後的解決方案是重新換NFA紐福克斯2000W純正正弦波逆變器。

今天正好寫到當小白鼠關於逆變器的痛苦經歷,群裡大河同學的第二輛途睿歐這個週末也可以提車了,老闆發過來的圖片很明顯對逆變器散熱做了改進。

即使換了牌子用了好的逆變器,還是加了對流散熱孔,箱子的外側也加了對流孔,大河的這輛途睿歐房車的水箱蓋才是正確的,藍色的那個,不用加鎖,不用鑰匙,使用起來方便。

現在福特全順的自動擋都已經上市了,早知道就多等一會兒了。途睿歐車子本身基本改的空間不大,也不捨得去大動了,但新全順價格低,本來就被閹割了挺多,多改改好玩,特別是外觀套件什麼的,改後比途睿歐原車靈氣的多。不過新全順在國外都是載貨的,途睿歐才是坐人的MPV,並且國內還引入了空氣懸掛,讓坐人的時候舒服一些。

前面幾天基本上就是以車輛結構,內置家居的改變,接下來就是安裝座椅,也是房車內的床了。後續我會繼續更新。(未完待續)

更多房車資訊,請關注“國產房車網”微信公眾號 "xfangche" 及國產房車網群:110536156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帶給你更多房車諮訊!

後來有次辦事路過江鈴4S店,想到江鈴福特有一款MPV叫途睿歐,而且在歐洲和大眾的邁特威、賓士的唯雅諾是同一型的競爭車系,價格相差不大。國產後的價格相當誘人,但竟然是手動擋?都什麼年代了,還手動擋。好在2017年上市了自動擋,所以去店裡試駕了一下也很滿意,儘管擔心江鈴的品控,但畢竟是已經上市一年多的車了,二期改進應該有了,自動擋把前面出現的各種小毛病應該解決的差不多了,而且途睿歐這車不太上像,拍出來的照片不如實車漂亮,看到真車、實際駕駛過,動力和換擋邏輯都非常好,是適合自己駕駛習慣的車子。

十一假期期間帶著孩子和外甥去了一趟桐廬改裝廠,認識了改裝廠的老闆,還有同樣是過來看車的幾個群友。我鑽車上各種摸和看,小孩也在種種樣車裡各種玩。車子要實際看、摸、開的,這一看就基本確定了我要的還是途睿歐這樣的“小車”,再一摸一開,實際感受一下改裝品質,基本就確定這是我要的車,家人坐車上感受也不錯(儘管我選了一條最爛的城南大貨車壓壞的路試車),完全的“馬可波羅款”,經典成熟車型。要了一份配置單,簡單聊了聊選裝項,回去研究研究再說。

回來後在網上和改裝廠老闆微信反復溝通自己想要的,把原改裝的煤氣系統全撤(因為在上海加不到氣啊),換成360Ah電瓶+3000W逆變器+電磁爐,願意做第一個小白鼠,於是6天后下單成為這一批團購的第一個車主。

寫這篇文章就是想記錄一下整個改裝的心路歷程,為下一輛房車留點底,同時也將開始自己的短途房車生活,記錄小孩子的成長,抓緊享受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後等孩子長大了,就不陪我們玩了。

Day1

6號到廠子裡看樣車的時候注意到有停著一輛黑色的自動擋途睿歐,現車,是7月出廠的,3個多月還不算庫存車,空置3個月的好處是味道也該散盡了(因為有小孩子,比較注意甲醛什麼的)。這次買房車,看中B型就是因為平常出行低調,否則到駐地你就成了房車講解員了,太多人好奇,甚至有人會不請自來地上車參觀(所以黑色車身也能接受了),就定這輛底盤車了。第一天的工作就是拆解,內飾、座椅都要拆除掉,之前家裡的車都是素車,連車膜都沒加裝過,這次可要是改的徹底了,不僅要拆光,還要把頂子割開。

由於還要上班,不可能駐廠監工的,人家廠子裡也沒法接受,所以只好通過微信聯繫,盡可能瞭解每一天的改裝項目。

切頂子,怎麼切啊?這是廠子裡傳過來的照片,群裡直播的,氣動冷剪刀,還得是專業工具哈,冷切不會像熱切那種氧化、弄髒車頂淺色內飾,在車頂上標出切割線,先鑽一個洞作為切割的起點,我是看圖這樣理解的。

然後就開始切了,就像我們剪紙一樣,吼吼,幹什麼活必須用專業工具哈!

繼續剪切,注意到旁邊的天線了吧,這個有點長,很多途睿歐的車主說這個天線進地下車庫經常被刮到,房車改裝最後是要剪短封裝的,因為升頂的關係,改裝後整合車高是2.06米。

途睿歐車頂鋼板厚度,還是很結實的,專業工具切割的齊整。

切割完頂子就是這個樣子的。

Day4、Day5、Day6

升頂、地板安裝,傢俱製作,這些工序是同步進行的。切割頂子後就安裝方形圈梁了,固定後安裝升頂各部件,都是Reimo套件,包括液壓支撐杆、帳篷布,這一批次只有紅色和藍色帳頂,真心想要的是灰色,沒有所以只好選藍色。

我最先的問題就是這帳篷可以應付多大的風雨?回答不超過5級。對5級沒什麼概念,不過要是雨真的大了,要麼不出門,要麼睡酒店好了。

那麼第二個問題又來了,這個帳篷能耐多少度低溫?回答可以加購綿帳附件。一聽有綿帳附件,好東西啊!不過後來一問,每次打開和收納,都要手工粘上去,太麻煩了。在冬天,途睿歐可以升頂後打開駐車燃油加熱器,等車裡上下都熱了,再放下床板,床前部還有大開口和車內相連,熱氣向上去,應該還可以的。

