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民朋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你知多少?

一、選擇良種:因小麥區劃特別明顯, 分冬性半冬性還有春小麥, 西北以前種植春小麥, 現在也開始種植冬小麥, 所以一定要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

二、精細整地:播種前深翻土地, 精細整地。 做到土層細碎、鬆軟、上松下實, 無坷垃。

三、播種時間:因各地氣候情況不同, 所以各地有各地最佳播種期, 山西晉東南地區一般在9月底10月初, 有的地方在10月中下旬, 一般畝播種量在10公斤左右, 播種量隨播種時間的早晚而不同, 播種越晚播種量越大。

四、配方施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 40%複合肥40公斤, 尿素5公斤作底肥。

1、幼苗對氮吸收量卻占全部吸氮量的12%-14%, 因此保證苗期氮肥供應, 是促進冬前分蘖, 培育壯苗的關鍵環節。 但要控制氮肥總量, 不能過多, 否則會導致生長旺長, 分蘖生長過猛, 造成群體大後期倒伏現象。 拔節到孕穗期植株迅速生長, 需要量急劇增加,

是各生育時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 此時滿足氮肥供應可提高成穗率, 促進小花分化, 防止小穗退化, 增加穗粒數, 為提高產量奠定基礎。

2、冬前對磷吸收較少, 但苗期缺磷將影響小麥正常分生組織的生長分化、生根、分蘖等, 所以在播種前要以磷肥作底肥。 此外, 滿足越冬前磷肥供應能增強小麥的抗寒、抗旱能力, 對於小麥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義。 在拔節至揚花期是小麥需磷最多的時期, 促進小穗小花分化發育、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的轉化、積累、灌漿成熟、最終增加千粒重, 提高產量。

3、拔節至孕穗期是小麥需鉀最多的時期, 也是最大效率期。 保證鉀供應有助於小麥植株粗壯、生長旺盛、光合產物的運輸, 加速籽粒灌漿。

四、化學除草:在雜草2葉期, 畝用6.9%驃馬50毫升加水30-40公斤噴霧或小麥2葉期, 雜草3-4葉期, 畝用巨星1-1.4克加水30-40公斤噴除雜草。

另外, 除草劑藥害補救措施:

1、灌水排毒

要盡可能早地採取排毒措施。 當藥害已發生或將要發生時, 要立即進行灌水排毒措施, 排掉田間的含毒灌溉水,

連續用新鮮水沖灌, 或結合排水施入石灰等方法以中和田裡的酸性除草劑, 減輕藥害。

對植株上的藥害, 可用噴灌或噴霧水淋洗去有毒植株上的殘留藥劑, 減輕藥害。

2、增施肥料

對受害麥田要加強田間管理。 2, 4-D類除草劑對小麥苗期施藥不當, 發現有筒狀葉時, 要增施分蘖肥, 促進分蘖, 增加成穗率, 以減少藥害損失。 在施肥上, 應注意多施有機肥。 有機質可對除草劑起吸附劑作用, 使除草劑喪失部分活性。

 3、使用解毒藥物

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小麥生長,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促進小麥的生長, 刺激小麥的生長發育, 也利於減輕藥害。 常用的解毒藥物如赤黴素, 每畝用藥2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灑麥苗, 可刺激麥苗生長,

減輕藥害。

4、及時查田補種

對受藥害嚴重, 造成小麥死苗或不能拔節和抽穗的地塊, 要及時毀種補種或改種其他作物, 將藥害損失降到最低。

五、適時灌水:對墒情較差的麥田, 要適時澆越冬水, 以保證幼苗安全越冬。 一般在平均氣溫3-5℃時進行。 越冬水不宜過大, 忌大水漫灌, 澆透後當天滲完為宜。 鹽鹼地, 需灌水壓鹽鹼時, 可適當加大灌水量, 但防止越冬期間麥田積水。 如有積水一定要排出去, 有條件的澆後地表發白髮硬時應及時鬆土。 值得注意的是:發現有龜裂現象時要及時採取壓沙措施, 以防凍防風“濕不死幹死”。 但用的沙土, 一定不能是鹽鹼的。 另外, 對於基本苗不足或播種偏早的脫肥苗或未施足底肥的麥田結合冬灌進行適量施肥, 一般每畝追尿素5-10公斤,以促使小麥早返青,鞏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冬肥春用。

五、注意防病:

1、小麥白粉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豐產品種,可有效抑制小麥白粉病的發生。(2)小麥收穫後清楚田間病殘體。(3)合理密植,採用精量半精量播種,適當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4)藥劑防治:當田間病情指數達5%-8% 時,應及時噴施粉鏽寧可濕性粉劑,只要早春噴灑一次可基本控制危害,也能起到防治銹病的作用。(5)粉鏽寧拌種,可控制秋苗期病情,減少越冬菌量。

2、小麥紋枯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田間管理,實行輪作,清楚田間病殘體,控制病源。另外,灌水或降雨後,及時排水。(3)適期播種,降低播量,合理密植。(4)藥劑防治:發病率達5%左右時及時噴施井崗黴素水劑加天達2116 糧食專用型藥劑噴霧,一般噴施2次即可。

3、小麥赤黴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清除田間病殘體。適時播種,合理施肥,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漬害。(3)藥劑防治,在齊穗揚花期用50% 多菌靈、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200 倍液噴霧,每畝100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流行。一般用藥 1-2次。

六、及時收穫:小麥成熟時如不及時收穫易導致小麥發黴、發芽及赤黴病加重,因此要及時搶晴收穫,及時脫粒。

一般每畝追尿素5-10公斤,以促使小麥早返青,鞏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冬肥春用。

五、注意防病:

1、小麥白粉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豐產品種,可有效抑制小麥白粉病的發生。(2)小麥收穫後清楚田間病殘體。(3)合理密植,採用精量半精量播種,適當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4)藥劑防治:當田間病情指數達5%-8% 時,應及時噴施粉鏽寧可濕性粉劑,只要早春噴灑一次可基本控制危害,也能起到防治銹病的作用。(5)粉鏽寧拌種,可控制秋苗期病情,減少越冬菌量。

2、小麥紋枯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田間管理,實行輪作,清楚田間病殘體,控制病源。另外,灌水或降雨後,及時排水。(3)適期播種,降低播量,合理密植。(4)藥劑防治:發病率達5%左右時及時噴施井崗黴素水劑加天達2116 糧食專用型藥劑噴霧,一般噴施2次即可。

3、小麥赤黴病: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清除田間病殘體。適時播種,合理施肥,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漬害。(3)藥劑防治,在齊穗揚花期用50% 多菌靈、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200 倍液噴霧,每畝100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流行。一般用藥 1-2次。

六、及時收穫:小麥成熟時如不及時收穫易導致小麥發黴、發芽及赤黴病加重,因此要及時搶晴收穫,及時脫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