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79年,當人們再次進入慈禧太后地宮時,在裡面發現了一件龍袍

1908年, 實際統治清王朝近半個世紀的孝欽顯皇后去世, 隨後葬于河北遵化清東陵陵區內的菩陀峪定東陵。 慈禧太后, 葉赫那拉氏, 咸豐帝的妃嬪, 同治帝的生母。 1835年出生, 17歲入宮, 通過發動辛酉政變、戊戌政變, 成功實現了兩度垂簾聽政。 1928年, 東陵大盜孫殿英帶領部隊挖開慈禧地宮, 盜走了隨葬的大量珍寶, 慈禧太后的屍骨被扔到了棺外的地面上, 根據參與盜墓的匪兵回憶, 剛剛打開內棺時, 慈禧的面容栩栩如生, 就像睡著一樣, 開棺之後不久, 皮膚便失去了光澤。 同年, 由末代皇帝溥儀派人前往東陵進行重斂,

此時的慈禧屍體已經長了兩寸的白毛, 派遣的善後人員在對地宮進行簡單清理之後, 再度封閉了慈禧地宮。

老年慈禧太后照片

根據大太監李連英李連英的zhizi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 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

共厚一尺。 頭部上首為翠荷葉;腳下置粉紅碧璽蓮花。 頭戴珍珠鳳冠, 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 價值一千萬兩白銀。 身旁放金、寶石、玉、翠雕佛爺27尊。 腳下兩邊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 還有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200多枚。 身左放玉石蓮花, 身右放玉雕珊瑚樹。 另外, 玉石駿馬八尊, 玉石十八羅漢, 共計700多件。 葬殮完畢, 又倒入四升珍珠, 寶石2200塊填棺。 ”

此後的20多年裡, 又有大量的盜墓賊進入慈禧定東陵地宮尋寶, 直到1952年, 慈禧定東陵地宮才再次封閉。

1979年2月17日, 在得到國家文物局的批准後, 清東陵文物管理所開始了對慈禧太后菩陀峪定東陵的清理工作。

由於1928年到慈禧定東陵進行重斂的善後人員只是對地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

所以在打開金剛牆下封閉的磚石後, 考古人員進入地宮時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

慈禧地宮內陀羅尼經被局部

進入地宮後, 考古人員發現, 雖然經歷了無數盜墓賊的光顧, 慈禧定東陵內仍然留下了大量珍貴文物, 這其中就包括慈禧的香寶、香冊、陀羅尼經被和慈禧的枕套、金絲繡荷花褥子。

除此之外, 人們還在地宮內冊寶座上看到了一件龍袍, 在慈禧地宮內發現龍袍, 不禁讓人們展開聯想, 是不是生前沒有稱帝的慈禧心有不甘才帶一件龍袍進自己的棺材?

慈禧地宮內的佛字龍袍

後來,

經過考古人員的仔細辨認, 這件龍袍除了龍紋之外, 還有十二章紋飾和佛字, 原本每個佛字上都綴有珍珠, 但是都已經被盜墓賊偷走了。 經過考證, 這件龍袍是慈禧入棺前穿在最外面的壽衣, 但是十二章、龍紋、佛字紋飾的龍袍, 在已知的存世清宮文物當中, 僅此一件。

溝通交流需要日積月累, 感謝您關注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