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通證經濟:區塊鏈的商業終局猜想和投資邏輯

區塊鏈是一次價值互聯網的通信協議, 就像www而已, 基礎設施本身不會成為生意。

現在幣圈和鏈圈互相鄙視, 其實卻又互相支撐。

從商業上看, 鏈不成熟, 幣是泡沫, 到底區塊鏈的商業意義和價值收斂在哪?

作為猜想, 我認為會是通證經濟(token system)。

通證經濟是人類共識的數位化

人類以社群的方式實現協作, 以共識的方式形成社群, 如國家、宗教、公司、社團等。 其中國家是最高等級、參與人數最廣泛的共識系統, 是群眾對暴力的共識。 而人民幣美元就是這套共識系統中的通證。

每個人都參與了多個共識系統, 比如擁有國籍、加入政黨、創辦公司, 比如幾個人開個小會達成共識等等, 但不一定每個共識系統都擁有通證, 原因除了共識系統規模達不到應用通證的規模經濟拐點外, 還有現有通證方案的bug問題, 比如法幣這種通證的貶值和匯率問題。

區塊鏈帶來了通證方案的新玩法,

數位化、匿名、可追溯甚至可以無中心驅動, 極大地擴展了通證系統的可用性, 下沉了通證系統的應用場景門檻。

未來通證世界的終局是大通證嵌套小通證

人類共識系統本來就是大共識嵌套小共識的結構, 相應把這些共識系統數位化為通證後, 就是大通證嵌套小通證的終局。

在把共識系統通證化的過程中, 擁有大中心的共識系統和擁有小中心的共識系統操作思路是不同的。

對擁有大中心的共識系統而言, 比如國家和宗教, 由於大中心高度可信, 信任大中心對社群而言效率最高, 所以直接把現有共識系統通證化、現有通證系統數位化即可, 比如法幣可以換成數位法幣, 換湯不換藥,

千萬不要掉進去掉中心的幻想裡。 至於大中心的節操問題, 你要相信它的底線就是守住自己的群眾基礎。

對擁有小中心或者弱中心的共識系統而言, 比如一家公司, 公司可大可小, 通證設計可以映射現有中心, 也可以做成無中心。 無中心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中心可信, 大家不如一起相信上帝, 讓上帝做中心, 而數學就是大家的上帝。

通證世界的投資機遇等於有價值的通證+通證建設者

投資的世界是一條增值曲線, 在人類社群裡有很多群眾基礎廣泛、不斷擴張、共識堅固、貼近生產力的共識, 這類共識產生的通證就擁有美好的投資價值。

同時, 不管是有中心還是去中心的通證系統, 為這套系統提供建設和運營服務的團隊也必然得到系統的獎勵,

他們本身一定是中心化的, 他們在商業上的美好實現也必然使自身成為優質投資標的, 比如數字貨幣裡的交易所。

最後, 共識之間需要一個跨共識流通的通貨, 按照現實世界裡黃金的定位, 比特幣擁有這種“比特幣黃金本位”的氣質, 如果跨共識流通的需求越來越大, 那自然比特幣的價值也應該水漲船高。

總結成一個公式, 區塊鏈如果收斂於通證經濟, 按照通證經濟的思路,

投資機遇=優質通證+優秀通證系統服務公司(Taas:token as a service)+跨通證流通通貨

不如來個雙幣種基金?代幣用來投token, 法幣用來投好的token服務公司。

敲黑板劃重點:我們不是在炒幣, 我們是在投token。 幣是token的外化, 鏈是token的內理, 幣是泡沫, 鏈不成熟,

我們要在幣和鏈的中間混, 才能既起個大早又趕上早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