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滴滴笑了,小桔充電開始入場收割

滴滴準備在電動車充電領域, 複製當初出行市場的故事。

日前, 據中國新能源網報導, 滴滴車主App端將這一服務——“小桔充電”全新上線, 精選20個充電站, 在上海試點充電服務功能。

具體運營安排簡介如下:

1、小規模測試:現階段小桔充電僅在滴滴的司機端開放, 服務于體系中的司機。 隨著充電網路逐步完善, 使用者範圍也會進一步擴大。 比如向C端用戶提供。

2、充電補貼:是在費用方面, 小桔充電在上海試運營期間, 電費+服務費一度只需1塊錢。 正常情況下, 公共樁的充電費約為1.5元左右。 補貼是培養用戶習慣的殺器, 誰能夠抗拒優惠呢?這是滴滴的看家本領。

滴滴出行目前已經與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國內最大的幾家運營商達成合作, 選取優質充電樁接入到“小桔充電”, 並為這些充電樁運營商提供導流服務。

“小桔充電”在上海進行試點之後, 將會向全國電動車保有量較大的城市逐步擴張。

國家能源局的資料, 截止2017年12月底, 公共類充電樁建設運營數量已突破20萬個:其中交流充電樁81734個, 直流充電樁56936個, 交直流一體樁66059個。

然而, 劉寶華同時透露, 儘管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車樁比”僅為3.8:1, 然而公共樁的使用效率依然只有15%。

上述充電樁運營商, 為了“跑馬圈地”, 在建樁上投入鉅資, 面臨的挑戰顯而易見:

1、用戶不知道充電樁在哪裡?這意味著缺少流量。

2、這些充電樁的狀態好不好, 能不能充, 價格多少, 是否被佔用, 也沒有人知道。

3、這些充電樁中, 有不少居然不能使用手機支付, 用戶使用體驗非常糟糕。

這造成的惡果是,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用戶面臨著巨大的充電難問題;於此同時, 充電樁運營商的運營狀況異常惡劣,

虧損嚴重。

這個時候滴滴的小桔充電出現了, 用戶需求和充電樁供給之間的匹配工作, 對滴滴而言, 完全是小菜一碟。 更重要的是, 滴滴還有流量。

如果有某些充電樁APP妄圖和滴滴競爭, 這個時候滴滴還可以補貼, 直接用錢燒死競爭對手。

對於現在的這些充電樁運營商而言, 非常像計程車公司, 他們在未來將不得不把自己接入滴滴的充電APP。

於是, 未來所有的電動車的車主, 都會下載滴滴的充電APP, 而所有的充電樁不得不主動提交給滴滴, 否則就不會有流量, 沒有生意。

等供給和需求匹配完成, 以及新能源汽車用戶養成了使用習慣之後, 滴滴自建的充電樁就會出現, 這就是出行領域的“專車公司”, 這是一場完美的收割。

2017年年底, 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在2017全球能源互聯網高端論壇現場, 首次對外透露, 公司正籌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