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去到一間合格的TVB茶餐廳,要發掘的是什麼?

酥軟燙口的鳳梨包?

泛著蜜棕光澤的叉燒?

濃醇絲滑的奶茶?

……

進入一間茶餐廳, 你覺得應該發掘什麼?——跟著來看看

殖民地時期,

西餐廳昂貴而不接地氣, 於是本地人開始玩起了冰室和茶餐廳。 上世紀20年代開始, 出現平民大排檔, 而第一杯港式絲襪奶茶就在大排檔誕生。

直到50、60年代, 流行飲冰(凍飲), 於是出現了小規模, 專門供應咖啡奶茶紅豆冰的冰室, 很多人都把冰室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

70年代經濟起飛, 食物多元化發展, 茶餐廳不少是集團式經營。

-菜 單-

奶茶

奶茶成分——70%紅茶、10%砂糖及10%淡奶;茶走成分——70%紅茶、20%熱水及10%煉奶;鴛鴦成分——30%紅茶、10%砂糖、40%咖啡、20%淡奶。

“飛沙走奶”, 多用於咖啡, 即不加糖不加奶的純黑咖, 也稱之為“齋咖”。

冰火鳳梨油

鳳梨油實際上就是“鳳梨包”, 之所以冰火, 是因為新鮮熱乎的鳳梨包, 搭配剛從冰箱拿出來的牛油, 一起就是冰火兩重天的吃法。

檸檬

“檸樂”是檸檬可樂,“檸七”自然配的是七喜。好立克稱為“呵瀝”,阿華田則稱為“華田”。

多士/西多士

吐司(Toast)被音譯為“多士”;浸了蛋液和牛奶的叫西多士,通常被縮略為“西多”。依據搭配的醬料不同,又可以分為“占多”(果醬吐司),“奶油多”(煉奶黃油吐司),“油占多”(黃油果醬吐司)等等。

三明治,縮寫起來也是常常讓人摸不到頭腦。雞蛋三明治叫做“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是“腿蛋治”,午餐肉三明治就是“餐蛋治”。

“烘底”是將外層麵包烤得暖熱香脆,“飛邊”是去掉麵包的幹硬表皮,“走油”則是不要黃油,算是勉強從熱量爆表的早餐中搶救下一點卡路里。

豬仔包

口感酥脆,中間的奶油香甜卻不會太膩,看似普通的外表,吃上一口很是別致喲。

豬扒包

去澳門的99%都會吃豬扒包,港澳之間的美食十分相近,當然有部分茶餐廳是由豬扒包啦!麵包夾住一塊超大面積的豬扒,整肉入口的滿意。

叉燒飯

“碟頭飯”——一碟白飯,一勺肉菜,時蔬相配。叉燒、燒鴨、油雞是最常見的幾位主角,三個不分上下,碟頭飯的三大天王。

車仔面

車仔面是便利店的頭牌,在茶餐廳也是有一點席位的喲,加上魚蛋青菜,多個煎蛋營養起來沒在怕的,做宵夜剛剛好。

撈丁

撈丁聽著好似一種文化符號,實際上是茶餐廳的幹撈公仔面,加上雞扒或者牛腩,青菜,澆上一點鹵汁,完美。

通心粉

茶餐廳的套餐中會出現的搭配組合——通心粉,不管是火腿通心粉、牛腩通心粉或者茄汁都好,爽滑口感很適合搭配麵包。

“細蓉”(雲吞面)

雲吞面在茶餐廳,一般叫做“細蓉”。

牛肉焗飯

開頭講到的昂貴西餐廳,當然親民的茶餐廳是會有實惠的焗飯提供,芝士鋪面,牛肉或者雞肉等等焗飯,加上五彩的蔬菜,真是十分誘惑。

-點 餐-

舉手示意,說一聲“唔該,落單”

-結 賬-

“唔該,埋單”

除了情懷,美食,現在的茶餐廳都要講求“與時俱進”,玩得起復古懷舊,也能創新趣味。

深圳某茶餐廳的“看漫畫點單”,用漫畫風格來製作一本功能表,讓客戶在享受漫畫的趣味中愉悅地點單,這是不錯的開始喲。

還有主題“老夫子”——回到過去時光

“都說你們這些男人最貪心,整天在外面吃這些雜扒餐,愛情就像叫鐵板餐一樣。有的人喜歡叫牛扒餐,因為裡面的番茄很大;有的人喜歡叫豬扒餐,因為裡面的薯條很多;有的人喜歡叫雞扒餐,因為醬汁好吃。

