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蘇聯為何要進攻柏林?美英兩國的一招毒計,被逼無奈!

就在攻克柏林的前夕, 美英兩國部隊卻停滯不前, 眼睜睜看著蘇聯人拿下了柏林, 那麼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拱手相讓嗎?

1945年初, 德懷特 艾森豪率領英美盟軍勝利抵達了西距柏林城幾十公里的易北河沿岸, 而朱可夫率領的蘇聯紅軍百萬之眾也快速推進到了東距柏林城僅幾十公里的奧得河、尼斯河一線, 兩軍已經形成了對納粹德國首都兩面夾擊之勢, 攻克柏林已經指日可待。 客觀地說, 攻佔柏林在政治上無疑具有獲取二戰勝利這頂皇冠上璀璨明珠的意義, 也是青史留名的絕佳機會。 然而,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 艾森豪卻毅然決然地放棄進攻柏林城, 拱手把這一世紀榮譽讓給了蘇軍。

之所以將柏林戰役的指揮權讓給蘇聯人, 美國人有自己的難言苦衷。 自從諾曼地登陸以來, 盟軍制定了直搗柏林的作戰計畫, 但是在阿登戰役中、市場花園戰役中,

英美盟軍表現的並不出色。 儘管希特勒用來抗擊英美盟軍的部隊戰鬥力和數量都遠低於對抗蘇聯的部隊, 儘管德軍官兵對抗英美的決心和力度也遠遜與東部戰線, 但英美盟軍整體進展依然不列。 到了1945年3月, 艾森豪指揮的英美盟軍距離柏林扔有480公里的路程, 並且還要越過雄偉的哈爾茨山脈和波濤滾滾的易北河。 然而, 此時的前蘇聯紅軍在朱可夫的帶領下, 先頭部隊已經在離德國總理府僅60公里的奧德河上建立起橋頭堡。 因此, 艾森豪深知, 想搶在前蘇聯紅軍的前頭進入柏林, 恐怕已經沒有半點可能。

況且諾曼地登陸後英美盟軍總數儘管龐大, 有300多萬, 但這個數字和東線蘇軍上千萬的規模相比,

依然小的可憐, 並且還肩負著和蘇聯爭奪歐洲的重任, 在荷蘭、德國南部和北部有多個進攻方向, 進攻柏林的兵力並不充裕。 而朱可夫元帥指揮的單單進攻柏林的蘇聯軍隊總數就有3個方面軍、250萬人之多, 擁有2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近3000架飛機、40000多門各式火炮。 這樣規模的進攻部隊艾森豪是沒有的, 英國的邱吉爾和蒙哥馬利更沒有。 因此, 邱吉爾和蒙哥馬利對杜魯門和艾森豪的“抱怨”, 更多的成分是配合美國在演一齣精彩的“雙簧戲”而已!

另外在二戰尚未結束, 英國已經有了對德戰爭結束後進攻蘇聯的計畫。 真實的西線戰場根本無法和東線相比, 西線根本沒有像樣的大規模戰役, 德軍的抵抗意志不強烈。 反觀東線每一步都是經過艱苦的戰鬥奪取的。 即使諾曼地登陸也被誇張了, 傷亡也就幾千人而已。 當然犧牲的人們仍然是英雄。

二戰的西線戰場完全可以早日開闢, 但英國不願意, 它竟然比善發戰爭財的美國還沉得住氣。 在西線德軍投降後, 美英就對德軍進行訓練以便以後對蘇戰爭。

當時的邱吉爾認為蘇聯經歷了德國多年的戰爭, 應該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即使拿下柏林也是強弩之末, 所以盟軍在坐收漁利的同時又能做出修整, 一旦二戰結束, 立馬開始對蘇作戰, 消滅不同的意識形態國家, 邱吉爾當時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但是蘇聯得到了這個資訊, 於是他們決定用一場戰役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使美英尤其英國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也便有了柏林大拼殺。 蘇聯方面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等名將悉數上陣, 動用了多達250萬的兵力。

在戰鬥中不僅蘇聯的大炮兵本色所漏無疑,在對坦克裝甲部隊的使用上甚至違反了蘇軍條例,動用坦克部隊進行有些冒險的進攻。柏林戰役的慘烈程度非比尋常,此役蘇聯方面付出了高達30萬的人員傷亡,付出的代價非常的慘烈,這一戰,以及後來的柏林大閱兵,西方將領看到了蘇聯軍隊的實力,如對其進攻必將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英國率先軟了下來。

其實縱觀二戰軍隊,也就蘇聯和德國軍隊打得是真正的機械化戰爭。在蘇聯嚴酷的戰場情況下,雙方克服了各種無法想像的困難,快速調動軍隊,打得照樣是機械化戰爭。在那種情況下,其調動速度難以想像,對軍隊是嚴峻的考驗,由此可見德軍與蘇軍的軍隊素質之高。與德國和蘇聯動則幾十萬的戰役相比,西線戰場簡直不值一提。英國的行徑堪稱無恥之極!!

柏林戰役在蘇聯軍人浴血奮戰中落下了帷幕,最後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二戰也開始逐漸落幕,在經歷了柏林戰役之後,當威武的蘇聯軍隊出現在柏林街頭,邱吉爾才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對,經歷了多年的戰爭,蘇聯同樣打造出了一支精銳之師,在柏林戰役中,更是對德國軍隊進行了毀滅式的打擊,蘇軍的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就是這樣一支有幾百萬人的蘇軍,極大的威懾了英美,徹底粉碎了再度掀起戰爭的可能性。

在戰鬥中不僅蘇聯的大炮兵本色所漏無疑,在對坦克裝甲部隊的使用上甚至違反了蘇軍條例,動用坦克部隊進行有些冒險的進攻。柏林戰役的慘烈程度非比尋常,此役蘇聯方面付出了高達30萬的人員傷亡,付出的代價非常的慘烈,這一戰,以及後來的柏林大閱兵,西方將領看到了蘇聯軍隊的實力,如對其進攻必將付出難以想像的代價,英國率先軟了下來。

其實縱觀二戰軍隊,也就蘇聯和德國軍隊打得是真正的機械化戰爭。在蘇聯嚴酷的戰場情況下,雙方克服了各種無法想像的困難,快速調動軍隊,打得照樣是機械化戰爭。在那種情況下,其調動速度難以想像,對軍隊是嚴峻的考驗,由此可見德軍與蘇軍的軍隊素質之高。與德國和蘇聯動則幾十萬的戰役相比,西線戰場簡直不值一提。英國的行徑堪稱無恥之極!!

柏林戰役在蘇聯軍人浴血奮戰中落下了帷幕,最後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二戰也開始逐漸落幕,在經歷了柏林戰役之後,當威武的蘇聯軍隊出現在柏林街頭,邱吉爾才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對,經歷了多年的戰爭,蘇聯同樣打造出了一支精銳之師,在柏林戰役中,更是對德國軍隊進行了毀滅式的打擊,蘇軍的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就是這樣一支有幾百萬人的蘇軍,極大的威懾了英美,徹底粉碎了再度掀起戰爭的可能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