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從滴滴的小桔充電看運營商的處境和出路

1月5日, 滴滴車主App端新上線的“小桔充電”在上海試點充電服務功能, 精選20個充電站, 電費+服務費僅需1元/度, 優惠力度甚大, 那麼這對於充電運營行業意味著什麼呢?各位且看我閒扯一把, 信不信由你。

上表為此次滴滴在上海篩選出的活動網站

圖為小桔充電的產品頁面

回答之前先說說滴滴為什麼會做小桔充電這個東西?小桔充電是什麼?它接下來會做什麼?

滴滴的戰略核心是圍繞出行業務,

尋找新的出行市場是其最重要的事情, 要麼是可以直接幹的, 如試水巴士班車, 要麼就是可以提供戰略協同的, 如小桔充電。

滴滴本身已經手握數萬的電動汽車司機存量用戶, 再加上已經開始佈局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為了保證運營效率勢必會面臨充電問題, 此時國內已建成大量的公共充電設施同時也面臨運營效率低, 回報週期長的問題, 那麼優先整合這些公共充電資源就是小桔充電承擔的使命, 兩邊正好互補。

So, 小桔充電是一個整合公共充電站的充電平臺, 利用滴滴平臺的流量優勢, 為司機們提供公共充電服務。 真的就是這樣嗎, too young too simple啦, 這只是第一步, 後面還有什麼咱們慢慢說。

現在小桔充電在做什麼呢?從這次上海試點活動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和充電運營商談合作, 拿資料, 要介面

2、篩選充電運營商的優質網站, 有選擇性的上線(這一點很聰明, 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

3、做充電補貼, 引導司機們用小桔充電

4、收集資料, 複盤優化

目前滴滴已經與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國內最大的幾家運營商達成合作, 此次上海只是試點, 相信很快會在其他城市推廣, 最終覆蓋滴滴的主要核心城市, 也會繼續整合各城市裡的其他充電運營商, 此時會是一種什麼局面呢?

1、城市裡最優質的充電網站在小桔充電手裡, 靠已有的存量司機用戶和充電補貼吸引司機們使用小桔充電, 在這些網站裡滴滴有可能會佔有絕對訂單優勢,

這時充電的議價, 服務的體驗滴滴就有了話語權

2、在一些核心城市核心區域滿足不了當前充電需求, 滴滴可能會自己投建或合作投建充電站

3、當充電網路逐步完善, 還有大量的C端電動車主也要充電呢, 此時把小桔充電從司機App端開放到乘客App端, 哇!又有大把用戶流量來了

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大家可以腦補, 說了這麼多, 滴滴作為最大的B端車輛運營方只是讓大家進一步看清楚現階段充電設施可以做的模式, 就是以B端運營車輛為主, C端普通車輛為輔。

那麼為了滿足這一模式, 充電運營商可以做哪些事情:

1、合理選址佈局, 線下的場地資源將會越來越稀缺, 位置在交通節點上, 有足夠的停車位, 周邊有商場、飯館、洗手間的就更好啦

2、選擇合適的充電設備, 不僅是充電功率快, 還要故障率低, 智慧程度高, 操作夠簡單, 記住兩句話:充電樁運營靠的是單位時間內充電量;保證設備上線率是保證充電量的基礎

3、拿下車位, 不管是租還是買, 一定要把車位管理起來, 要不然怎麼開門做生意, 客人來了坐哪

4、要考慮用戶的綜合使用成本, 基礎電價最好是峰谷平電價, 停車費最好免費

當這樣以終為始去倒推的時候就知道你要建什麼樣的充電站, 才是符合用戶需求的, 說到底充電站運營就是“使用者流量+服務體驗”, 一個線上一個線下2件事情, 我們剛才說的小桔充電就是線上的用戶流量, 運營商做好線下的服務體驗, 兩者結合各取所需。

對於運營商而言不要以為有個前端App,後臺CRM就是一套閉環,不能夠自我迴圈造血談什麼閉環,將自己的介面能力開放出去,去和更多的流量入口合作,你不會有什麼損失,錢到最後還是你的。

以上說的這些前提是要承認:

1、有相當一部分的充電站投資是無效的浪費,會被淘汰

2、目前的充電站運營主要還是要靠B端運營車輛

面對類似小桔充電這樣的互聯網平臺,積極去擁抱變化,優勢互補,盤活資源不失為一個明智選擇。

對於運營商而言不要以為有個前端App,後臺CRM就是一套閉環,不能夠自我迴圈造血談什麼閉環,將自己的介面能力開放出去,去和更多的流量入口合作,你不會有什麼損失,錢到最後還是你的。

以上說的這些前提是要承認:

1、有相當一部分的充電站投資是無效的浪費,會被淘汰

2、目前的充電站運營主要還是要靠B端運營車輛

面對類似小桔充電這樣的互聯網平臺,積極去擁抱變化,優勢互補,盤活資源不失為一個明智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