後來提車時我專門測試車內溫度,使用加熱器5擋(共7擋),室外11度,車子室內20度,帳篷內17度。

頂子做好後,這裡原車的天線已經做短了。

另一個角度看一下做好的頂子的貼合度。

群裡每天討論最多的就是鋰電和空調,各種糾結,反正途睿歐空間小,已經沒法加特魯馬的底置空調了,所以也不用考慮鋰電的問題。因為我們途睿歐沒法裝底置空調,算過一筆帳,一年50多周,上班族不可能天天出去玩,頂多四分之一時間,總共12周,天熱就算多點占1/3,也就4個週末外出,要麼住酒店,要麼發動著汽車怠速使用原車空調好了,不糾結!

Day7、Day8、Day9

包敷貼皮、吊櫃製作、傢俱安裝,由於老闆這裡的改裝多是模具化的,所以改裝速度可以較快。在前幾天做基礎工作的時候,傢俱已經開始製作,現在基本完成,可以安裝了。

中間白色的是50升的水箱。新全順中使用的是異形水箱,因為左側中門沒有,直接貼合在車框上的,之前後到很多國內改房車水箱都是放車底盤下面的,但是途睿歐底盤處真的沒有多餘的空間了。水箱放車內的好處是相當於做了保溫,冬天外出,只要一直使用,可以保留水箱裡的水而不必怕凍放掉。缺點是又佔據了本來就很有限的車內空間,儲物箱很少。

電視機直接固定在櫃板上了,打開左側中門,支上移動小桌,可以在外面一邊喝茶聊天一邊看電視。

安裝傢俱的同時進行相關電器的安裝,比如熱水器。

商用的MPV中門窗戶基本都是封閉的,途睿歐這裡的窗戶也是不可開啟的,所以中窗開口是必選項。

這是傢俱裝上,電視機安裝好的樣子。這裡有一個細節,我提車後也沒發現,後來老闆微信裡提醒,發現老路把水箱鎖口裝錯了,這是新全順版的水箱口,因為途睿歐水箱口是在車內的,需打開左中門方可注水,所以是不要加鎖的,只好等下次有機會去廠裡再改回來。

房車最為關鍵的就是水電安全,所以一家房車廠成熟與否,先看水電,而不是外表的傢俱包裹。中間選一個週末專門去了趟桐廬,還是要看一下生產中改裝廠的施工情況,這個是冰箱上方各控制台的地方,線都要提前走出來。

熱水器控制台,逆變器控制台,線束都要整理碼齊。

藍色的是水管,這裡有一個失誤,下訂單前未交流清楚,可以看到只有一根藍色的冷水管,在我的概念中,這個地方應該是冷熱水,雖然後面有花灑淋浴介面,但使用頻率非常低的,廠方未特別提示水盆是單冷的,後來接車時才發現,說是他們只做單冷的,沒有冷熱水龍頭,這一點非常不滿意,如果是這樣,我何必花一千多買個熱水器?看下一次是否有機會改成冷熱水洗手的。

傢俱基本完成上裝,這次桐廬之行還發現了一個致命問題,就是逆變器的安裝位置,之前交流的是安裝在座椅下方,但後來因為VIP電動座椅下方沒有足夠的空間,把逆變器給安裝到了冰箱下方的櫃子裡,我到現場後直接提出的問題就是散熱怎麼解決,不僅擠佔了我有限的儲物空間,還會帶來逆變器因無法有效散熱罷工,從這一點上看湖光真的沒有大電瓶和逆變器的經驗,臨時找的解決方案就是開散熱孔,我又要求加大散熱孔,並安裝靜音風扇、溫控開關主動散熱。

經過幾次接觸,對改裝廠的工人都很滿意,工作起來很認真,話不多,每天下班時都會清理衛生,很注意細節,這是李師傅在加主動散熱。後來提車後發現即使這樣主動散熱也不足以解決問題,電磁爐開到1500W時就掛了;把整個門板打開就好很多。使用的是PowerStar的3000W工業專用電源管理器,其實2000W足夠了,應該是這個品牌設備的問題,發熱量大,這要是在夏天還不得天天掛,根本沒法使用,所以最後的解決方案是重新換NFA紐福克斯2000W純正正弦波逆變器。

今天正好寫到當小白鼠關於逆變器的痛苦經歷,群裡大河同學的第二輛途睿歐這個週末也可以提車了,老闆發過來的圖片很明顯對逆變器散熱做了改進。

即使換了牌子用了好的逆變器,還是加了對流散熱孔,箱子的外側也加了對流孔,大河的這輛途睿歐房車的水箱蓋才是正確的,藍色的那個,不用加鎖,不用鑰匙,使用起來方便。

現在福特全順的自動擋都已經上市了,早知道就多等一會兒了。途睿歐車子本身基本改的空間不大,也不捨得去大動了,但新全順價格低,本來就被閹割了挺多,多改改好玩,特別是外觀套件什麼的,改後比途睿歐原車靈氣的多。不過新全順在國外都是載貨的,途睿歐才是坐人的MPV,並且國內還引入了空氣懸掛,讓坐人的時候舒服一些。

前面幾天基本上就是以車輛結構,內置家居的改變,接下來就是安裝座椅,也是房車內的床了。後續我會繼續更新。(未完待續)

更多房車資訊,請關注“國產房車網”微信公眾號 "xfangche" 及國產房車網群:110536156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帶給你更多房車諮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