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畫岩國家湖岸,美加邊境的美麗畫卷

2017年夏季的美國五大湖自駕遊, 最愛之一是位於美加邊境、蘇必利爾湖(Lake Suprior)南岸的畫岩國家湖岸(the Pictured Rocks National Lakeshore)。 國家湖岸, 比國家公園低半級,但也屬於國家公園管理局管轄。 畫岩, 顧名思義, 就是岩石像畫一樣。 網上攻略告訴我, 湖水清澈, 岩石多彩, 陽光照射下絢麗無比。 這樣的畫面吸引著我, 充滿期待。

蘇必利爾湖

頭天傍晚趕到蘇必利爾湖南岸, 住在畫岩國家湖岸西邊的一個叫查塔姆(Chatham)的小鎮上。 小鎮除了路幾乎就是樹林, 看不到人。 旅館很小, 房門外就是森林, 屬於海華沙(Hiawatha)國家森林區。 房間乾淨舒適, 最讓人驚喜的是冰箱居然是海爾的, 在這樣遠的地方看到自己國家的電器品牌, 真的是很親切自豪。

我們知道蘇必利爾湖就在附近, 而且天還沒有黑, 就決定先出去轉轉。 手機沒有信號, 看著離線地圖沿一條不知名的路往湖的方向開。 路是土路, 兩邊全是茂密的原始樹林, 看不到頭, 荒無人煙。 我們心裡有些打鼓, 不知道會不會迷路或者遇上野獸啥的, 但又不願放棄, 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開。 路上似乎比預期的時間長, 但實際上也就是20來分鐘, 然後終於看見了蘇必利爾湖。

蘇必利爾湖這個名字, 不是太為世人熟悉, 應該是被掩蓋在"五大湖"這個盛名之下了。 五大湖其實都有自己各自的名字, 從老大到老五, 分別叫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西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蘇必利爾湖的面積不僅是北美五大湖中最大的, 也是世界淡水湖中最大的。 它的面積為82,414平方公里,

比捷克一個國家還大, 而且遠遠超過其他四個湖的面積總和。 蘇必利爾湖北靠加拿大的安大略省, 南環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辛州和密西根州。 我們抵達的地方大約屬於蘇必利爾南岸的東段, 歸密西根州。 這裡是美國的邊境, 湖那邊就是加拿大了。 傍晚, 沒有陽光, 湖水是青灰色的, 朦朦朧朧, 湖邊三兩別墅, 樹林掩映在水中, 有些水墨畫的感覺。 近處可以清晰地看見水底, 遠處一座不知名的島, 漂浮在水面上, 再遠就一望無際。 周圍沒有人, 安靜極了。 這裡不是景區, 大部分都被森林圍繞, 沒有觀景點。 我們停車的一小塊石岸, 大概是私人的領地, 不宜久留, 只能匆匆感受一下, 就乘著暮色離開了。

第二天,我們照例睡了個自然醒,就開始向畫岩國家湖岸進發。整個景區是沿岸狹長分佈的,長達42英里(67公里),西起穆尼星(Munising),東至大馬雷(Grand Marais)。有彩色峭岩的部分大概是15英里。遊覽一般分兩部分,陸地和水上。我們先從陸地上的景點開始。這景區說是國家公園局管的,卻不要門票,也沒有入口,甚至連個標識都沒有,短短的一段路我們往返了兩次才找到遊客中心,拿了免費的地圖。為什麼非要拿地圖呢?這是自駕遊覽美國國家公園的必備動作。公園裡面多半沒有手機信號,GPS指望不上,只能靠地圖。

之後的景致自然是對得起這一番周折。這裡像美國其他景區一樣,設計了適合各種人群的線路。如果你是懶人,你可以開車到離景點最近的停車場,走上幾步,或者稍微累點走上幾百米,就可以看到主要的美景;如果你愛探險,那就有無數的徒步道等著你,幾英里、十英里、數十英里的路線隨你挑,途中累並快樂著,可以看到懶人看不到的更隱蔽、更自然的美景。我們從來都是懶人一族,一般只到開車能到的地方。這要感謝國家公園道路的開拓者們,令人歎為觀止的美景總是有路可通。畫岩國家湖岸陸地上的景觀也不例外。

礦工城堡(Miners Castle)

礦工城堡是畫岩湖岸標志性的景觀之一。從上至下俯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岸邊岩石劃成一條立體的彩色弧線,把湖水圈成一個半圓,湖水由淺綠到墨綠又到湛藍,在彩色岩石弧線的映襯下像是無比巨大的彩金鑲嵌綠寶石,卻比寶石更有靈氣、更有生命。弧線那頭是一座神似城堡的大礁石,被叫做礦工城堡,峭立在湛藍的湖水中,岸邊郁鬱鬱蔥蔥的森林簇擁著彩色弧線,微風吹來搖曳生姿,在水中顧盼輝映。遠處水天一色,讓人心曠神怡。

