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那一年唐朝科舉考試,三千考生全部騎驢進京趕考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 越是昌盛的朝代, 貧富差距越大, 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非唐朝莫屬。 在唐朝, 可謂繁花似錦, 盛況逼人, 然而越是繁盛, 越是有差距。

富人家財萬貫, 財源廣進, 窮人入不敷出, 艱難度日, 衣食住行, 更是天差地別, 當時一首著名的詩句,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描繪的就是這種情況。

為了減少這種貧富差距對比明顯的現象, 在唐朝, 唐懿宗鹹通年間, 頒佈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禦令:“考生一律不准騎馬”。

為什麼呢?原來那一年三月有進士考試, 全國各地所有的考生, 都要彙聚到長安城中, 考生間自然出身都不同, 有的考生有錢有勢, 以馬代步, 皆是高頭大馬, 盛氣淩人, 有的考生家境貧寒, 騎驢進城, 無勢無權。

讀書人本該一心唯讀聖賢書,

不該過分在意身外之物, 可是偏偏有的人就是喜愛攀比炫耀, 哪怕是無意顯露財富, 也遠遠超過寒門子弟。

據說在唐朝, 有一個進士及第之後, 他的父親在府中舉辦宴會, 因為有女藝人賀喜, 他竟賞給每一個女藝人紅綾一匹, 價值不菲, 尋常人家, 連一匹紅綾都買不起。

而唐朝的馬並非是人人都買得起的, 一匹馬的價值很高, 與現代做對比, 騎馬和騎驢類似於開車和騎自行車。 《新唐書》明文記載, 貞觀十年長安城裡一匹馬是25000文錢, 後來中唐時候馬就貴了, 《廣異記》裡面記載建安縣一匹馬是45000文, 也就等於十幾兩黃金。

唐朝進士雖多, 但是寒門子弟占了大半, 與富門子弟一起考試, 兩相對比, 確實會生出不公平的心思來, 有的會心中覺得自卑, 有的會十分偏激, 對於進士考試的影響也不好。

唐懿宗見到這種現象, 覺得考生騎馬實在過於豪華, 超出了本身的規定, 於是索性一律都不准騎馬。

於是在那一年,在頒佈完這個令法之後,出現了一個整齊的場景:陸陸續續的考生,騎著毛驢,慢慢悠悠的從城門外踱進城中。

這樣的場景,或許只有在古代,才能出現了。

參考文獻:《新唐書》、《廣異記》

於是在那一年,在頒佈完這個令法之後,出現了一個整齊的場景:陸陸續續的考生,騎著毛驢,慢慢悠悠的從城門外踱進城中。

這樣的場景,或許只有在古代,才能出現了。

參考文獻:《新唐書》、《廣異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