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別讓他們的屁股決定你的腦子

大概是受到傳統車企在今年CES上大放異彩的刺激,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不少酸臭的陳詞濫調, 一如既往的荒謬不堪, 一如既往的信誓旦旦。

他們說:

「傳統車企的研發能力和供應鏈水準比新造車公司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傳統車企只要一發力, 分分鐘滅掉那些新造車公司。 」

「別把新能源太當真了, 傳統車企是看得最清楚的, 只不過是各國政府都在給新能源優惠政策, 這麼多好處, 傳統車企不占白不占。 」

「自動駕駛根本不可行, 自己開車是一種駕駛樂趣, 這是自動駕駛提供不了的。 」

後兩個觀點甚至都沒什麼辯駁的必要性,

說那些話的人一定很願意享受打獵的樂趣、享受騎馬的樂趣、享受冬天熱車的樂趣、享受挑選口罩和空氣淨化器的樂趣。 不知道他們買的車是不是手動擋, 畢竟手動擋的駕駛樂趣是最純粹的。

圖片來自Gotye的《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MV, 歌本身和文章沒什麼關係,

不過挺好聽的, MV也很好

至於對於那些認為「傳統車企分分鐘秒掉新造車公司」的人, 他們大概從來都不會把手機放下來想一想, 要不是那些創新公司創造了知乎、雙微等等社交平臺和網路媒體, 他們那些荒唐的觀念根本都沒有地方發表, 他們當中一部分人甚至連現在的工作都沒有。

有些人總是有一種天然對強者的崇拜本能, 他們從心底默認大公司的東西一定是最牛逼的, 他們順從地站在強者一方的陣營去藐視那些創新公司, 仿佛自己就因此成了那些傳統巨無霸的一員, 擁有了不容置疑的控制力。

很難想像, 在最近幾十年電子及互聯網行業發生了那麼多轟動性的行業新陳代謝之後, 在汽車行業仍然有那麼多人迷信傳統車企才會推動革新。

前兩天在參加一個傳統車企的活動時, 他們竟然還在用微信來舉例, 證明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這案例與觀點都如此陳舊, 以至於我一瞬間以為自己回到了2014年, 那時鹿晗才剛剛24歲, 還是EXO組合的成員。

我在和一些傳統車企的人討論問題的時候, 後者常常能夠提出一個讓我啞口無言的問題:「你的觀點有資料支撐嗎?錯了的話誰來負責任?」誰能證明得了呢, 資料根本證明不了創新, 沒有任何一個革命性的產品是用資料推演出來的。

幾年前有一個媒體前輩給我講過一件事情:當時汽車市場正興起六邊形進氣格柵的設計浪潮, 原來這並非巧合, 原來是各個車企的造型負責人私底下都有溝通交流,

六邊形進氣格柵其實是他們達成共識的一種風格特徵。

那個用微信舉例證明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生活的傳統車企, 他們的觀念就那麼落後嗎?當然不是。 只不過在他們看來, 微信這種量級才足夠有說服力, 互聯網發展到如今才足夠有說服力, 對他們來說, 只有做到這種程度才算是有資料支撐的案例和結論。 他們自己會做出的改變是什麼樣的?像六邊形進氣格柵這樣能達成行業共識的才行。

關於公司的運作方式有一個很生動的比喻, 「屁股決定腦袋」或「腦袋決定屁股」, 傳統公司往往是前者, 創業公司往往是後者。 旁觀者不是參與者, 更不應該站在任何一方的陣營, 幻想自己擁有了自己實際沒有的力量。

不過, 至少至少, 腦袋是用來思考的, 千萬跟著別人的屁股走, 還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