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投敵的3位名將,其中兩位獲得讚譽,另一位卻被評為漢奸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這話說得一點兒都沒錯,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做出無數個決定, 但是並非每一個都是尊重於我們自己內心的選擇, 因為有太多外界的力量會影響到我們, 對於古人來說, 他們就更悲催了, 有的人因為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就有可能會遺臭萬年,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三位名將都做了同樣一件事, 那就是叛國投敵, 他們必然都有著自己的苦衷, 但是後世對於三人的評價卻不太一樣, 其中兩位獲得更多的是讚譽, 而另一位則是被當做漢奸看待, 如果換做是你, 又會如何評價這3人呢?

下面就為大家一一介紹這3位名將:

NO.3 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名將, 他原本是楚國人, 但是後來卻投奔了吳國, 最重要的是還幫助吳國攻下了楚國的都城。 如果單單看這樣的描述, 你也許以為這人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 若換做你是他, 恐怕也會做相同的事,

他雖然是楚國人, 但是全家人都被楚王所殺, 面對此等血海深仇, 這楚國必然是待不下去了, 於是他投奔吳國。

後來他領吳軍攻破楚國都城還不算解氣, 他還將楚王屍體挖來鞭屍, 說實話, 小編一點也不覺得他有任何過錯, 反倒覺得非常解氣。

但是你以為故事就完了?他雖然效忠吳國, 但其實這吳王夫差也並非明主, 伍子胥後來也冤死在吳王手裡, 可以說他的人生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NO.2 李陵

李陵原本是漢朝人, 後來卻轉投匈奴一方, 說起他的故事, 那也是讓人憋一肚子的火。

當時李陵正率軍與匈奴在廝殺, 他的軍隊僅有5000人, 但是殺死的匈奴卻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 可最終還是因為敵眾我寡而被俘了。

更奇葩的是英明一世的漢武帝卻一時糊塗, 聽信了小人的讒言, 誤以為李陵在幫匈奴練兵, 也就是投敵了, 所以就下令殺了李陵全家,

直接讓李陵萬念俱灰, 他心想:“那既然你說我投了匈奴, 那我就乾脆真投匈奴好了!”後來他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在漢武帝死後, 也有人來匈奴地區勸李陵回到漢朝, 但是他卻拒絕了, 至死也沒再回漢土, 對於他的投敵行為, 你又能責怪他什麼呢?

NO.1 吳三桂

這吳三桂乃明朝將領,後來卻引清兵入關,甚至在投清之前,他也考慮過投闖王李自成,然而他投敵的理由可就沒那麼多迫不得已了,他完全是有得選的,然而他卻做了一個最齷齪的選擇。他起初為何想投李自成而又反悔了呢?說來也是李自成作死,抓了吳三桂的爹不說,還奪了他的愛妾,這讓吳三桂忍無可忍,於是轉投滿清,順便還幫滿清滅了包括李自成在內的各路起義軍。

然而面對這樣一個兩面三刀的大漢奸,清朝又怎麼會真的對他放心呢?於是後來康熙在位時就像削藩了,這也直接導致吳三桂殊死一搏的造反了,他後來也被清朝所滅,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看過三人的事蹟,應該大家都明白為何同是投敵,而後世伍子胥和李陵的評價要比吳三桂好得多了!

這吳三桂乃明朝將領,後來卻引清兵入關,甚至在投清之前,他也考慮過投闖王李自成,然而他投敵的理由可就沒那麼多迫不得已了,他完全是有得選的,然而他卻做了一個最齷齪的選擇。他起初為何想投李自成而又反悔了呢?說來也是李自成作死,抓了吳三桂的爹不說,還奪了他的愛妾,這讓吳三桂忍無可忍,於是轉投滿清,順便還幫滿清滅了包括李自成在內的各路起義軍。

然而面對這樣一個兩面三刀的大漢奸,清朝又怎麼會真的對他放心呢?於是後來康熙在位時就像削藩了,這也直接導致吳三桂殊死一搏的造反了,他後來也被清朝所滅,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看過三人的事蹟,應該大家都明白為何同是投敵,而後世伍子胥和李陵的評價要比吳三桂好得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