沿著小徑往下走約一英里,可以抵達礦工城堡,景色其實比不上俯看美麗,不過,地理學者一定會對它萬般端詳,因為這個岩石就是一本打開的地理教科書,反映了密西根盆地以北邊緣的地質發展史。

這裡雖然叫礦工城堡,其實並沒有礦廠。只不過200多年前,一位叫亞歷山大·享利的英國人帶著礦工來這裡找礦,他們把經過的河流、沙灘、瀑布和醒目的岩石都命名為礦工,於是就有了礦工城堡、礦工河、礦工瀑布、礦工沙灘。不過,這裡雖然有很多不同顏色的礦,但都是零星分佈,開礦是開不成了,名字倒是永遠留了下來。

去礦工城堡的路途中有一條山間小徑通向礦工瀑布。小徑路上很美,兩邊樹林聳入雲霄。

礦工瀑布(Miners Falls)

瀑布是我們在這一帶看到到水量最大的瀑布了,落差12米,水流很急。觀景台可以很輕鬆地拍照,有很多遊客爬到了瀑布底下與水親密接觸,以至於在觀景台邊上形成了一條"非法"小路。礦工瀑布是礦工河的一部分,上游的水來自遠方的礦工湖,下游經過礦工瀑布後就歸入蘇必利爾湖了。

礦工沙灘(Miners Beach)

景區有很多處沙灘可以走下去遊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去了兩處離起點較近的穆尼星沙灘(Munising Beach)和礦工沙灘。這兩個沙灘大同小異,湖水清清的,靜靜的,沙子細細的,腳感很是舒適,像是踩在柔軟的地毯上。

據說這裡的鵝卵石好看,於是我一下沙灘就開始尋找鵝卵石。行前攻略不是白做的,果然我很容易就找到很多彩色的光滑的小石頭。它們的彩色不是那種奪目的彩,而是淡淡的灰紫、深深的褚紅、透明的米白、嫩嫩的土黃,低調不張揚。

除了這個 "礦工系列",陸地部分景點還有很多,蚊子瀑布(Mosquito Falls),教堂石(Chapel Rock),教堂瀑布(Chapel Falls),十二裡沙灘(12 miles Beach),伐木坡(Log Slide),大黑貂沙丘(Grand Sable Dunes)等等。這些地方野趣更濃,徒步族會很喜歡,我們這樣的觀光狗就算了。時間有限,我們留給了更讓人期待的水上美景。

遊船看畫岩(湖岸水上景區)

陸地上的景色雖美,但實際上真正的畫岩還沒看到。畫岩真正的美只能從水上去看,或是坐觀光遊船,或是劃橡皮舟。劃橡皮舟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有一定危險性,我們於是選擇了觀光遊船。遊船觀光時長兩個半小時,白天有很多班,最好的觀光時刻是日落時分,落日的餘暉照在彩色的岩石上,畫岩的絢麗會發揮到極至。不過整個下午的時刻也都不錯,陽光都是直射在岩面上的。最次就是上午坐遊船了,那時太陽還在東邊,是照不到岩石正面的。我們提前半個月在網上訂好了下午4點的船(要確保能在自己想要的時間內訂到票就要趁早),因為當天晚上我們還得開車3個小時趕往下一站。

登船後要坐在船的上層靠右邊的位置,這是觀賞岩石的最佳角度,這裡再次感謝前人在網上栽的"樹"。遊船開動了,湖面寬闊,湖水碧藍,湖岸全是砂岩峭壁,峭壁頂上又被樹林覆蓋。一開始的畫風還是青山綠水,船行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彩色的岩石和各種奇特的造型。有的被海浪鑿出一連排洞穴,有的形成天然拱橋,有的像駿馬飲水,有的像一張端莊的淑女臉,有的像出征的戰艦……礦工城堡從水面上看也別有一番景象。

岸邊綿延的峭壁高達幾十米,最有特色的彩色岩石主要是靠近水面的部分,時而是五彩顏色排列的豎條,時而是紅黃相隔的橫塊,時而像不羈的畫家隨意潑灑的調色板,時而是江南水鄉的印染布,各種色彩被大自然隨意的排列組合,靜靜地佇立在湛藍水面上,驚豔無比。

三三兩兩的彩色皮劃舟有時會為這份驚豔帶來更多靈氣,更有遊人乾脆把皮劃舟靠在天然的拱洞邊,在岩石邊戲水、游泳。船上的遊客和湖水的遊客互相致意,心情都無比歡喜。想像著最早出現在這些峭壁下的印第安人奧吉布瓦部落,他們劃著樹皮小舟冒險出沒在這些美景懸崖間,捕捉魚蝦謀生計,心中也是快樂的吧!

