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奶茶店這麼“變態”了:顧客碰過的抹布,直接扔掉?

親切地招呼、愉快地收銀、熟練地操作……

在顧客眼中, 奶茶店的店員始終是忙碌的身影。 顧客看不到的另一面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和小夏聊了聊,

她在奶茶店的工作感受。

1

洗手, 洗手, 洗手

小夏今年23歲, 進入茶飲行業的第二年。

大學本科畢業後, 短短一年她就在一家連鎖茶飲店當上了店長。

在她的腦海裡, 工作除了日常的運營和管理, 有件事格外重要——洗手。 上班進工作站前, 要進行消毒, 每換一次工作站也要洗手消毒。

比如收銀的小夥伴, 臨時被喊去拿一下庫存食材, 要先洗手, 而且光用清水是不夠的, 必須使用專用的消毒洗手液。

還有用手摸過頭髮、觸碰過任何肌膚、哪怕只是用手指推了一下眼鏡, 也是必須要洗一洗才能繼續工作。

▲再忙碌, 衛生標準也不能懈怠

所有員工在上崗培訓時, 有一課就是食品安全課, 講得特別詳細, 教材裡配上了細菌放大幾百倍幾千倍的圖片, 化學污染、物理污染, 全都要教一次。

“那些圖看著真的很反胃, 但是你反胃了, 就對了, 這樣才會意識到洗手有多重要, 就不會去反感了。 我也是培訓了才知道, 頭髮和皮膚裡有特別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洗手消毒雖然麻煩, 卻也不敢懈怠。

2

奶茶店的“變態”規定:顧客碰過的抹布, 直接扔掉

“其實不管你背後怎麼做得到位, 客人是不會全部看到的。 ”小夏帶著些委屈說道。

消費者對於衛生的定義和準則, 並不是全部相同的, 有時候也會遇到挑剔的顧客, 提出一些質疑。

比如, 你剛才洗手了嗎?

一家奶茶店可能會設置一人多崗, 前臺收銀的小夥伴, 也要負責制作飲料。

有時候轉身洗手可能顧客沒有看到, 覺得你怎麼能收了錢又去碰食材?

這種情況下, 小夏和她的小夥伴, 會重新當著顧客的面, 再洗一次手, 讓顧客看到這個動作。

比如:你為什麼不戴手套?

小夏告訴我, 她曾經遇到過好幾個客人, 問他們為什麼不戴手套作業。

的確, 許多消費者會認為, 戴上手套會比裸手操作更加衛生,

但事實上, 細菌可以滋生到任何地方, 手套如果不是絕對一次性, 同樣可能帶來衛生隱患。

如果能夠按照規章制度, 認真地洗手, 那麼戴不戴手套, 並不會有多麼天差地別。

▲嚴格到苛刻的標準

比如, 這個抹布是不是很少換啊?

買過奶茶的朋友都知道, 在最後出杯時, 店員會用一塊布把杯身擦一下, 確保沒有水漬遺留在上面, 讓用戶體驗更好。

小夏說, 好幾次會有顧客指著擦杯布說“這個抹布你們不換的啊?”“這個抹布給我擦一下”之類的話。

“這塊布我們四個小時換一次, 全部高溫消毒, 真的不是抹布啊!”小夏哭笑不得地和我說:“而且有時候顧客身上有一點污垢, 會隨手拿過去擦一下。 ”

“那你們再丟回去消毒?”

“不, 我們直接不要了。 ”小夏嚴肅地說:“凡是碰過非工作站物品和工作人員的這類器材, 我們一律都會丟掉, 毒都不消了。 ”

在顧客看不到的地方, 他們堅守得更加細節——

手上有任何傷口, 都不允許上雪克台

雪克台的工作, 是會直接接觸到食材的, 因此如果手上有傷口, 哪怕很細小, 也絕對不能上雪克台作業。

傷口的細菌會不小心感染到食材上, 光是洗手並不能完全消毒。

即便有創可貼, 也不能確保絕對的安全衛生, 從根源上杜絕的最好辦法就是:傷口恢復之後再來做飲料。

賞味期限到了, 沒過期也要廢棄

許多平時在製作茶飲時會用到的食材, 都有一個賞味期限, 這個日期代表的是:最佳使用時間, 但並非過期時間。

例如紅茶可能賞味期限是4個小時,過了4個小時沒有使用完,也要全部廢棄,雖然茶還沒有變質,但已經不夠“美味”了。

▲這對於很多店,都是常識了

明檔操作間,讓顧客看到製作過程

有一些半成品的食材,例如珍珠、芋圓,需要直接在店內進行二次加工熬制,小夏之前工作的那家店,使用的是“明檔操作間”。

珍珠從煮制到洗、到製作完成,顧客都能看到過程。

做奶茶也要考“申論”

還有一個顧客看不到的點,就是考不完的試了。

小夏告訴我,單單考一個組長,就有四張卷子要做,內容密密麻麻都是和運營、製作、食品安全相關。

其中有一科叫做“申論”,聽起來很像公務員考試對不對?雖然並不是一模一樣的內容,但科目就叫這個名字。

3

結 語

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聯合推出的《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資料顯示,新式茶飲市場在持續走高,這將擴大這個行業對於從業人員的高需求和高標準。

在我們固有的思維以及時不時的媒體“曝光”中,奶茶行業總會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熱議,值得慶倖的是,在消費升級中被市場反復考驗後,精明的商家們早已把品牌的口碑看得比時間成本更重要。

“我以前覺得就是賣杯奶茶嘛,至於嗎?現在我想的是,寧可這輩子都遇不到這件事,也不因為忽略,失去消費者。”小夏最後和我說。

例如紅茶可能賞味期限是4個小時,過了4個小時沒有使用完,也要全部廢棄,雖然茶還沒有變質,但已經不夠“美味”了。

▲這對於很多店,都是常識了

明檔操作間,讓顧客看到製作過程

有一些半成品的食材,例如珍珠、芋圓,需要直接在店內進行二次加工熬制,小夏之前工作的那家店,使用的是“明檔操作間”。

珍珠從煮制到洗、到製作完成,顧客都能看到過程。

做奶茶也要考“申論”

還有一個顧客看不到的點,就是考不完的試了。

小夏告訴我,單單考一個組長,就有四張卷子要做,內容密密麻麻都是和運營、製作、食品安全相關。

其中有一科叫做“申論”,聽起來很像公務員考試對不對?雖然並不是一模一樣的內容,但科目就叫這個名字。

3

結 語

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聯合推出的《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資料顯示,新式茶飲市場在持續走高,這將擴大這個行業對於從業人員的高需求和高標準。

在我們固有的思維以及時不時的媒體“曝光”中,奶茶行業總會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熱議,值得慶倖的是,在消費升級中被市場反復考驗後,精明的商家們早已把品牌的口碑看得比時間成本更重要。

“我以前覺得就是賣杯奶茶嘛,至於嗎?現在我想的是,寧可這輩子都遇不到這件事,也不因為忽略,失去消費者。”小夏最後和我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