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數讀》奧迪反擊戰,一場帶著鐐銬的王者之舞?

引言:事件起源於1月5日, 一汽-大眾奧迪公佈了最新的銷量資料:2017年12月交付新車68,948輛, 創造了史上最佳單月銷量紀錄, 全年終端交付新車595,288輛,

已經第30次奪得中國豪華車市場銷量冠軍了。

近60萬:疑雲仍未散去, 但重要嗎?

冠軍之爭, 早已上演。 就在前半年總結的時候, 奧迪還是唯一出現同比下滑的豪華品牌, 降幅超過了12%, 以致於上半場的冠軍席位拱手讓給了賓士, 甚至名落于寶馬之後。 一時輿論譁然, 穩如泰山的ABB第一陣營即將迎來大洗牌。

待到下半場開打, 奧迪制定了“第一豪華品牌”的複原計劃, 兵臨城下的危機感, 迫使著一頭大象也要帶著鐐銬起舞了, 而這場反擊風暴降臨得足夠猛烈, 奧迪已連續數月拿下了月銷量冠軍, 在年終銷量盤點中, 守住了豪華品牌第一的坐席。

不過, 冠軍的歸屬, 其實仍存在一些分歧, 主要原因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1、在部分統計資料中, 賓士包含了smart, 寶馬包含了MINI, 所以名次排列就可能出現微妙的變化;2、港澳臺地區的銷量是否計入其中, 這又是另一個角度。

在截稿之前, 賓士的全年銷量資料已出爐, 但寶馬仍無音信, 所以說, 疑雲仍然是存在的。 但是, 大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了,

如果就單一品牌而言, 1-11月, 奧迪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賓士和寶馬, 12月又創造了近7萬的銷量紀錄, 單一品牌銷量冠軍已無虞。

只是, 如果以上文所言, 賓士計入smart, 寶馬計入MINI, 那麼奧迪已經丟掉了冠軍。 畢竟, 賓士公佈的2017年在華銷量為58.8萬輛, smart為2.3萬輛, 合計超過了60萬輛。 所以說, 角度不同, 結論迥異。

雖然, 銷量資料是廠家的“硬指標”, 也確實可以反映很多問題。 但大可不必囿於資料, 相比於容易讓人急紅眼的名次排列, 超越銷量資料看銷量品質, 更應該成為豪華品牌的一種堅守。 事實上, 各家豪華品牌也開始越發重視銷量之外的競爭, ABB陣營之內對於名次的看重, 或許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激烈。 比如, 賓士年底開始“有意放緩”銷量增速,

就有可能是為了下一年做準備, 畢竟, 2018年是強勁對手奧迪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大年。

有句話說的很好, 所謂王冠, 既是高位者的榮耀, 也是在位者的腳鐐。

約480家:從低谷抬回巔峰的反擊軍團

也許, 奧迪本不必這麼艱難。

2017開年之時, 上汽奧迪合資風波成為一個導火索,

激化了奧迪、一汽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 銷量跌落穀底。 但好在溝通及時, 在迅速地理順了各方關係之後, 奧迪終於重回銷量增長的正軌。

不可否認的是, 賓士、寶馬全面復蘇, 對奧迪品牌形成了一定的擠壓之勢, 同時, “第二陣營”也慢慢興起, 開始覬覦多年來被ABB所把持的市場份額。 2017年, 既是豪華品牌銷量增長最活躍的一年, 也是各方勢力角逐, 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 所以, 我們可以看到, 就在奧迪銷量萎縮的那幾個月, 市場份額迅速被其他品牌所吞沒。

來到下半年,重重危機已經浮於迷霧表面,奧迪解決了內部矛盾,反擊之戰開始打響,從低谷返回巔峰,龐大的經銷商網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經過30年的佈局,奧迪已經在全國覆蓋了482家經銷商,如毛細血管一樣,深入了203座城市,即使在一線城市陷入膠著,奧迪仍可以在更廣闊的的二三線城市佔領先機。而且,在龐大的經銷商網路覆蓋打擊下,終端讓利,也使銷量出現了迅速回暖的效果,這在缺少新品支撐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共16款:滾滾紅利的產品大年

回顧2017年,奧迪品牌並沒有重磅的主力車型推出,多數產品處於生命尾期,在節奏上出現了斷檔,這也是奧迪一時陷入銷量泥淖的原因之一。

但展望2018年,奧迪即將迎來新一個“產品大年”。在一汽-大眾奧迪公佈的銷量資料海報中,也預告了2018年的新車推進計畫。其中,使用了一個關鍵的數字“16款”。

從公佈的資訊來看,預計2018年4月,奧迪A8L將會正式投放中國市場。千呼萬喚的Q5L或定於5、6月份上市,Q2L會安排在年底。值得關注的是,奧迪Q8全球首發也將安排在中國。

畢竟,2018年對於奧迪品牌意義非凡,這是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的第30個年頭。中國市場究竟有多重要,看一看各家品牌在全球的銷量分佈自然就清晰了,也難怪幾乎所有品牌都要推進國產化進程,並欲將本土化的融合一步步落地。

2017年已是過去式,有過跌落穀底的掙扎,也有過重回巔峰的喜悅,收拾戎裝,新一年的征程已經拔錨起航,奧迪要做的,既要繼續提升經銷商和供應商的信心,也要依靠新品的競爭力重拾消費者的信心。那零落在地的價格雞毛,並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產品信心,可以塑造價格信心,也可以塑造全新的市場信心。

來到下半年,重重危機已經浮於迷霧表面,奧迪解決了內部矛盾,反擊之戰開始打響,從低谷返回巔峰,龐大的經銷商網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經過30年的佈局,奧迪已經在全國覆蓋了482家經銷商,如毛細血管一樣,深入了203座城市,即使在一線城市陷入膠著,奧迪仍可以在更廣闊的的二三線城市佔領先機。而且,在龐大的經銷商網路覆蓋打擊下,終端讓利,也使銷量出現了迅速回暖的效果,這在缺少新品支撐的時期顯得尤為重要。

共16款:滾滾紅利的產品大年

回顧2017年,奧迪品牌並沒有重磅的主力車型推出,多數產品處於生命尾期,在節奏上出現了斷檔,這也是奧迪一時陷入銷量泥淖的原因之一。

但展望2018年,奧迪即將迎來新一個“產品大年”。在一汽-大眾奧迪公佈的銷量資料海報中,也預告了2018年的新車推進計畫。其中,使用了一個關鍵的數字“16款”。

從公佈的資訊來看,預計2018年4月,奧迪A8L將會正式投放中國市場。千呼萬喚的Q5L或定於5、6月份上市,Q2L會安排在年底。值得關注的是,奧迪Q8全球首發也將安排在中國。

畢竟,2018年對於奧迪品牌意義非凡,這是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的第30個年頭。中國市場究竟有多重要,看一看各家品牌在全球的銷量分佈自然就清晰了,也難怪幾乎所有品牌都要推進國產化進程,並欲將本土化的融合一步步落地。

2017年已是過去式,有過跌落穀底的掙扎,也有過重回巔峰的喜悅,收拾戎裝,新一年的征程已經拔錨起航,奧迪要做的,既要繼續提升經銷商和供應商的信心,也要依靠新品的競爭力重拾消費者的信心。那零落在地的價格雞毛,並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產品信心,可以塑造價格信心,也可以塑造全新的市場信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