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中國的爸爸去哪了?

有這樣一個明顯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裡, 來為孩子做家庭教育諮詢的基本就都是媽媽, 這說明媽媽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佔有主導地位,

目前統計的資料顯示:60%的家庭由媽媽教育孩子, 10%的家庭由爸爸教育孩子, 30%的家庭由爸爸媽媽共同教育。 不少爸爸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媽媽, 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

爸爸帶孩子, 有哪些優勢呢?

爸爸樂於冒險

女性似水, 是溫柔的代名詞, 所以做媽媽的大多非常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不願意帶著他去冒險。 而爸爸大多比較粗線條, 更樂意嘗試新的事物, 樂意讓孩子學會嘗試和適度冒險。 而且不得不承認, 男人的身手更敏捷一些, 可以在孩子冒險的時候做好保護。

爸爸不拘小節

我們做媽媽的大多會仔細照顧孩子, 喜歡把孩子收拾漂亮和乾淨, 心裡也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 雖然這種培養可以給孩子最完美的守護,

但是卻比較刻板。 而爸爸們則不怎麼拘小節, 他們會把孩子衣服穿反, 或者襪子沒配對, 雖然很奇怪, 但是孩子能感到溫暖和開心就夠了。

爸爸更像孩子

相較于媽媽的成熟, 爸爸往往會比較“孩子氣”, 但是這種幼稚非常適合孩子。 爸爸們都是天生的遊戲王, 總是發現一些有趣的遊戲, 比如一場虛擬球賽、一個模擬的樂器、一個香蕉就能當話筒唱歌等等。 這些奇妙的遊戲往往會逗樂孩子, 而這種吊兒郎當的行為也只有“孩子氣”的爸爸才能做出來。

爸爸更狠心一些

相較于媽媽的360°呵護, 爸爸們往往更狠心一些。 比如當媽媽看到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 往往會因為難以接受而主動出手幫忙, 而爸爸們則會更有耐心一些,

在一旁觀望看著孩子獨自克服困難。 雖然看起來爸爸們缺乏一些人情味, 但是這種方式更有利於孩子獨自面對真正的世界。

提高孩子動手能力

不得不承認, 男人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像力比我們優秀。 所以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修理玩具, 拼裝一些小傢俱等等, 這種活動不僅能讓孩子玩的開心, 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爸爸是體育老師

男人的身體更強壯, 活力也更旺盛一些, 所以說爸爸是孩子最好的體育老師。 如果你有心, 就會發現, 女球迷、愛運動的女孩子大多有個好動的爸爸。 其實孩子很多運動概念和習慣, 大都是從爸爸那裡學來的。

爸爸關愛, 讓女孩更自信

父親往往是女兒人生中接觸的第一位男性,

她將通過父女關係來瞭解與異性相處的模式和面對異性的心理狀態。 一個充滿愛心的父親, 能使女兒感到備受關懷, 賦予女兒強烈的自我價值意識和性別角色意識。 父親對女性的尊重、理解以及對女兒的讚美和鼓勵, 也會給女兒帶來極大的自信。 長大成人後, 女孩子也會在與其他男性的相處當中, 尋求同樣的尊敬與理解。

總而言之, 對於女孩來說, 父親的存在對她性格的形成、她的學業和日後的職業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良好的父女關係, 有利於她們正確處理與男性之間的關係。

加拿大聖傑洛大學針對20到24歲女學生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 父親對女兒的感情與社會發展具有很大影響。 這份報告還說, 女性是否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性別,

與她們感覺父親是否予以肯定和支持大有關係, 內心認為父親越肯定她的女性性別, 處理性別問題的能力越好, 反之亦然。

爸爸多陪伴, 使男孩更陽剛

曾聽很多媽媽抱怨過, 自家男寶特別內向、膽小、不愛說話, 但是往往不知道形成的原因為何。 其實, 爸爸是孩子接觸得最早的男性, 所以爸爸的角色對孩子的影響會很大, 甚至會持續一生。 而父親的關愛與陪伴, 會幫助男孩子在邏輯思維能力、身體運動協調性等方面的發展, 意志力和堅強性格的養成, 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形成上起到關鍵作用。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表明, 一天與父親接觸多於兩個小時的男孩子, 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六小時的男孩子相比, 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在與人相處方面會表現得更融洽。

小結:實踐證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賴于母親,但是在生活的關鍵時期、重大問題上則依賴于父親。母親與孩子的談話往往是細緻的,而父親與孩子的談話則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在孩子小時,母親應該多負些責任,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長大以後,父親應該多教育,這是因為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親子貓系列精彩!!

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在與人相處方面會表現得更融洽。

小結:實踐證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賴于母親,但是在生活的關鍵時期、重大問題上則依賴于父親。母親與孩子的談話往往是細緻的,而父親與孩子的談話則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在孩子小時,母親應該多負些責任,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長大以後,父親應該多教育,這是因為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親子貓系列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