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剩女”是獨立自由女性的榮譽符號

文/陳婉秋

最近, 網路上一封父親寫給30歲女兒的信火了, 這也再次將“剩女”帶入公眾討論的熱點。 從網友“女孩兒到合適的年齡就應該嫁人,

湊合湊合過也行, 總比當‘剩女’強”的觀點可以看出, 社會對大齡未婚女性有很強的偏見。

“剩女”最初興起於網路, 首次出現於2006年, 2007年正式被收錄在教育局發佈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 釋意為過了社會普遍認為的適婚年齡, 但仍未結婚的女性。 “剩女”一詞出現伊始, 便帶有對女性鮮明的汙名化傾向。 “剩”, 即被挑選後剩下的, 沒人要的, 社會對“剩女”的普遍認識為因自身要求過高而被剩下的大齡未婚女性。

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可以發現, 中國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 上世紀90年代在22歲左右, 21世紀初提高到24歲左右。 類比與我國鄰近的亞洲國家日本, 從1975年, 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從24歲左右上升到28歲左右。 再以美國為例, 1970年,

美國女性的平均未婚年齡為20歲左右, 1988年時上升到23歲左右, 到2009年, 達到了26.5歲。

可以發現, 中國女性結婚年齡的推遲並不是特殊現象。 綜合各種研究結論, 其普遍適用性規律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 初婚越晚;城鎮未婚女性比例高於農村未婚女性;對外開放水準越高地區的女性, 初婚年齡越晚。

對於“剩女”這種正常的規律, 人們卻將之汙名化, 這反映了男權社會下對女性社會角色的構建。 農業社會中, 男性普遍享有更高的社會地位。 男性是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是延續家族的血脈, 而女性是依附於男性的, 其人生意義在於生兒育女, 相夫教子。 社會作為一個集體, 其穩定和發展, 需要處在集體內部的個人按照標準化的行動模式和思維模式投入社會生活。

對集體化社會的服從, 為個人的實現生存和發展提供保障。 但這樣使個人的生命歷程也與集體行動捆綁在一起。 在社會所認為的應結婚的年齡未婚, 這樣的行動者被視為異類, 但無法用法律或其他手段進行懲治, 只能以道德指責、猜疑和歧視的形式體現。

中國遵循“百善孝為先”, 作為子女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旨意, 到了一定年齡, 要滿足父母抱孫子的願望。 最致命的是, 作為“剩女”的父母也需要服從集體的意志。 當子女的行為不符合集體的預期, 父母也將承受社會的道德指責、猜疑和歧視。 相當於說, “剩女”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家庭, “剩女”從自己父母方面獲得了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雙重重壓,

並且這個壓力是無法逃脫, 難以拒絕的。 因此, 每年春節, 網路平臺上才有“出租男友”的商品, 還有很多人怕被父母逼婚不敢回家。

大齡未婚女性群體中的絕大部分成員都擁有高學歷和高收入, 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象徵:追求人格的獨立、個人價值的實現和真正的愛情。 “剩女”一詞不會消失, 我們應發揚它的正面意義, 將它作為當代自由、獨立女性的榮譽符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