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末風雲錄四:誅蹇碩除董重何進專權 謀宦官定大計袁紹畫策

昨天說到蹇碩寫信給其他中常侍, 意欲先下手為強, 誅殺何進。 但宮禁之內, 也並非鐵板一塊, 關鍵時刻, 其中一個中常侍郭勝反水了。

早先, 何太后能被立為皇后, 郭勝是出了大力的, 也是何進的恩人。 而且, 郭勝還是何太后和何進的老鄉, 從這個角度來說, 他並不希望何進倒臺。

郭勝極力反對蹇碩的提議, 並說服趙忠和自己持同一立場, 形勢轉眼間變得對蹇碩很不利, 蹇碩頓時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郭勝一不做二不休, 將蹇碩的信直接拿給何進。 何進心頭火氣, 當即命令黃門令將蹇碩逮捕誅殺, 並將其手下的禁軍收歸己有。

事實證明, 皇宮之內的權力鬥爭是沒有止境的, 對手也是前赴後繼的。 解決了蹇碩, 另一個外戚——董重開始跟何進叫板了。

董重是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 時任驃騎將軍。 蹇碩被何進誅殺, 宦官們難免唇亡齒寒, 就和董重結成聯盟互相取暖。

東漢向來有後宮干政的傳統, 按照輩分, 董太后應該是太皇太后。 但她是藩王后出身, 並非桓帝皇后, 相比之下, 何太后的地位反而更尊重。

所以, 每當董太后想對朝政發表點意見時, 何太后就橫加指責。 如此幾次三番, 董太后怒了, 揚言道:“你之所以氣焰囂張, 不就是仗著哥哥何進嗎?我如果命令驃騎將軍董重砍下何進的頭顱, 不過是舉手之勞。 ”

有些事暗地裡幹可以, 一旦掛在嘴上那就是找死。 何太后冷笑一聲, 轉身將董太后的話告訴了何進。

何進也覺得是時候收拾董重了, 於是和三公聯名上書:“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惲等與州、郡相互勾結, 搜刮錢財, 都存在她所住的永樂宮。 按照慣例, 藩王后不能住在皇宮,

應該將其遷到本國。 ”何太后立馬批准了這一奏章。

拿著那一紙詔書, 董太后傻眼了, 兒子屍骨未寒, 自己就被兒媳婦欺負成這樣, 還有天理嗎?

接著, 何進帶兵圍住了董重的驃騎將軍府, 逮捕了他, 並將其免職。 董重自知已無活路, 自殺於後堂。 董太后又憂又怕, 抑鬱而死。

現在, 何進已經徹底剷除了政敵, 回想起那一幕幕刀光劍影, 他忍不住一陣後怕, 變得疑神疑鬼, 連靈帝下葬都沒參加, 也輕易不敢入宮。

樹欲靜而風不止, 何進不想折騰了, 但其他人則不這麼想, 以袁紹為代表的世家大族對宦官恨之入骨, 必欲除之而後快。

袁紹勸說何進:“以前竇武想要消滅宦官, 結果消息洩漏反被殺。 究其原因, 主要在於禁軍一向畏懼宦官的權勢, 而竇武卻要利用他們, 所以才自取滅亡。 現在, 大將軍兄弟同掌禁軍, 部下都是俊傑名士, 樂於為您效命,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這是天賜良機啊。 大將軍應該一舉誅除宦官為天下除害, 垂名後世就在今朝。 ”

何進一時拿不定主意, 又禁不住袁紹的反復勸說,

於是入宮和何太后商議, 建議罷除中常侍以下的全部宦官, 以三署的郎官代替之。

何太后嚇了一大跳, 什麼?不要宦官了, 讓一群帶把的男人進宮服侍皇帝?她反對道:“宦官統領宮禁, 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漢家也不例外。 況且先帝剛剛去世, 我怎麼能和一群外臣坐在一起議事呢?此事斷斷不可!”

