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為什麼窮人更容易愛上窮人

最近一位好朋友找倒燚燚, 向我述說了她的愛情煩惱。

這位朋友的擇偶標準, 有一條多年不變(哪怕年過30也不曾動搖)的內容:

堅決不和窮人結婚。

原因也不難理解, 她出生在普通家庭, 父母是大躍進、文革那一代成長起來的人, “節儉”成性, 從小到大的生活無不充滿了“捏著錢過日子”扣扣索索的不痛快勁。

因為錢,

她見識過無數次父母的小家子氣:

別人家的孩子的早餐, 是蛋糕、小籠包還有各種好吃的東西, 而她家二老多年至今還是吃剩飯, 吃沒味道的清水面, 她整個成長過程也跟著食不下嚥吃了20年, 現在看到麵條就想吐;

別人家的孩子大冬天好幾雙輪換的鞋子和靴子, 小時候的她只有一雙髒兮兮的白布鞋, 大冬天雨天濕了鞋, 連輪換的鞋子也沒有, 母親絲毫不以為意, “一雙鞋怎麼就不能過冬了?”;

家裡每添置一件大件兒、買書買作業本報興趣班,

都能看到持家的母親一臉不高興的念念叨叨, 各種藉口各種理由抱怨、推諉, 仿佛只要花錢就是犯錯誤。

如果說沒錢只是降低了生活品質, 那倒還不算太大的事。 長大之後, 她回首自己的成長發現, 因為沒錢, 她的人生錯失了很多變得更好的機會:

因為沒錢, 每年寒暑假, 她只能窩在家裡, 整個童年, 旅行是一件稀少又奢侈的事;

因為沒錢, 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時代, 她能接觸到的資訊面非常狹窄, 以至於她一直認為參加比賽、拿全國獎項、出國留學只存在在電視報紙裡, 和她的普通人生完全是兩個平行世界。

更可怕的是, 從家人的日常反應中, 她深切感受到:

貧窮不僅僅意味著物質上的匱乏、機遇的缺失,

窮人的精神上, 也是極度貧瘠的:

窮人很少真正認知到自己窮, 需要改變,

她的家人, 日常相處的言語對話間, 充滿了隨處可見的嘲諷、奚落、控制, 他們從來不把時間精力放在怎樣賺多一點錢改善生活上,

而是討論誰家領的錢更少, 誰家生活更艱難更窮。

還有有錢人的錢大都是不正當的,

他們不相信憑本事可以賺大錢。

同時無休止抱怨女兒成績差, 長大了什麼也幹不了, 能找一碗飯吃已經是萬幸……

難以列舉, 貧窮給她帶來的負面影響太多太多……

所以成年之後, 她給自己的擇偶觀定下一條鐵定的規矩:堅決不嫁窮人。

她不想重蹈覆轍童年因為缺錢帶來的糟糕體驗, 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生活在被貧困綁架的生活裡。

婚戀觀點裡, 總說“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燚燚觀察過身邊很多朋友, 很多人都遇到過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 不得不作出對生活的讓步。

錢的好, 大家都懂, “找個條件好的男人”, 幾乎是從奶奶到媽媽再到今天的女兒, 幾輩女人毫無代溝的擇偶條件。

可非常奇怪的是, 這位朋友,從第一任男友開始,交往的好幾任,都是經濟狀況完全不如她的男人。

第一任男友,是工作上的同事,外表乾淨斯文,在一起之後才發現,對方家境貧寒,全家等著他每個月為數不多的工資填生活窟窿,時常借債度日。

之後交往的幾任,也沒達到她理想的“有錢人”要求,均是家境一般的工薪族。

她尋思著如果 以後 結婚,兩個人一起 過日子, 像童年時父母一樣捏著錢斤斤計較,連給孩子喝進口奶粉都能吵一架,都這樣的生活是她極度厭惡且不願將就的,終究不了了之。

她搞不懂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了擴大交際範圍,她發動了身邊的親友給她介紹男友,長期給人牽線搭橋的姨媽聽了她的條件,直接打斷她:找有錢人不靠譜,你還是找個穩定的工薪族一起過日子穩妥。

靠!!!她聽了肺都氣炸了!

憑什麼我就配不上有錢人?!

也太把我看扁了吧?!

老娘遇不上有錢人就算了,連介紹人,都看不上我了?!

