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科學劃定功能分區 實現國家公園多目標管理

國家公園是我國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地類型之一, 屬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域, 納入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管控範圍, 實行最嚴格的保護。 同時, 國家公園堅持全民共用, 允許開展自然環境教育, 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瞭解自然以及作為國民福利的游憩機會, 開展不損害生態系統的原住民生產生活設施改造和自然觀光、科研、教育、旅遊活動。 這看似有邏輯上的矛盾, 既然是納入生態紅線實行最嚴格保護的禁止開發區域, 為什麼又允許開展游憩等人為活動?深入分析,

這實際上是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辯證統一, 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利用, 合理的利用可以促進保護。 這主要通過合理的功能分區來實現。

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 同時兼具科研、教育、遊憩等綜合功能, 也就是說, 國家公園有多功能的目標需求。 我們曾經總結了國家公園主要有保護、科研、教育、遊憩和社區發展五大功能。 要實現國家公園的多目標管理, 就需要在空間上進行功能區劃, 把國家公園劃分為多個不同的功能分區, 實施差別化的管理措施, 發揮各功能區的主導功能。

分區管理是國際上普遍採用的管理方式, 有利於發揮國家公園的多重功能, 科學的功能分區是協調國家公園各種利益關係的重要手段。 由於當前我國在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方面的標準還在編制階段, 尚無規範可依, 各試點區在功能分區方面的名稱、數量、措施都不一致, 不便於在國家層面制定統一管理措施。 儘管每一個國家公園都有各自共同和不同的資源特徵,

但為了確保國家公園的品質, 方便管理, 有必要制定統一的國家公園功能分區標準和方法, 在統一的法律和規程下實施規範化管理。 在《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程》編制過程中, 結合在國家公園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自然保護地及國家公園的規劃經驗, 提出了按照主要保護對象的分佈、原真性要求、人為活動狀況、管理的嚴格程度、主導功能等因數綜合考慮, 結合含義準確、公眾易於接受的原則, 將國家公園劃分為嚴格保護區、生態保育區、科普游憩區、傳統利用區四個功能區, 其中, 嚴格保護區和生態保育區納入紅線管理, 嚴格保護區禁止人為活動, 生態保育區除了科研和生態修復外, 限制其他人為活動。
科普展示區和傳統利用區不納入紅線範圍, 允許開展限制性的傳統生產生活活動和科普、遊憩活動。 分述如下:

嚴格保護區是國家公園的核心部分, 是核心資源的集中分佈地, 具有典型的荒野特徵, 目標是作為自然基線進行封禁保護, 保留原真性特徵, 面積比例一般不低於25%, 納入生態紅線管理, 禁止人為活動, 實行最嚴格保護。

生態保育區是自然或半自然的區域, 是嚴格保護區的週邊緩衝區, 目標是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 以自然恢復為主, 輔以必要的人工修復和保育措施, 確保生態過程連續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該區面積較大, 與嚴格保護區之和應大於50%, 構成國家公園的主體, 納入生態紅線管理,

實行嚴格保護, 除了生態修復活動外, 禁止開發性建設和其他人為活動。

科普游憩區是國家公園範圍內區劃出的小面積點狀和帶狀空間, 是開展科研、教育、科普、游憩、自然體驗等活動的場所, 不納入紅線管理, 但要嚴格限制範圍, 面積比例一般不超過5%, 在經過生物多樣性和環境影響評價後不會對保護目標產生影響的前提下, 可以開展必要的防火、巡護道路、游憩步道、觀光路線、管理和服務站點等基礎保障設施建設, 滿足公眾科研、教育、遊憩等多方面需求。

傳統利用區是國家公園範圍內原本和允許存在的社區和原住民傳統生產生活區域, 目標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保護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 該區可以不納入紅線管理, 但只能開展限制性利用,排除工業化開發活動,除了必要的生產生活設施,禁止大規模建設,可以開展綠色生產方式,開展環境友好型社區發展專案,開展遊憩服務活動。

在四個區以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協調控制區。協調控制區不屬於國家公園範圍,但在規劃上需要與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目標相協調,在不影響國家公園保護需求的前提下,可以設置生物走廊帶,可以在出入口設置管理、服務和保障設施,結合旅遊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帶動周邊社區發展。可以根據需要佈設,是服務國家公園管理目標的週邊區域。根據國家公園功能定位,明確國家公園區域內居民的生產生活邊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要符合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和管理要求,並征得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同意。周邊社區建設要與國家公園整體保護目標相協調,鼓勵通過簽訂合作保護協定等方式,共同保護國家公園周邊自然資源。引導和鼓勵當地政府在國家公園周邊合理規劃建設入口社區和特色小鎮。

通過分區管理,最大限度發揮國家公園的生態服務功能,兼顧科研、教育和遊憩等功能,實現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協調統一。各功能分區要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要識別生態關鍵地帶,確定保護格局和資源利用方式。遵循保護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島嶼生物地理學、最小存活種群、集合種群等相關理論,綜合考慮國家公園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以及生境特徵和保護物件分佈狀況,從有利於保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有利於管理,有利於社區發展和調動周邊社區群眾保護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角度出發,採用多目標適應性分析方法進行功能區劃,並制定相適應的管理措施。

(作者為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院長、教授級高工)

但只能開展限制性利用,排除工業化開發活動,除了必要的生產生活設施,禁止大規模建設,可以開展綠色生產方式,開展環境友好型社區發展專案,開展遊憩服務活動。

在四個區以外,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協調控制區。協調控制區不屬於國家公園範圍,但在規劃上需要與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目標相協調,在不影響國家公園保護需求的前提下,可以設置生物走廊帶,可以在出入口設置管理、服務和保障設施,結合旅遊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帶動周邊社區發展。可以根據需要佈設,是服務國家公園管理目標的週邊區域。根據國家公園功能定位,明確國家公園區域內居民的生產生活邊界,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要符合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和管理要求,並征得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同意。周邊社區建設要與國家公園整體保護目標相協調,鼓勵通過簽訂合作保護協定等方式,共同保護國家公園周邊自然資源。引導和鼓勵當地政府在國家公園周邊合理規劃建設入口社區和特色小鎮。

通過分區管理,最大限度發揮國家公園的生態服務功能,兼顧科研、教育和遊憩等功能,實現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協調統一。各功能分區要遵循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要識別生態關鍵地帶,確定保護格局和資源利用方式。遵循保護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島嶼生物地理學、最小存活種群、集合種群等相關理論,綜合考慮國家公園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以及生境特徵和保護物件分佈狀況,從有利於保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有利於管理,有利於社區發展和調動周邊社區群眾保護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角度出發,採用多目標適應性分析方法進行功能區劃,並制定相適應的管理措施。

(作者為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院長、教授級高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