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上有6個養生“窩”,還能降壓、降糖、止咳

懂得養生的人, 身體更加健康。 養生要掌握好一定的方法, 我們經常都會聽說有人利用穴位來進行按摩, 幫助達到養生的效果。 其實, 身體上的“窩”和“穴”都是一樣重要, 兩者都是我們身體上的放射區。

掌握好以下6個養生“窩”, 充分瞭解其中的效果:

一、眼窩

就是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 具有降壓安神的效果。 中老年人患高血壓及失眠均與陰陽平衡失調有關, 眼窩是手足太陽、足陽明等交會之處, 可調理人體陰陽平衡。

正確的操作方法:

1.輕閉雙目, 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 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 再緊閉雙眼5秒後睜大雙眼3~5秒, 並將視線移至鼻尖處注視3~5秒。

3.雙眼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環視運動6~8次, 幅度儘量大。

二、腋窩

具有寬胸護心的效果, 心臟疾病多為氣滯血淤、心脈痹阻所致, 刺激腋窩可寬胸理氣、調整氣血,

改善心悸、胸悶、氣短等。

正確的操作方法:

醒來仰臥在床上, 左手四指併攏(大拇指除外)置於右腋窩內, 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 每20圈交換1次, 共按摩200圈, 再換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側腋窩。

三、耳後窩

具有降糖調血的效果, 就是耳垂後方的凹陷處。

耳後窩深層分佈有迷走神經, 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 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從而有效降低血糖。 此外, 還可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正確的操作方法:

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耳後窩, 慢慢吐氣, 持續5秒再鬆手, 如此反復按壓10~15秒, 每天午飯和晚飯後半小時按摩1次。

四、膕窩

具有舒筋通絡的效果, 按摩膕窩裡的委中穴, 能有效緩解腰背疼痛。 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正確的操作方法:

用手指按壓在委中穴上, 按而揉之, 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 並對局部肌腱進行左右彈撥, 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 然後用揉法放鬆。

左右兩側交替進行, 10~15分鐘。 每日一兩次。

五、腰窩

具有瀉火通便的效果,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

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的功效, 對大便秘結、痔瘡疼痛等療效顯著。

正確的操作方法:

1.兩手對搓發熱後, 緊按腰窩處, 稍停片刻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 連續做50次, 每天早晚各1次。

2.迅速收縮、放鬆肛門周圍肌肉, 持續10秒, 間隔10秒, 連續做10次。

六、頸窩

具有止咳利咽的效果, 就是在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 刺激頸窩可減弱神經系統對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興奮感, 止咳平喘。

正確的操作方法: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 每次100圈, 一天3~4次, 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 一般半小時後可緩解咽部不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