平心而論,雖然她全家人日子過得節儉而吝嗇,但她家真不窮。

這個時代家裡有4套房產,4處小商鋪,哪怕只是生活在18線小城市,擁有這樣的家庭資產,作為看客的博主燚燚也沒法把“窮”字安到她頭上。

只是這樣的家庭資產,是她家從小全家省吃儉用, 把改善生活品質的錢,一分分積攢, 在房地產價格還未高漲的時候買下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她全家從裡到外過得像貧困戶,實際上是隱形小富豪。

除了知道她家情況那幾個為數不多的至親,別人很難從普通的外表、起了球的衣服、老土的髮型琢磨出她的真實家底。

儘管心理上排斥,她也在行為上不知不覺沿襲了父輩的習慣,壓減一切享受性的生活開支,東西撿最便宜的買,一角一塊地算計,網上說的不願意掏錢,花幾小時找電子書、找電影資源的“摳逼”情況,和她太像了。

每挑到一次便宜貨,省了一筆小錢,都能讓她高興好久。

她一直不覺得這樣的想法,會有什麼不妥。

直到最近剛過30的她,喜歡上一個男子。

但深入瞭解之後,她再次陷入了糾結,因為,對方沒錢,自己沒錢,家裡更窮。

我好奇問她:你這麼在意錢的人,也不是沒有戀愛經驗,怎麼就又一次喜歡窮人了?

她說,交往中對方並沒有遮掩,很多細節,現在想來就是貧窮的體現,可是在那個當下,卻沒多想,只覺得很美好、很踏實。

比如他很少在家裡以外吃飯、他不愛逛街、他不愛吃零食、他不知道什麼地方有好吃的,他是一個下班默默悶在家看劇、打遊戲的男人。

聽起來很宅 很沒錢 ,但這些並不是一下子攤開在她面前的。

是她不斷接觸到他的好性格後,看到對方偶爾透露

出一點點關於錢的細節,這樣場景彙集起來,和她小時候拮据的生活呈現高度相似。

讓她覺得過往的不得已為之的貧困做派,因了這個男人的高度重合, 看到曾經熟悉、以為低人一等、萬般無奈的“ 窮 ”生活,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經歷,她不再那麼孤獨無措,不再是一個人對抗生活的齟齬。

那一瞬間她被溫暖包圍,“其實這樣過也是可以的,他是個很好的人”。

經歷過窮的人,哪怕很排斥,其實對窮有更高的耐受性。

有了他溫情脈脈的加入,一下子和從前貧窮裡難得的點點快樂聯結起來,就像想和他一起分享童年裡那塊價格不高卻來之不易的便宜餅乾。

心理學有個說法,當一個人曾經的生活存在某種缺憾,以後的生活裡他會不斷尋找彌補這個缺憾的方法,思維方式也會被困在曾經的缺憾情境裡走不出來。

比如一個曾經被父母百般嫌棄的孩子,以後變成了一個事事爭強好勝以證明自我的人,但很可能無論他取得多大成績,內心深處仍然難以擺脫對自我的深深質疑,認為“我就是個沒用的人”。

當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對他稍加肯定的人,也許對方只是一句禮貌性的鼓勵,對他而言卻是等待多年的救命稻草,要排除萬難不顧一切地抓住,哪怕世俗角度看起來兩人是多麼不匹配。

在知乎、天涯上,有很多關於貧窮與婚戀的帖子,看得多了,發現很多童年家境貧寒的女生,考上大學離家工作,原以為迎來了人生的轉變,卻發現很大比例存在一句:“我的他也是出身貧寒,兩個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很拮据”。

額……

她們幾乎只是換個環境延續了當年的貧困,從小山村、小城鎮的窮變成了大都市里的窮。

她們想過找一個能夠得上想要生活的伴侶嗎?一定想過。

但這些帖子裡還有一句話出現概率很高的話,是“兩個人一起奮鬥,日子總會慢慢變好的”。

也就是說,她們一方面帶著擺脫曾經“窮日子”的想法,去遠方上學工作,試圖改變人生。

但在指導人生的策略上,卻少有清醒明確的規劃。她們任由自己的潛意識來主導,根據吸引力法則,不由自主吸引到和自己有著相似境遇的人。

因為這些人,能幫助她們,提供一種虛幻的回味,曾經經歷的很艱難很拮据的生活,有了他之後,他的好環抱住了她那顆曾經被貧窮羞辱過的心,提供了一種“回到貧困的原點,在相似的環境裡享受到溫暖關愛,再從貧困中擺脫貧困”的心理策略,帶著艱難,享受彌補。

回到泥潭去掙脫泥潭。

這樣的“ 好感覺 ”,只有同樣經歷著貧窮的人,才能提供得出來。

為什麼不直接找一個不窮的人呢?

