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

開江縣, 隸屬于四川省達州市, 地處四川省東部, 大巴山南麓, 位於渠江支流明月江的兩大源頭白岩河、新寧河流經之地。 開江縣域介於東經107°42′至108°05′、北緯30°47′至31°15′之間, 東西寬36.5千米, 南北長51.5千米。 開江縣全境幅員面積1032.55平方千米, 總人口60.34萬人(2011年), 轄10鎮、10鄉。

開江歷史悠久, 舊名新寧縣, 有1450多年歷史, 於南北朝時期(西元553年)置縣。 開江物產豐富, 境內氣候溫和, 熱量豐富,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地勢平坦, 土地肥沃, 盛產多種農作物。 境內已探明礦產有20多種, 其中天然氣、煤、石灰石儲藏量大, 尤其是正在開發的享譽世界的沙罐坪氣田、溫杜黃氣田遍佈縣境內,

天然氣總儲量在2600億立方米以上。

開江縣旅遊資源豐富, 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寶典金山寺, 有富含多種礦物質具有保健醫療功用的雙飛溫泉, 有寶石湖水庫。

中文名稱

開江縣

外文名稱

KaiJiang countr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達州市

下轄地區

新寧鎮、普安鎮、任市鎮

政府駐地

新甯鎮橄欖大道1號

電話區號

0818

郵政區碼

636250

地理位置

達州市東部

面 積

1033平方公里

人 口

61萬

方 言

達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大陸季風性氣候

著名景點

金山寺, 寶石湖, 飛雲溫泉, 明月湖, 金馬山公園

機 場

達州河市機場

火車站

達州站、開江站

車牌代碼

川S

行政代碼

511723

歷史沿革

西元553年(南北朝西魏廢帝二年), 設置新甯、蛇龍2縣, 屬東關郡、隸開州(郡、州駐地在今開江縣境)。

583年(隋開皇三年), 廢新甯、蛇龍, 入石城縣(後更名通川縣, 今達縣境)隸屬通州;619年(唐武德二年), 複置新寧縣, 隸屬山南西道通州。

1371年(明洪武四年), 新寧縣併入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 隸屬夔州府;1381年(十四年), 複置新寧縣, 隸屬夔州府。

1668年(清康熙七年), 新寧縣再次併入梁山縣, 仍屬夔州府;1729年(雍正七年), 複置新寧縣, 隸屬川東道夔州府;1734年(十二年)改屬川東道直隸達州;1802年(嘉慶七年), 直隸達州升為綏定府, 府轄新寧。

民國二年(1913年), 廢綏定府, 新寧縣直隸川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8月), 新寧縣(與湖南省新寧縣同名)更名為開江縣, 隸屬東川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 直屬四川省政;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劃歸四川省第15行政督察區管轄。

1949年12月10日, 開江解放,

隸屬川北區達縣分區;1952年10月, 隸屬四川省達縣專區;1968年9月, 隸屬達縣地區;1993年7月, 隸屬達川地區;1999年12月, 隸屬達州市。

旅遊資源

開江縣旅遊資源豐富, 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寶典金山寺, 有富含多種礦物質具有保健醫療功用的雙飛溫泉, 有寶石湖水庫等。 境內有金山寺、飛雲溫泉、任市陶牌坊、寶塔泉、寶石湖、白岩洞、峨城山等20多處旅遊景點。

開江文筆塔

開江文筆塔在四川盆地東部, 大巴山南麓的開江縣境內。 開江“八景”之一的筆塔, 位於縣城南6公里的文山美女峰頂。

開江文筆塔

開江任市陶牌坊

開江任市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位於開江縣城南35公里的任市鎮街口, 始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 是清朝廷誥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張九封為其妻妾所建。 牌坊坐南進北, 四柱三門牌樓式建築。

金山寺

金山寺

金山寺位於開江縣縣城8公里普安鎮玉皇觀村金山山腰, 背倚金峰, 面臨撫河,因所坐落的山丘貌似“金”字而得名。

據文獻及寺存碑刻記載:金山寺始建于唐天寶年間,古名伽蘭寺。明正德六年(1496年)毀於兵亂,清康熙、乾隆年間,德岸法師募資重修擴建,其弟子普濟曾募鐫經版刻印佛經,遂成禪林寶刹。

面臨撫河,因所坐落的山丘貌似“金”字而得名。

據文獻及寺存碑刻記載:金山寺始建于唐天寶年間,古名伽蘭寺。明正德六年(1496年)毀於兵亂,清康熙、乾隆年間,德岸法師募資重修擴建,其弟子普濟曾募鐫經版刻印佛經,遂成禪林寶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