回程又是一陣陣驚喜。太陽開始西下了,陽光變得柔和又金黃。岩石們也似乎換了件金色戰袍,熠熠生輝。這個時候一定往船尾看哦,因為風景已經在後面。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太陽落山才是觀景的最好時間。不過天不負人,我們也趕上了些許最好時分。

大自然的這個傑作早在幾億年前的寒武紀就開始形成。地質學家可以看到岩石的很多地質層,看到地質層中埋藏的那個時代。億萬年來經過冰川運動、四季輪回、湖水衝擊、風雨侵蝕,這個湖岸才成就了現在的模樣。岩石不同的地質層中分佈著各種砂石和礦物,地下水從砂岩裂開的部分泄流而出,又滴落在岩石表面,經年累月,終於呈現出這樣的巨幅畫作:藍和綠的是銅礦物,棕和黑色是錳礦物,紅和橙色是鐵礦物,黃、棕色是褐鐵礦物。

這個季節是夏季,湖岸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樹林下的岩石色彩繽紛,美則美矣。而到了秋天,那些綠樹也變成了紅的、黃的、金的、棕的,那時候的畫岩湖岸會是怎樣的爭奇鬥豔啊!秋天,也要來這裡看看!

第二天,我們照例睡了個自然醒,就開始向畫岩國家湖岸進發。整個景區是沿岸狹長分佈的,長達42英里(67公里),西起穆尼星(Munising),東至大馬雷(Grand Marais)。有彩色峭岩的部分大概是15英里。遊覽一般分兩部分,陸地和水上。我們先從陸地上的景點開始。這景區說是國家公園局管的,卻不要門票,也沒有入口,甚至連個標識都沒有,短短的一段路我們往返了兩次才找到遊客中心,拿了免費的地圖。為什麼非要拿地圖呢?這是自駕遊覽美國國家公園的必備動作。公園裡面多半沒有手機信號,GPS指望不上,只能靠地圖。

之後的景致自然是對得起這一番周折。這裡像美國其他景區一樣,設計了適合各種人群的線路。如果你是懶人,你可以開車到離景點最近的停車場,走上幾步,或者稍微累點走上幾百米,就可以看到主要的美景;如果你愛探險,那就有無數的徒步道等著你,幾英里、十英里、數十英里的路線隨你挑,途中累並快樂著,可以看到懶人看不到的更隱蔽、更自然的美景。我們從來都是懶人一族,一般只到開車能到的地方。這要感謝國家公園道路的開拓者們,令人歎為觀止的美景總是有路可通。畫岩國家湖岸陸地上的景觀也不例外。

礦工城堡(Miners Castle)

礦工城堡是畫岩湖岸標志性的景觀之一。從上至下俯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岸邊岩石劃成一條立體的彩色弧線,把湖水圈成一個半圓,湖水由淺綠到墨綠又到湛藍,在彩色岩石弧線的映襯下像是無比巨大的彩金鑲嵌綠寶石,卻比寶石更有靈氣、更有生命。弧線那頭是一座神似城堡的大礁石,被叫做礦工城堡,峭立在湛藍的湖水中,岸邊郁鬱鬱蔥蔥的森林簇擁著彩色弧線,微風吹來搖曳生姿,在水中顧盼輝映。遠處水天一色,讓人心曠神怡。

沿著小徑往下走約一英里,可以抵達礦工城堡,景色其實比不上俯看美麗,不過,地理學者一定會對它萬般端詳,因為這個岩石就是一本打開的地理教科書,反映了密西根盆地以北邊緣的地質發展史。

這裡雖然叫礦工城堡,其實並沒有礦廠。只不過200多年前,一位叫亞歷山大·享利的英國人帶著礦工來這裡找礦,他們把經過的河流、沙灘、瀑布和醒目的岩石都命名為礦工,於是就有了礦工城堡、礦工河、礦工瀑布、礦工沙灘。不過,這裡雖然有很多不同顏色的礦,但都是零星分佈,開礦是開不成了,名字倒是永遠留了下來。

去礦工城堡的路途中有一條山間小徑通向礦工瀑布。小徑路上很美,兩邊樹林聳入雲霄。

礦工瀑布(Miners Falls)

瀑布是我們在這一帶看到到水量最大的瀑布了,落差12米,水流很急。觀景台可以很輕鬆地拍照,有很多遊客爬到了瀑布底下與水親密接觸,以至於在觀景台邊上形成了一條"非法"小路。礦工瀑布是礦工河的一部分,上游的水來自遠方的礦工湖,下游經過礦工瀑布後就歸入蘇必利爾湖了。

