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化騰“敗家子”式撒錢?騰訊連“飛上天”的汽車都染指了……

今天, 阿寶又如往常一般, 精神飽滿的出門上班, 在選擇汽車和地鐵之間, 最終還是選擇了快速便捷的地鐵。

然而在經過茫茫地鐵人海的一頓“洗禮”之後, 最終就像蔫了的公雞, 在一頓“咒駡”中立下以後再也不搭地鐵的“誓言”。

這可能是這個月第無數次的“立誓”了吧, 心中悶著一口老血, 不吐不快, 估計在地上跑的已經滿足不了阿寶了, 就差天上飛的了。

而騰訊前陣子的一個投資, 就勾起了阿寶的好奇心。

它宣佈領投著名飛行汽車公司Lilium的B輪融資, 總金額為9000萬美金, 還有一點要強調, 這可是一家全電動飛行汽車公司。

也許有些人還不怎麼瞭解這個領域, 但已經有相當多大咖認為飛行汽車領域的前景非常好, 競爭也十分激烈, 許多巨頭都已經投身這個領域;包括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中國汽車製造商李書福、戴姆勒-賓士和豐田都斥資數億美元成立自家的飛行汽車公司。

而截止目前為止, 在全球範圍, 已經有幾十家創始人公司或者傳統巨頭, 在進行飛行汽車研發。

也不知道這是騰訊第幾次投資汽車出行領域了, 掐十個手指估計都數不過來, 而這次終於別出心裁一回投了個“能飛”的汽車。

先下手為強, 別人造電動汽車

騰訊造電動“飛行”汽車!

跟著阿寶來簡單的想像一下, 不遠的將來, 在前往最近的社區降落跑道的途中, 掏出了手機, 輕輕的點擊一下, 即可招來一輛最近的空中的士, 帶你飛回家。

這種體驗, 還有個好處, 你再也不用選擇哪條路不堵, 比駕車快了很多, 對環境的污染又少很多。

而這個場景, 就是Lilium jet的承諾, 這一艘五座的、純電動的、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

Lillium在2015年創立, 他們希望能夠成為改變人類出行的領導者, 使人們能夠通過飛行汽車出行而不是汽車。 這樣, 人們的出行速度至少可以提高5倍, 出行距離可以擴大5倍。

Lilium jet就是這家公司的產品。 他們希望這款飛行汽車能夠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純電動:避免空中排放污染, 且大幅度提升能量轉換效率。

垂直起降:這是所有飛行汽車公司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續航里程超過300km:因為每千克電池的能力密度遠遠低於汽油, 這是目前Lilium jet的最大挑戰。 為此, 他們需要在空氣動力學、結構和輕量化上有所突破。 Lilium jet另外一個提升續航效率的方向是優化螺旋槳。

飛行速度超過300km/h

降噪:降噪一方面能提升乘員的舒適度, 同時是為了避免在空中帶來噪音污染。 Lilium jet目前的噪音水準已經是直升機噪音的25%。 Wiegand聲稱, 當飛機升空到1km高之後, 人們就聽不到它的聲音。

該公司還說, 要在今年的第四季度開始在迪拜試飛其無人飛車。

騰訊真的只像個“敗家子”到處扔錢?

不, 它只是看好電動出行

作為市值將近2萬億港元的巨頭, 騰訊在汽車出行領域花了“大把錢”, 涉及電動車整車製造、自動駕駛技術、車載硬體、車聯網、互聯網出行、二手車交易、P2P租車、汽車後市場O2O等幾乎所有領域。

但從騰訊這幾年的投資中, 就可以看出來騰訊對電動出行領域格外偏愛的苗頭。

2014年11月,騰訊、劉強東、易車創始人李斌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等共同出資成立蔚來汽車。

2015年3月,騰訊聯手富士康、和諧汽車共同成立新公司“和諧富騰”,還成立了名為“愛車”的電動車公司,最後什麼消息都沒有了。

進入2017年,騰訊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佈局。

3月16日,騰訊十分看好蔚來,再度以領投的方式投資蔚來汽車;同月,騰訊斥資收購電動車龍頭公司特斯拉5%股份;10月,騰訊被曝通過其註冊於新加坡的子公司Copper投資4億美元印度打車公司Ola,新融資主要用於電動車研發。

9月18日,騰訊也與廣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表示將在車聯網、智慧駕駛、雲計算、大資料、汽車生態等領域進行合作。

12月22日,騰訊又2億領投威馬汽車。

毫無疑問,這一切投資都意味著騰訊十分看好“電動出行”領域的風口,瘋了般的往裡砸錢,唯恐慢人半步。

阿寶有話說

騰訊不像BAT的另外兩家一樣,專注在某領域下大手筆。

正如阿裡專注整車和YunOS作業系統、百度專注自動駕駛和車機,但騰訊卻很“貪”,這個“貪”體現在在整個電動汽車領域的廣撒網、多嘗試,其涉及的領域包括車聯網、車載硬體、智慧出行、二手車服務、P2P租車、汽車後市場等等多個領域,但是從目前來看,其在電動這一塊的整車製造領域動作要更多更大一些。

或許對於騰訊來說,佈局電動汽車產業除了是搶佔未來的發展方向之外,更是為了搶佔新能源出行的入口,以及包括電動智慧汽車車主所有的聯網時間。

2014年11月,騰訊、劉強東、易車創始人李斌和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等共同出資成立蔚來汽車。

2015年3月,騰訊聯手富士康、和諧汽車共同成立新公司“和諧富騰”,還成立了名為“愛車”的電動車公司,最後什麼消息都沒有了。

進入2017年,騰訊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佈局。

3月16日,騰訊十分看好蔚來,再度以領投的方式投資蔚來汽車;同月,騰訊斥資收購電動車龍頭公司特斯拉5%股份;10月,騰訊被曝通過其註冊於新加坡的子公司Copper投資4億美元印度打車公司Ola,新融資主要用於電動車研發。

9月18日,騰訊也與廣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雙方表示將在車聯網、智慧駕駛、雲計算、大資料、汽車生態等領域進行合作。

12月22日,騰訊又2億領投威馬汽車。

毫無疑問,這一切投資都意味著騰訊十分看好“電動出行”領域的風口,瘋了般的往裡砸錢,唯恐慢人半步。

阿寶有話說

騰訊不像BAT的另外兩家一樣,專注在某領域下大手筆。

正如阿裡專注整車和YunOS作業系統、百度專注自動駕駛和車機,但騰訊卻很“貪”,這個“貪”體現在在整個電動汽車領域的廣撒網、多嘗試,其涉及的領域包括車聯網、車載硬體、智慧出行、二手車服務、P2P租車、汽車後市場等等多個領域,但是從目前來看,其在電動這一塊的整車製造領域動作要更多更大一些。

或許對於騰訊來說,佈局電動汽車產業除了是搶佔未來的發展方向之外,更是為了搶佔新能源出行的入口,以及包括電動智慧汽車車主所有的聯網時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