得不到太后的首肯, 何進就想求其次, 先誅殺宦官中最跋扈的。 袁紹依然認為, 宦官最親近太后和皇帝, 百官的奏章都要經過他們來回傳遞, 如果現在不徹底除掉, 將後患無窮。

正當何進猶豫不決時, 宦官們為了自己的命運, 又開始擰成一股繩, 共同對付何進。 他們拼命討好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和弟弟何苗, 反復提醒何太后:“大將軍擅自誅殺左右近臣, 專權獨斷,將削弱國家權威。”

雖然何進是自己的哥哥,但如果任由他誅殺皇宮內的親信,兒子長大了這天下到底是誰的?何太后也不禁對何進有所戒備。

眼看何進遲遲不能決斷,袁紹急了,又向他進言:“不如徵召四方猛將,讓他們率軍向洛陽進發,以此脅迫太后。”何進欣欣然覺得此計可行。

聽說何進準備徵召四方猛將進京時,主簿陳琳勸阻道:“誅殺宦官本來輕而易舉,應該暗中進行,現在大張旗鼓的徵召外援,必將引發大亂。”腦子進水了的何進不以為然。

典軍校尉曹操聽說後,也是大笑不已:“宦官的存在從古至今都是合理的,只要皇帝不授以大權,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只需誅殺領頭之人,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要召集外地軍隊!如今想要將宦官全部誅殺,事情必然會洩露,我料定此事必敗。”

當時,董卓駐紮在河東,離洛陽最近,何進就派出使者讓董卓來逼宮。侍御史鄭泰大驚,勸說道:“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權,他必將為所欲為,威脅到朝廷的安全。您作為皇親國戚,掌握國家大權,自可獨斷專行,實在無需董卓的外援。而且事情拖得越久,就越容易起變化,竇武的教訓並不遠,大將軍不可不慎。”尚書盧植也認為不宜宣召董卓進京。

可惜,此時的何進已完全被袁紹所迷惑,執意要借助董卓的力量脅迫太后。鄭泰悲憤不已,辭官而去,臨走前對荀攸說道:“何進不是個可以輔佐的人啊。”

可能是覺得董卓的分量還不夠,何進讓僚屬王匡和騎都尉鮑信到泰山郡募集士兵;又命令東郡太守橋瑁屯守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率領數千人寇掠河西,火燒孟津,製造混亂景象,皆揚言要誅殺宦官。

可笑一場誅殺宦官的行動,在何進的領導下,居然搞成了全國總動員,他能如願以償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專權獨斷,將削弱國家權威。”

雖然何進是自己的哥哥,但如果任由他誅殺皇宮內的親信,兒子長大了這天下到底是誰的?何太后也不禁對何進有所戒備。

眼看何進遲遲不能決斷,袁紹急了,又向他進言:“不如徵召四方猛將,讓他們率軍向洛陽進發,以此脅迫太后。”何進欣欣然覺得此計可行。

聽說何進準備徵召四方猛將進京時,主簿陳琳勸阻道:“誅殺宦官本來輕而易舉,應該暗中進行,現在大張旗鼓的徵召外援,必將引發大亂。”腦子進水了的何進不以為然。

典軍校尉曹操聽說後,也是大笑不已:“宦官的存在從古至今都是合理的,只要皇帝不授以大權,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只需誅殺領頭之人,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要召集外地軍隊!如今想要將宦官全部誅殺,事情必然會洩露,我料定此事必敗。”

當時,董卓駐紮在河東,離洛陽最近,何進就派出使者讓董卓來逼宮。侍御史鄭泰大驚,勸說道:“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權,他必將為所欲為,威脅到朝廷的安全。您作為皇親國戚,掌握國家大權,自可獨斷專行,實在無需董卓的外援。而且事情拖得越久,就越容易起變化,竇武的教訓並不遠,大將軍不可不慎。”尚書盧植也認為不宜宣召董卓進京。

可惜,此時的何進已完全被袁紹所迷惑,執意要借助董卓的力量脅迫太后。鄭泰悲憤不已,辭官而去,臨走前對荀攸說道:“何進不是個可以輔佐的人啊。”

可能是覺得董卓的分量還不夠,何進讓僚屬王匡和騎都尉鮑信到泰山郡募集士兵;又命令東郡太守橋瑁屯守成皋,武猛都尉丁原率領數千人寇掠河西,火燒孟津,製造混亂景象,皆揚言要誅殺宦官。

可笑一場誅殺宦官的行動,在何進的領導下,居然搞成了全國總動員,他能如願以償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