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離婚了 你的債我可以不背!夫妻共同債務 最權威解釋來了

今天, 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了一部很短的司法解釋, 只有4條。

短短一部司法解釋, 直指“夫妻共同債務”這一當前司法實踐上的疑難問題。

為什麼說疑難?因為近年來不少人都遇到這樣的事情:

離婚後, 突然有一天你被告知前夫或者前妻私底下欠下了巨額債務, 而法院認定這些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你也得還…

這種“被負債”, 許多其實是夫妻一方與債權人惡意串通, 損害夫妻另一方權益。 常見的“套路”是:丈夫A和妻子B要離婚, A和朋友C串通好, 從C那裡借100萬, 然後A和B離婚時, 法院判決100萬為夫妻共同債務, B要承擔償還義務。

這樣的“套路”近年來愈演愈烈, 其中大多數是利用了婚姻法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實施以來司法實踐中出現的“離婚後被負債”等問題反映強烈。 這次出臺的司法解釋能否解決相關問題?

程新文: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起草婚姻法司法解釋(二)時,

司法實踐中反映較多的情況是夫妻以不知情為由規避債權人, 通過離婚惡意轉移財產給另一方, 藉以逃避債務。 最高法由此確定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出臺後有效遏制了夫妻“假離婚、真逃債”的現象, 較好地維護了市場交易安全, 保護了善意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有關夫妻債務的認定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夫妻一方串通第三人“坑”另一方的情形凸顯。 對此, 最高人民法院已於2017年2月28日發佈司法解釋明確虛假債務和非法債務不受保護, 並下發通知強調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原則、保障未舉債夫妻一方的訴訟權利等。

夫妻債務認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這次發佈的司法解釋, 進一步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 並合理分配舉證責任, 體現了雙向保護的原則, 解決了配偶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大額舉債, “被負債一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沉重債務問題。 人民法院既要依法保護善意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又要依法保護夫妻特別是未舉債一方的合法權益。 既不能讓夫妻一方承擔不應該承擔的債務, 也不能讓本該承擔債務的夫妻一方逃避責任。

記者:對公眾而言, 如何在這類糾紛中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程新文:對於債權人一方而言, 負有審慎注意義務。 如果擔心舉債一方不能及時或者無力償還所借債務, 就應當讓舉債一方的配偶共同簽字,

從而為債權的實現提供保障。

對於未舉債的配偶一方而言, 由於和舉債一方存在夫妻關係, 從締結婚姻關係那一刻起, 夫妻即相互享有家事代理權, 不需要一方的特別授權。 也就是說, 在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範圍內, 配偶一方當然可以代表另一方處理日常事務。 但是, 對於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支出、較大數額的舉債等, 必須夫妻雙方協商一致。 一方不得未經另一方同意, 擅自進行處分。

記者:如何理解和把握解釋的適用範圍?

程新文:解釋第四條規定, “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 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 以本解釋為准。 ”

解釋系針對社會關切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問題作出的細化和完善,

這裡所指的“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內容, 主要是指有關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其他司法解釋內容, 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 今後不再適用。

對於解釋施行前, 經審查甄別確屬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結果明顯不公的案件, 人民法院將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 秉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 以事實為依據, 以法律為準繩, 依法予以糾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大家都在看

微信:mudanqufayuan

讀法律故事,學法律知識。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呦。

微信:mudanqufayuan

讀法律故事,學法律知識。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