其實,如果讓一個從小衣食無憂、物質具足的男人出現在她們的生活,很容易勾起她們的自卑,以及陌生的不適應感。

她們在富人面前,很難像在窮人面前一樣擁有熟悉的安全感,會自卑、緊張、放不開,內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配不上”、“我們不是一類人”。

更何況,恐怕富家少年沒那麼多時間和心思,去揣摩靠近討好一個 像燚燚的好朋友那樣, 貌不驚人、形象土土、內心自卑的普通女子。

所以她和有錢男子正常婚戀的機會十分渺茫,能接觸到並產生好感的人,是和她外在評分一致的窮男子……

可現實情況是,她不愛窮人啊……

我們不去評論任何一種價值觀的好壞,只是單純來討論下,她該怎麼擺脫“只愛窮人”的戀愛怪圈。

其實也很簡單,摒棄一直紮根內心“我是個窮人”的自我認知。

承認曾經的貧窮生活給自己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也告訴自己,那只是過去,現在我有能力創造自己的人生,燚燚讓好朋友不斷進行自我提醒:我是一個有自己房產,存款有6位元數的女人,我不窮。

同時注意到,她認知裡的窮,是父母生活方式造成的,父母把整個國家最困難最貧困時期的生活方式貫穿了一生,也帶進她的童年,形成深刻的烙印,跟隨她多年。

她要慢慢去嘗試那些童年裡垂涎三尺又無法得到的東西,比如從給自己買小籠包、買蛋糕,冰箱裡隨時準備好各種小零食,給自己買喜歡的漂亮衣服和,學習化妝和做髮型,關愛好自己。慢慢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只有“陷於貧困”一個選擇,生活提供了很多個多選項,只是被“曾經”蒙蔽了雙眼。

這些東西花不了太多的錢,但點點滴滴累積的心靈能量,能讓她明白自己不匱乏,可以通過努力奮鬥,改變曾經的狀況,而不是一定需要通過別人,彌補曾經的缺憾。

最後多做一些以前想做但覺得不現實的事,比如學習金融投資賺錢,練習英語口語出國自由行,這些都能幫助人拓寬眼界,甚至學到更好的技能改變現狀。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機會遇到更多更優秀的人。

總之,完成更好的自我的提升。

當你內心深處已經認可自己、走出過往,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時。

清醒睿智的你,已經很難再重複走進貧困處境,一邊難為自己一邊尋求慰藉了。

同時,也告訴大家一個增加戀愛運的好方法

當你想尋一段好姻緣,卻總遇人不淑、異性緣差……

如果你桃花運長期低迷,自身能量不夠,短時間內難以吸引更好的人到身邊

可以讓愛之神賜予我們勇氣、力量和智慧,讓我們有明辨優質愛人的眼力、追逐幸福的勇氣,和處理關係的智慧。

中國的愛神,就是掌管姻緣之神——月老。

單身者, 可以讓月老幫忙,從青囊中取出紅線,為你牽線搭橋;

有伴者,可以讓月老幫忙增進感情,去除二心,拉緊紅線,增進感情。

即便分開了,也可以祈福斬斷孽緣、以及複合。

作者:燚燚,

一個熱愛玄學,對人世間玄秘事飽有高度熱情的玄學工作者。

可非常奇怪的是, 這位朋友,從第一任男友開始,交往的好幾任,都是經濟狀況完全不如她的男人。

第一任男友,是工作上的同事,外表乾淨斯文,在一起之後才發現,對方家境貧寒,全家等著他每個月為數不多的工資填生活窟窿,時常借債度日。

之後交往的幾任,也沒達到她理想的“有錢人”要求,均是家境一般的工薪族。

她尋思著如果 以後 結婚,兩個人一起 過日子, 像童年時父母一樣捏著錢斤斤計較,連給孩子喝進口奶粉都能吵一架,都這樣的生活是她極度厭惡且不願將就的,終究不了了之。

她搞不懂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了擴大交際範圍,她發動了身邊的親友給她介紹男友,長期給人牽線搭橋的姨媽聽了她的條件,直接打斷她:找有錢人不靠譜,你還是找個穩定的工薪族一起過日子穩妥。

靠!!!她聽了肺都氣炸了!

