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每天瞭解一個人——“一代名相”魏徵

魏徵, 字玄成, 钜鹿郡人, 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因直言進諫, 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 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貞觀十七年, 魏徵病死。 官至光祿大夫, 封鄭國公, 諡號“文貞”。 葬禮從簡。 同年入淩煙閣。 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 其中最著名, 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1、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的樣貌雖不出眾, 卻有膽識謀略, 善於讓皇帝回心轉意。 魏征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

魏征卻面不改色, 皇上也就息怒。 魏征曾請假回家上墳, 回來後對皇上說:“聽別人說, 皇上打算去南山遊玩, 一切已經安排妥當。 但為何現在居然又不去了?”皇上笑答:“起初確實有這樣的打算, 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 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皇上曾得到一隻很好的鷂鷹, 放在手臂上把玩, 看見魏征前來, 藏到懷中。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 鷂鷹最終悶死在皇上懷中。

魏徵講話很有語言的藝術, 他都把話先講在前頭。 有一次跟唐太宗說:“皇上, 我不要做忠臣, 我要做良臣。 ”唐太宗聽了覺得很納悶, 為什麼不做忠臣?魏征接著說:“因為做忠臣都要被砍頭, 做良臣才不會沒命。 ”唐太宗哈哈大笑。 其實唐太宗是個聰明人, 他知道:忠臣都是被誰殺的?被暴君殺的;假如我把他殺了, 那我不就變什麼?變歷史上的暴君了!其實魏征這段話已經讓他自己這個命已經可以先保住了。

2、魏徵斬龍 變門神

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王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 為了賭勝, 胡亂施放雨水, 犯了天條, 玉帝要將他斬首, 派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 老龍于前一天懇求李世民為他說情, 李世民滿口答應。 第二天, 李世民宣魏徵入朝, 並把魏徵留下來, 同他下圍棋。

不料正值午時三刻, 魏徵打起了瞌睡, 夢中靈魂出竅斬了老龍。 老龍陰魂不散, 怨恨唐太宗言而無信, 鬧得李世民六神不安。 魏徵知道皇上受驚, 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 守在宮門保駕, 果然, 老龍就不敢來在前門鬧了。 可沒過幾天, 那老龍又在宮殿後門來找李世民算帳, 魏徵於是抱劍為李世民守後門, 這樣老龍才再也不敢來鬧了。 李世民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口,畫了魏徵畫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

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雙門左右貼秦瓊和尉遲恭,單門貼魏徵。

3、李世民怒砸墓碑

魏徵死後,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魏徵曾經向李世民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說他們有宰相之才,不久之後,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

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征在朝廷有結黨營私的嫌疑。魏征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奏章草稿、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唐太宗懷疑魏征故意搏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先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征的長子魏叔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腦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李世民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秦瓊、尉遲恭兩人之像貼在宮前門口,畫了魏徵畫像貼於後門,結果照樣管用。

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雙門左右貼秦瓊和尉遲恭,單門貼魏徵。

3、李世民怒砸墓碑

魏徵死後,李世民經常對身邊的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鏡子。”魏徵曾經向李世民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說他們有宰相之才,不久之後,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

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征在朝廷有結黨營私的嫌疑。魏征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奏章草稿、拿給當時記錄歷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唐太宗懷疑魏征故意搏取清正的名聲,心裡很不高興。先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征的長子魏叔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腦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