礦工沙灘(Miners Beach)

景區有很多處沙灘可以走下去遊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去了兩處離起點較近的穆尼星沙灘(Munising Beach)和礦工沙灘。這兩個沙灘大同小異,湖水清清的,靜靜的,沙子細細的,腳感很是舒適,像是踩在柔軟的地毯上。

據說這裡的鵝卵石好看,於是我一下沙灘就開始尋找鵝卵石。行前攻略不是白做的,果然我很容易就找到很多彩色的光滑的小石頭。它們的彩色不是那種奪目的彩,而是淡淡的灰紫、深深的褚紅、透明的米白、嫩嫩的土黃,低調不張揚。

除了這個 "礦工系列",陸地部分景點還有很多,蚊子瀑布(Mosquito Falls),教堂石(Chapel Rock),教堂瀑布(Chapel Falls),十二裡沙灘(12 miles Beach),伐木坡(Log Slide),大黑貂沙丘(Grand Sable Dunes)等等。這些地方野趣更濃,徒步族會很喜歡,我們這樣的觀光狗就算了。時間有限,我們留給了更讓人期待的水上美景。

遊船看畫岩(湖岸水上景區)

陸地上的景色雖美,但實際上真正的畫岩還沒看到。畫岩真正的美只能從水上去看,或是坐觀光遊船,或是劃橡皮舟。劃橡皮舟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有一定危險性,我們於是選擇了觀光遊船。遊船觀光時長兩個半小時,白天有很多班,最好的觀光時刻是日落時分,落日的餘暉照在彩色的岩石上,畫岩的絢麗會發揮到極至。不過整個下午的時刻也都不錯,陽光都是直射在岩面上的。最次就是上午坐遊船了,那時太陽還在東邊,是照不到岩石正面的。我們提前半個月在網上訂好了下午4點的船(要確保能在自己想要的時間內訂到票就要趁早),因為當天晚上我們還得開車3個小時趕往下一站。

登船後要坐在船的上層靠右邊的位置,這是觀賞岩石的最佳角度,這裡再次感謝前人在網上栽的"樹"。遊船開動了,湖面寬闊,湖水碧藍,湖岸全是砂岩峭壁,峭壁頂上又被樹林覆蓋。一開始的畫風還是青山綠水,船行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彩色的岩石和各種奇特的造型。有的被海浪鑿出一連排洞穴,有的形成天然拱橋,有的像駿馬飲水,有的像一張端莊的淑女臉,有的像出征的戰艦……礦工城堡從水面上看也別有一番景象。

岸邊綿延的峭壁高達幾十米,最有特色的彩色岩石主要是靠近水面的部分,時而是五彩顏色排列的豎條,時而是紅黃相隔的橫塊,時而像不羈的畫家隨意潑灑的調色板,時而是江南水鄉的印染布,各種色彩被大自然隨意的排列組合,靜靜地佇立在湛藍水面上,驚豔無比。

三三兩兩的彩色皮劃舟有時會為這份驚豔帶來更多靈氣,更有遊人乾脆把皮劃舟靠在天然的拱洞邊,在岩石邊戲水、游泳。船上的遊客和湖水的遊客互相致意,心情都無比歡喜。想像著最早出現在這些峭壁下的印第安人奧吉布瓦部落,他們劃著樹皮小舟冒險出沒在這些美景懸崖間,捕捉魚蝦謀生計,心中也是快樂的吧!

回程又是一陣陣驚喜。太陽開始西下了,陽光變得柔和又金黃。岩石們也似乎換了件金色戰袍,熠熠生輝。這個時候一定往船尾看哦,因為風景已經在後面。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為什麼太陽落山才是觀景的最好時間。不過天不負人,我們也趕上了些許最好時分。

大自然的這個傑作早在幾億年前的寒武紀就開始形成。地質學家可以看到岩石的很多地質層,看到地質層中埋藏的那個時代。億萬年來經過冰川運動、四季輪回、湖水衝擊、風雨侵蝕,這個湖岸才成就了現在的模樣。岩石不同的地質層中分佈著各種砂石和礦物,地下水從砂岩裂開的部分泄流而出,又滴落在岩石表面,經年累月,終於呈現出這樣的巨幅畫作:藍和綠的是銅礦物,棕和黑色是錳礦物,紅和橙色是鐵礦物,黃、棕色是褐鐵礦物。

這個季節是夏季,湖岸上的樹木鬱鬱蔥蔥,樹林下的岩石色彩繽紛,美則美矣。而到了秋天,那些綠樹也變成了紅的、黃的、金的、棕的,那時候的畫岩湖岸會是怎樣的爭奇鬥豔啊!秋天,也要來這裡看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