憑什麼我就配不上有錢人?!

也太把我看扁了吧?!

老娘遇不上有錢人就算了,連介紹人,都看不上我了?!

平心而論,雖然她全家人日子過得節儉而吝嗇,但她家真不窮。

這個時代家裡有4套房產,4處小商鋪,哪怕只是生活在18線小城市,擁有這樣的家庭資產,作為看客的博主燚燚也沒法把“窮”字安到她頭上。

只是這樣的家庭資產,是她家從小全家省吃儉用, 把改善生活品質的錢,一分分積攢, 在房地產價格還未高漲的時候買下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她全家從裡到外過得像貧困戶,實際上是隱形小富豪。

除了知道她家情況那幾個為數不多的至親,別人很難從普通的外表、起了球的衣服、老土的髮型琢磨出她的真實家底。

儘管心理上排斥,她也在行為上不知不覺沿襲了父輩的習慣,壓減一切享受性的生活開支,東西撿最便宜的買,一角一塊地算計,網上說的不願意掏錢,花幾小時找電子書、找電影資源的“摳逼”情況,和她太像了。

每挑到一次便宜貨,省了一筆小錢,都能讓她高興好久。

她一直不覺得這樣的想法,會有什麼不妥。

直到最近剛過30的她,喜歡上一個男子。

但深入瞭解之後,她再次陷入了糾結,因為,對方沒錢,自己沒錢,家裡更窮。

我好奇問她:你這麼在意錢的人,也不是沒有戀愛經驗,怎麼就又一次喜歡窮人了?

她說,交往中對方並沒有遮掩,很多細節,現在想來就是貧窮的體現,可是在那個當下,卻沒多想,只覺得很美好、很踏實。

比如他很少在家裡以外吃飯、他不愛逛街、他不愛吃零食、他不知道什麼地方有好吃的,他是一個下班默默悶在家看劇、打遊戲的男人。

聽起來很宅 很沒錢 ,但這些並不是一下子攤開在她面前的。

是她不斷接觸到他的好性格後,看到對方偶爾透露

出一點點關於錢的細節,這樣場景彙集起來,和她小時候拮据的生活呈現高度相似。

讓她覺得過往的不得已為之的貧困做派,因了這個男人的高度重合, 看到曾經熟悉、以為低人一等、萬般無奈的“ 窮 ”生活,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經歷,她不再那麼孤獨無措,不再是一個人對抗生活的齟齬。

那一瞬間她被溫暖包圍,“其實這樣過也是可以的,他是個很好的人”。

經歷過窮的人,哪怕很排斥,其實對窮有更高的耐受性。

有了他溫情脈脈的加入,一下子和從前貧窮裡難得的點點快樂聯結起來,就像想和他一起分享童年裡那塊價格不高卻來之不易的便宜餅乾。

心理學有個說法,當一個人曾經的生活存在某種缺憾,以後的生活裡他會不斷尋找彌補這個缺憾的方法,思維方式也會被困在曾經的缺憾情境裡走不出來。

比如一個曾經被父母百般嫌棄的孩子,以後變成了一個事事爭強好勝以證明自我的人,但很可能無論他取得多大成績,內心深處仍然難以擺脫對自我的深深質疑,認為“我就是個沒用的人”。

當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對他稍加肯定的人,也許對方只是一句禮貌性的鼓勵,對他而言卻是等待多年的救命稻草,要排除萬難不顧一切地抓住,哪怕世俗角度看起來兩人是多麼不匹配。

在知乎、天涯上,有很多關於貧窮與婚戀的帖子,看得多了,發現很多童年家境貧寒的女生,考上大學離家工作,原以為迎來了人生的轉變,卻發現很大比例存在一句:“我的他也是出身貧寒,兩個人在大城市的生活很拮据”。

