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趁勢加入!蔚來ES8真的像看上去那樣美?

文/李思遠

前不久, 蔚來和廣汽舉行了戰略合作暨新能源汽車專案簽約儀式, 它們將會共同出資設立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這已經不是蔚來找上的第一家合作夥伴了, 早在年初蔚來就與江淮展開了合作, 蔚來首款純電動SUV ES8就交給了江淮代工, 隨即蔚來又抱上了長安的大腿。 其實不只是蔚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在尋找合作夥伴, 傳統車企也在積極抱團, 比如福特就找上了眾泰成立合資公司, 以應對新能源浪潮的到來。

被喻為“國產Tesla”的蔚來(NIO)汽車去年發佈了首款高性能電動7座SUV ES8。 這是蔚來繼超跑EP9之後的第二款作品, 而且面向的是消費級市場。 據解放日報報導,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今年3、4月份第一批車有望下線。

19時30分,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在聚光燈下正式亮相, 詳解ES8的技術亮點。 從汽車電池租用方案到自動輔助駕駛系統NIO Pilot,

再從全球首個車載人工智慧系統NOMI到多元化的電能服務體系NIO Power, 都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

續航成績令人有點失望

蔚來ES8量產版的電池容量為70kWh(70kWh的資料是官方用已經淘汰的1/3C放電功率計算, 按照目前國標1C放電功率計算, 電池容量為67kWh)。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表示對這個資料有些小小的失望。 在60公里/小時工況下, 理論續航里程500公里是, NEDC綜合續航355公里, 如果放在今年的標準來看已經算得中等偏上。

最接近的車型是特斯拉Model X 75D電池容量為75kWh, 雖然NEDC續航里程測試結果為417Km, 電動車在工況測試法中本身會佔據一定的優勢,

因為工況法下的部分條件是根本不需要耗電的, 同時工況法當中的高速工況非常少, 也不需要考慮空調等負載。

電機、電控技術相比特斯拉仍有距離

自身體量對於續航表現同樣影響巨大, 雖然蔚來ES8使用的是全鋁車身,

但是整備品質仍然達到了2460Kg, 電池的重量暫時沒有精確資料但想必“貢獻不少”, 134.68Wh/Kg的電池能量密度也算得中等偏上, 我仍然要強調那一句, 蔚來ES8最快的交車時間在2018年, 目前已經有不少國產純電動車型達到或超過了這個數字。

相比MODEL X 100D的整備品質為2459kg, 搭載了比ES8多30kWh的電池,整車整備品質還輕了1kg,由此看出ES8在品質控制方面,比特斯拉依然要差一些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在耗電量表現上仍然不及特斯拉,在NEDC工況下,ES8耗電量也要大於20kwh/100公里。依舊不敵modelX的18kwh/百公里。當然了特斯拉深耕多年,積累肯定更深厚,只能期待蔚來後續的改進和提升了。

重體驗而輕技術

其實技術是體驗的一定基礎,在發佈會上,李斌重點圍繞一鍵加電,能量無憂以及一鍵呼叫,服務無憂展開了一張大餅:為了進一步解決用戶痛點,鋪設車主專屬充電樁、接入NIO Power網路的42000根超級充電樁,以及到2020年在全國普及的1100座三分鐘換電站和1200輛移動充電車,將會保證用戶將來充電比加油更加方便。

換電模式前景堪憂

換電服務對於發佈會當晚有人驚呼黑科技我是表示震驚的,因為曾經特斯拉也對換電技術有過研究憧憬,只不過後來特斯拉放棄了對換電模式的研究,且換電服務商Better Place同樣早在4年前就已經破產。相比充電樁直接充電,換電模式可以直接為汽車更換電池,所以其最大優勢就在於能夠極大縮短充電時間。此外,換電運營商可對電池進行集中統一的專業維護,理論上十分有利於延長電池壽命。換電模式看起來的確方便,但是其中掣肘普及的環節真是不勝枚舉,換電站固定設備、占地面積(蔚來換電站大約需要三個車位元的面積)、電網壓力、成本回收等不容樂觀。

當然,車造得再好,賣不出去還是白費功夫,與傳統車企相比,這些新勢力造車有著不少優勢,例如它們更善於運用新技術去解決用戶在使用汽車時的痛點,並且提供更創新的行銷和服務模式,更能滿足使用者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隨著更多造車新勢力的加入,對於車企、對於用戶或對我們的環保事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我們拭目以待!

搭載了比ES8多30kWh的電池,整車整備品質還輕了1kg,由此看出ES8在品質控制方面,比特斯拉依然要差一些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在耗電量表現上仍然不及特斯拉,在NEDC工況下,ES8耗電量也要大於20kwh/100公里。依舊不敵modelX的18kwh/百公里。當然了特斯拉深耕多年,積累肯定更深厚,只能期待蔚來後續的改進和提升了。

重體驗而輕技術

其實技術是體驗的一定基礎,在發佈會上,李斌重點圍繞一鍵加電,能量無憂以及一鍵呼叫,服務無憂展開了一張大餅:為了進一步解決用戶痛點,鋪設車主專屬充電樁、接入NIO Power網路的42000根超級充電樁,以及到2020年在全國普及的1100座三分鐘換電站和1200輛移動充電車,將會保證用戶將來充電比加油更加方便。

換電模式前景堪憂

換電服務對於發佈會當晚有人驚呼黑科技我是表示震驚的,因為曾經特斯拉也對換電技術有過研究憧憬,只不過後來特斯拉放棄了對換電模式的研究,且換電服務商Better Place同樣早在4年前就已經破產。相比充電樁直接充電,換電模式可以直接為汽車更換電池,所以其最大優勢就在於能夠極大縮短充電時間。此外,換電運營商可對電池進行集中統一的專業維護,理論上十分有利於延長電池壽命。換電模式看起來的確方便,但是其中掣肘普及的環節真是不勝枚舉,換電站固定設備、占地面積(蔚來換電站大約需要三個車位元的面積)、電網壓力、成本回收等不容樂觀。

當然,車造得再好,賣不出去還是白費功夫,與傳統車企相比,這些新勢力造車有著不少優勢,例如它們更善於運用新技術去解決用戶在使用汽車時的痛點,並且提供更創新的行銷和服務模式,更能滿足使用者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隨著更多造車新勢力的加入,對於車企、對於用戶或對我們的環保事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