其實他們喜歡叫什麼餐,就像喜歡一個人,起碼他們說得出原因。最蠢的就是你這種大傻瓜!偏偏叫什麼雜扒餐,以為經濟又實惠,你知不知道雜扒餐的材料永遠都是最差、最爛、最便宜的?又雜又亂。就像你一樣,插著牛扒想吃蛋,最後吃出什麼味道啊?沒味道…三心兩意最後只會雞飛蛋打。”

檸檬

“檸樂”是檸檬可樂,“檸七”自然配的是七喜。好立克稱為“呵瀝”,阿華田則稱為“華田”。

多士/西多士

吐司(Toast)被音譯為“多士”;浸了蛋液和牛奶的叫西多士,通常被縮略為“西多”。依據搭配的醬料不同,又可以分為“占多”(果醬吐司),“奶油多”(煉奶黃油吐司),“油占多”(黃油果醬吐司)等等。

三明治,縮寫起來也是常常讓人摸不到頭腦。雞蛋三明治叫做“蛋治”,火腿雞蛋三明治是“腿蛋治”,午餐肉三明治就是“餐蛋治”。

“烘底”是將外層麵包烤得暖熱香脆,“飛邊”是去掉麵包的幹硬表皮,“走油”則是不要黃油,算是勉強從熱量爆表的早餐中搶救下一點卡路里。

豬仔包

口感酥脆,中間的奶油香甜卻不會太膩,看似普通的外表,吃上一口很是別致喲。

豬扒包

去澳門的99%都會吃豬扒包,港澳之間的美食十分相近,當然有部分茶餐廳是由豬扒包啦!麵包夾住一塊超大面積的豬扒,整肉入口的滿意。

叉燒飯

“碟頭飯”——一碟白飯,一勺肉菜,時蔬相配。叉燒、燒鴨、油雞是最常見的幾位主角,三個不分上下,碟頭飯的三大天王。

車仔面

車仔面是便利店的頭牌,在茶餐廳也是有一點席位的喲,加上魚蛋青菜,多個煎蛋營養起來沒在怕的,做宵夜剛剛好。

撈丁

撈丁聽著好似一種文化符號,實際上是茶餐廳的幹撈公仔面,加上雞扒或者牛腩,青菜,澆上一點鹵汁,完美。

通心粉

茶餐廳的套餐中會出現的搭配組合——通心粉,不管是火腿通心粉、牛腩通心粉或者茄汁都好,爽滑口感很適合搭配麵包。

“細蓉”(雲吞面)

雲吞面在茶餐廳,一般叫做“細蓉”。

牛肉焗飯

開頭講到的昂貴西餐廳,當然親民的茶餐廳是會有實惠的焗飯提供,芝士鋪面,牛肉或者雞肉等等焗飯,加上五彩的蔬菜,真是十分誘惑。

-點 餐-

舉手示意,說一聲“唔該,落單”

-結 賬-

“唔該,埋單”

除了情懷,美食,現在的茶餐廳都要講求“與時俱進”,玩得起復古懷舊,也能創新趣味。

深圳某茶餐廳的“看漫畫點單”,用漫畫風格來製作一本功能表,讓客戶在享受漫畫的趣味中愉悅地點單,這是不錯的開始喲。

還有主題“老夫子”——回到過去時光

“都說你們這些男人最貪心,整天在外面吃這些雜扒餐,愛情就像叫鐵板餐一樣。有的人喜歡叫牛扒餐,因為裡面的番茄很大;有的人喜歡叫豬扒餐,因為裡面的薯條很多;有的人喜歡叫雞扒餐,因為醬汁好吃。

其實他們喜歡叫什麼餐,就像喜歡一個人,起碼他們說得出原因。最蠢的就是你這種大傻瓜!偏偏叫什麼雜扒餐,以為經濟又實惠,你知不知道雜扒餐的材料永遠都是最差、最爛、最便宜的?又雜又亂。就像你一樣,插著牛扒想吃蛋,最後吃出什麼味道啊?沒味道…三心兩意最後只會雞飛蛋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