額……

她們幾乎只是換個環境延續了當年的貧困,從小山村、小城鎮的窮變成了大都市里的窮。

她們想過找一個能夠得上想要生活的伴侶嗎?一定想過。

但這些帖子裡還有一句話出現概率很高的話,是“兩個人一起奮鬥,日子總會慢慢變好的”。

也就是說,她們一方面帶著擺脫曾經“窮日子”的想法,去遠方上學工作,試圖改變人生。

但在指導人生的策略上,卻少有清醒明確的規劃。她們任由自己的潛意識來主導,根據吸引力法則,不由自主吸引到和自己有著相似境遇的人。

因為這些人,能幫助她們,提供一種虛幻的回味,曾經經歷的很艱難很拮据的生活,有了他之後,他的好環抱住了她那顆曾經被貧窮羞辱過的心,提供了一種“回到貧困的原點,在相似的環境裡享受到溫暖關愛,再從貧困中擺脫貧困”的心理策略,帶著艱難,享受彌補。

回到泥潭去掙脫泥潭。

這樣的“ 好感覺 ”,只有同樣經歷著貧窮的人,才能提供得出來。

為什麼不直接找一個不窮的人呢?

其實,如果讓一個從小衣食無憂、物質具足的男人出現在她們的生活,很容易勾起她們的自卑,以及陌生的不適應感。

她們在富人面前,很難像在窮人面前一樣擁有熟悉的安全感,會自卑、緊張、放不開,內心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配不上”、“我們不是一類人”。

更何況,恐怕富家少年沒那麼多時間和心思,去揣摩靠近討好一個 像燚燚的好朋友那樣, 貌不驚人、形象土土、內心自卑的普通女子。

所以她和有錢男子正常婚戀的機會十分渺茫,能接觸到並產生好感的人,是和她外在評分一致的窮男子……

可現實情況是,她不愛窮人啊……

我們不去評論任何一種價值觀的好壞,只是單純來討論下,她該怎麼擺脫“只愛窮人”的戀愛怪圈。

其實也很簡單,摒棄一直紮根內心“我是個窮人”的自我認知。

承認曾經的貧窮生活給自己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也告訴自己,那只是過去,現在我有能力創造自己的人生,燚燚讓好朋友不斷進行自我提醒:我是一個有自己房產,存款有6位元數的女人,我不窮。

同時注意到,她認知裡的窮,是父母生活方式造成的,父母把整個國家最困難最貧困時期的生活方式貫穿了一生,也帶進她的童年,形成深刻的烙印,跟隨她多年。

她要慢慢去嘗試那些童年裡垂涎三尺又無法得到的東西,比如從給自己買小籠包、買蛋糕,冰箱裡隨時準備好各種小零食,給自己買喜歡的漂亮衣服和,學習化妝和做髮型,關愛好自己。慢慢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只有“陷於貧困”一個選擇,生活提供了很多個多選項,只是被“曾經”蒙蔽了雙眼。

這些東西花不了太多的錢,但點點滴滴累積的心靈能量,能讓她明白自己不匱乏,可以通過努力奮鬥,改變曾經的狀況,而不是一定需要通過別人,彌補曾經的缺憾。

最後多做一些以前想做但覺得不現實的事,比如學習金融投資賺錢,練習英語口語出國自由行,這些都能幫助人拓寬眼界,甚至學到更好的技能改變現狀。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機會遇到更多更優秀的人。

總之,完成更好的自我的提升。

當你內心深處已經認可自己、走出過往,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時。

清醒睿智的你,已經很難再重複走進貧困處境,一邊難為自己一邊尋求慰藉了。

同時,也告訴大家一個增加戀愛運的好方法

當你想尋一段好姻緣,卻總遇人不淑、異性緣差……

如果你桃花運長期低迷,自身能量不夠,短時間內難以吸引更好的人到身邊

可以讓愛之神賜予我們勇氣、力量和智慧,讓我們有明辨優質愛人的眼力、追逐幸福的勇氣,和處理關係的智慧。

中國的愛神,就是掌管姻緣之神——月老。

單身者, 可以讓月老幫忙,從青囊中取出紅線,為你牽線搭橋;

有伴者,可以讓月老幫忙增進感情,去除二心,拉緊紅線,增進感情。

即便分開了,也可以祈福斬斷孽緣、以及複合。

作者:燚燚,

一個熱愛玄學,對人世間玄秘事飽有高度熱情的玄學工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