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UC擴容數百人加碼新興市場,它能成為阿裡出海的橋頭堡嗎?

在獲得穩定的領先優勢下, UC宣佈進一步擴容數百人, 加碼對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的爭奪, 除了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外, 與近年來阿裡出海的大戰略有直接關係。 它能成為阿裡出海的橋頭堡, 幫助阿裡搶灘新興市場嗎?

近日, 阿裡巴巴旗下UC事業群宣佈, 進行業務深化和組織升級, 以加大UC在印度和印尼等國際業務的發展力度, 為UC在海外市場的競爭中爭取更多優勢。

UC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UC為此開放了數百個崗位, 集中在技術產品、國際市場拓展及新興市場政策研究等領域, 通過新興人才的加入, 推動更多資訊流、短視頻等創新業務的海外落地。

UC是中國最早進行國際化的互聯網公司, 在新興市場擁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UC流覽器在印度和印尼的市場佔有率, 均領先穀歌的Chrome流覽器, 排名第一。 在印度市場, UC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1%, 穀歌只有30%;在印尼,

UC也以41%對32%在市場份額上勝過穀歌。

UC相關負責人表示, 經過多年的業務積累, UC已經在上述市場獲得了穩定的領先優勢, 接下來將進一步沉澱業務積累, 並將上述模式在新興市場加速落地。

在獲得穩定的領先優勢下, UC仍然擴容數百人, 加碼對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的爭奪,

除了業務發展需要外, 在業內人士看來, 與近年來阿裡出海的大戰略有直接關係。

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消失, 流量成本越來越高, 中國互聯網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東南亞總體約有 6 億人口, 而且很多國家正在經歷中國互聯網五年甚至十年前走過的路, 巨大的人口紅利, 以及可以預見的足夠大的市場空間, 讓東南亞市場成為阿裡、騰訊等巨頭的必爭之地。

東南亞電商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電商市場之一, 阿裡、亞馬遜、ebay、京東等世界互聯網巨頭正在爭相搶灘東南亞市場。 根據谷歌和新加坡淡馬錫聯合進行的研究, 到2025年該地區的互聯網經濟將達到2000億美元規模。

中國和西方科技巨頭在東南亞市場上全面“開火”, 彼此的較量已經從技術、服務、模式和品牌層面, 上升到資源和流量的爭奪。 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紐約時報》等權威外媒報導, 中國和西方科技巨頭先後在東南亞投資, 打響一場份額爭奪戰。

由於電商業務對流量的強需求, 因此儘管阿裡在這場激戰中佔據了先機, 但仍然需要源源不斷的新流量來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作為流量的兩大源頭:社交和內容, 對於缺乏社交基因的阿裡而言, 抓住內容入口這一流量源頭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因此, 理解了作為內容入口的UC對阿裡在海外擴張中的戰略意義, 就不難理解UC近期做出組織升級加碼新興市場的調整。 眾所周知, 阿裡集團當年以超過40億美金估值將UC收入囊中, 最看中的正是UC作為移動互聯網入口帶來流量優勢和創新能力。

尤其, 當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已經從最初階段的工具類產品到新聞、社交遊戲、線上直播內容類別產品的情況下, UC海外業務的發展情況對阿裡出海的戰略意義重大。 事實上,UC已經利用其在海外的先發優勢快速佈局資訊流產品UC News。

2014年,阿裡以兩個91還多的價錢收購了UC,幫助自己逐步“ALL-IN無線”,緩解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焦慮症。時空變幻,出海的阿裡無疑仍然希望UC海外業務可以為其海外電商業務帶來巨大流量,助力其成功搶灘新興市場。

事實上,UC已經利用其在海外的先發優勢快速佈局資訊流產品UC News。

2014年,阿裡以兩個91還多的價錢收購了UC,幫助自己逐步“ALL-IN無線”,緩解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焦慮症。時空變幻,出海的阿裡無疑仍然希望UC海外業務可以為其海外電商業務帶來巨大流量,助力其成功搶灘新興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