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賣國比汪精衛更狠,想要滅亡中國讓日本來統治!晚年下場淒慘

大清王朝的末期, 一直在風雨飄搖之中苟延殘喘, 從國門被打開後, 內憂外患從未停止。 外部環境又有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 企圖一舉瓜分中國。 內部的統治階級更是為了一時苟安而棄人民於不顧。 最為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慈禧所說“量中華之物力, 結與國之歡心。 ”可見當時的清廷已經成為了徹底的賣國賊, 慈禧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不過, 當時中國不乏救亡圖存之士, 可惜始終未能真正的進入權力中心, 只能在外搖旗呐喊, 想要觸及根本更是難上加難。 士子文人們曾經掀起過改良的大旗, 卻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宣告失敗, 其中戊戌變法無疑最具代表性。

戊戌變法的失敗一則是因為頑固派手握實權, 二則是變法維新的思路出現問題, 康有為正是這場變法的領導人之一。 康有為(1858年—1927年), 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 人稱康南海, 在屢試不中的情況下,

康有為開始閱讀一些介紹西方的書籍, 如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等。 而且還去了一次香港, 使康有為大開眼界。 以後續繼閱讀《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書, 在這階段逐漸形成了他變法救國的思維。

康有為本應該扛起變法圖強的大旗的人,

可惜在日後成為一個跳樑小丑, 這其中的原因非常的複雜, 康有為本人的性格決定了他日後的落魄。 康有為其人有辯才, 能說會道, 但是卻不腳踏實地, 為達目的常常會進行欺騙, 偽造和光緒的合影就是一例。 在變法失敗後, 康有為更成為一個十足的騙子, 在海外騙取海外華人的同情, 得到援助後卻大肆揮霍, 十房太太更是讓人笑掉大牙, 康有為死時更是傳出死於和猩猩換睾丸這樣的荒唐死因。

但是相比這些個人作風問題, 康有為還辦過一件更荒唐的事情, 這個事情關乎到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存亡, 這個荒唐的提議就是“中日合邦”, 這件事康有為在《自編年譜》中就曾直言不諱的提起過, 他自己說當時曾與日本使者矢野文雄相約中日合邦的事項。

同時, 康有為還曾讓其心腹楊深秀向光緒上奏, 建議“我皇上早定大計, 固結英、美、日本三國, 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且康有為的合邦計畫直接將清王朝的統治者置於死地, 當時他提議“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

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意即參與“合邦”之國, 其現存政府架構完全作廢, 須另由康有為、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人挑選百名外國顧問, 全面接管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等一切事務。 康有為這樣的想法在當時的中國, 堪稱最大的賣國行徑, 因為中國在他所謂的合邦計畫中是最弱的國家, 一旦開戰合邦, 中國必定走向亡國的道路, 並且讓列強在法理上都能站住腳。

面對這樣荒唐的提議, 清王朝直接選擇了拒絕, 康有為自此失寵, 避居海外。 只可惜不甘寂寞的康聖人在海外依舊不同鼓吹, 根據記載, 在1898年10月31日, 有人在東京訪問了剛剛逃亡至此的康有為及其同黨唐才常。 會談中,康有為曾“頻頻乞求援助”,想請求日本政府出兵,幫助他其滅掉慈禧政權。大肆的攛掇日本侵華,只是日本當時覺得時機尚未成熟,沒有同意康有為的提議。

被日本拒絕後,康有為還在繼續的行騙,他聲稱自己手下有上萬名上流社會子弟兵,且能得到地方實力派人物如張之洞、陳寶箴等人支持,推翻清廷並非難事。因為這件事,在1899年,日本方面曾經派人到武漢拜會張之洞,探查張之洞的政治態度。當時的張之洞激烈指責康黨欺君賣國,日方更加斷定張之洞不可能回應武裝起事,自此和康有為及其黨羽疏遠。

行騙多時的康有為在辛亥革命後回國,回國之後的康有為又成了頑固派的代表,當時他大力宣揚尊孔復辟,還成為了保皇黨領袖,並且一直反對共和制,謀劃擁立溥儀復位。1917年,康有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軍閥張勳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但是復辟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

自此康有為再也沒有掀起別的波瀾,避居江南的他終日沉溺於狎妓,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回家後喝了一杯檸檬紅茶,隨後腹痛如絞,在經過兩位醫生診斷後,斷定為食物中毒。20小時後康有為不治身亡,也有坊間傳言說康有為死於睾丸移植手術,但是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能證實這件事。一代妄人斃命,死時早已淪為笑柄,遺臭萬年

康有為的一生,當時與後世皆褒貶不一,頌之者稱他是改革家,“廣廈長素究為誰?南海先生康有為。治學公羊張三世,上書清帝凡七回。論性勸學長興記,萬木草堂立學規。人類公理大同書,不忍為仁孟子微。”貶之者稱其為保皇黨,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對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

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和譚嗣同一樣選擇殺身成仁,而選擇了逃亡。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宣導維新運動和領導戊戌變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當他在民國初年為尊孔復古思潮推波助瀾,與袁世凱同流合污,充當帝制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時,就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從政治巨人蛻變為現實的侏儒。

會談中,康有為曾“頻頻乞求援助”,想請求日本政府出兵,幫助他其滅掉慈禧政權。大肆的攛掇日本侵華,只是日本當時覺得時機尚未成熟,沒有同意康有為的提議。

被日本拒絕後,康有為還在繼續的行騙,他聲稱自己手下有上萬名上流社會子弟兵,且能得到地方實力派人物如張之洞、陳寶箴等人支持,推翻清廷並非難事。因為這件事,在1899年,日本方面曾經派人到武漢拜會張之洞,探查張之洞的政治態度。當時的張之洞激烈指責康黨欺君賣國,日方更加斷定張之洞不可能回應武裝起事,自此和康有為及其黨羽疏遠。

行騙多時的康有為在辛亥革命後回國,回國之後的康有為又成了頑固派的代表,當時他大力宣揚尊孔復辟,還成為了保皇黨領袖,並且一直反對共和制,謀劃擁立溥儀復位。1917年,康有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軍閥張勳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但是復辟不久即在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

自此康有為再也沒有掀起別的波瀾,避居江南的他終日沉溺於狎妓,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回家後喝了一杯檸檬紅茶,隨後腹痛如絞,在經過兩位醫生診斷後,斷定為食物中毒。20小時後康有為不治身亡,也有坊間傳言說康有為死於睾丸移植手術,但是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能證實這件事。一代妄人斃命,死時早已淪為笑柄,遺臭萬年

康有為的一生,當時與後世皆褒貶不一,頌之者稱他是改革家,“廣廈長素究為誰?南海先生康有為。治學公羊張三世,上書清帝凡七回。論性勸學長興記,萬木草堂立學規。人類公理大同書,不忍為仁孟子微。”貶之者稱其為保皇黨,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對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

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和譚嗣同一樣選擇殺身成仁,而選擇了逃亡。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宣導維新運動和領導戊戌變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當他在民國初年為尊孔復古思潮推波助瀾,與袁世凱同流合污,充當帝制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時,就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從政治巨人蛻變為現實的侏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