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經常做這5件事,真的會把孩子悄悄培養成“白眼狼”!別不信

文|福林媽咪

常常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我那麼愛我的孩子, 可是孩子為什麼總是頂嘴呢?”、“我那麼想教育好她, 我那麼為了她好, 為什麼到最後孩子這麼對待我?”這是所有家庭中, 大部分人都面臨的問題。

然而“好”是沒有標準的, 所謂的標準, 不過是家長的標準而已。 家長希望孩子變好, 不過是想讓孩子按照他的想法, 變成他所期籍的樣子而已。 這根本不是愛孩子, 而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 因為你希望孩子變好, 便會一直盯著孩子的行為去改變, 不去瞭解、關心孩子是怎麼想的。

如果你生活中常做以下這五件事, 其實潛移默化之中, 你正在親手毀掉這個孩子,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變成“白眼狼”, 會反過來“教訓”父母。

一、打罵孩子

家長打罵孩子之後, 表面上看, 孩子似乎是聽從了家長的“教導”, 實際上, 他的自尊心受到損害, 產生自卑, 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之路。

同時, 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 很容易形成粗暴的性格, 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 嚴重的話還會對父母施暴。

二、夫妻不睦, 相互拆臺

網上老說, 結婚千萬別找單親家庭的孩子, 他們的心理和家庭生活你往往難以接受。 且不說這句話的偏與全, 如果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和, 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

父母之間冷戰、爭吵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教育上, 一個在教育, 另一個拆臺, 不僅對孩子教育無益, 還會使父母一方失去威嚴, 導致孩子日後難以管教, 是非觀念全無。

三、過分溺愛孩子

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 孩子摔倒了, 就拍著地說:“寶寶不哭, 這地怎麼把寶寶摔疼了。 ”三歲多了, 吃個飯滿街跑, 還要一口一口的喂。 上幼稚園都大班的孩子了, 天冷路滑, 非的讓家長抱著背著。

其實我想說, 你們這不是愛孩子, 而是在害孩子。 父母的過分溺愛, 會讓孩子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理所當然承受的, 導致他們不知道去關心別人, 缺乏同情心和自控能力。 即便是父母漸漸變老, 他們也很難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

四、施壓過大

“分分學生的命根”, 有些父母就是太過於執著孩子的成績了。 鄰居家有兩個孩子, 父母天天逼著孩子上補習班。 孩子一有什麼反抗情緒,鄰居媽媽劈頭蓋臉的都是一頓臭駡,罵孩子不懂事,父母這麼做都是為他好,結果整的孩子天天不開心。

其實,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壓在他們身上的東西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父母總是把自己那些年沒完成的“美好夢想”託付給孩子實現,殊不知連你都沒完成,你又何必打著愛的名義逼孩子呢。

五、向孩子傾訴苦楚

人長大了,傾訴著就少了。尤其是媽媽,往往有苦難訴,孩子就變成了唯一的傾訴者。有朋友說,“別說我親情淡漠,只是我經歷了你沒有經歷的。”小時候見多了媽媽的淚,聽多了媽媽被爺爺奶奶等欺負的苦,所以我對他們喜歡不起來,對情感熱烈不起來。

其實不光家庭生活,很多很多,如果家長遇到挫折就在孩子面前愁眉苦臉,孩子會產生“我不能幫助爸媽解決問題,我沒用”的想法。當父母再次遇到難處的時候,孩子會變得感情淡漠,沒有同情心,甚至自暴自棄。

小結:育兒無小事,事事是大事!其實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修行,一定要學會一日三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狀態和方式。以免出現偏激,悄悄毀掉了孩子都不知道。

孩子一有什麼反抗情緒,鄰居媽媽劈頭蓋臉的都是一頓臭駡,罵孩子不懂事,父母這麼做都是為他好,結果整的孩子天天不開心。

其實,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壓在他們身上的東西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父母總是把自己那些年沒完成的“美好夢想”託付給孩子實現,殊不知連你都沒完成,你又何必打著愛的名義逼孩子呢。

五、向孩子傾訴苦楚

人長大了,傾訴著就少了。尤其是媽媽,往往有苦難訴,孩子就變成了唯一的傾訴者。有朋友說,“別說我親情淡漠,只是我經歷了你沒有經歷的。”小時候見多了媽媽的淚,聽多了媽媽被爺爺奶奶等欺負的苦,所以我對他們喜歡不起來,對情感熱烈不起來。

其實不光家庭生活,很多很多,如果家長遇到挫折就在孩子面前愁眉苦臉,孩子會產生“我不能幫助爸媽解決問題,我沒用”的想法。當父母再次遇到難處的時候,孩子會變得感情淡漠,沒有同情心,甚至自暴自棄。

小結:育兒無小事,事事是大事!其實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修行,一定要學會一日三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狀態和方式。以免出現偏激,悄悄毀掉了孩子都不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