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郭襄:只是愛上峨眉的雲霞,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

郭襄。 在搜狗輸入法下, 打出這兩個字, 只需要敲擊鍵盤八下, 卻能柔軟地擊中許多人的心。

小的時候讀神雕俠侶, 不懂郭襄對楊過的情深似海, 只以為郭襄和楊過真的是大哥哥小妹妹的情誼, 而第一次為郭襄感到心疼, 是因為一首詩: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回答;我坐著的毛驢一步一步滴滴答答, 我帶著的倚天喑啞。 大家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其實我只是喜歡峨嵋的雲霞, 像十六歲那年綻放的煙花。

郭襄為了尋找神雕大俠, 走過少室山, 走過絕情穀,

從十六歲初相遇, 到四十多歲的大徹大悟, 戀君已是二十載——風陵渡口就是郭襄人生中的一場劫難, 那些驚心動魄的扣人心弦的所有人生的大起大落都在風陵一遇後的幾個月中得以遍嘗, 可這些所有過往都如同她十六歲那年的煙火般璀璨後迅速湮滅。 風陵渡口初相遇, 一遇楊過誤終生, 郭襄追尋楊過的這一生, 卻從未想過, 這場愛情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網上還有一個版本, 是從《神雕俠侶》中的蛛絲馬跡中網友們總結出來的:小龍女離開絕情穀底, 沒有了寒譚和白魚, 最終還是去世了。 而耶律齊叛變, 郭芙心情憂鬱, 離開父母, 在外流浪, 遇到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楊過, 兩人最終結合在一起。 郭靖黃蓉都知道, 只是瞞著郭襄, 所以郭襄找了那麼多年, 怎麼也遇不到楊過了。

可是不管是金庸先生的結局, 還是網友猜測的結局, 郭襄都沒有跟楊過在一起。 那麼為什麼金庸先生要創造郭襄這個人物——有人說是為了替郭家還債。 楊康終是死于黃蓉之手, 黃蓉對楊過一直有戒心,

郭靖雖愛護楊過, 但是由於妻子的排斥, 最終不得不把楊過送去全真教, 從而間接造成了楊過在全真教受人欺辱。 而郭芙, 就更不用說了……而偏偏是這樣討厭的郭芙, 卻前有大武小武百般殷勤, 後又耶律齊的傾心寵愛。 而討人喜歡, 連李莫愁都不忍心傷害的郭襄, 卻愛而不得, 孤獨終老。 郭家欠楊過許多, 於是金庸先生安排了郭襄那麼多年的愛而不得去還債。

郭襄十六歲的那年, 在風陵渡遇見楊過, 於是很多年之後郭襄的弟子叫做風陵師太。 世人都道郭襄女俠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大徹大悟, 開創了峨眉派, 而若是郭襄當真大徹大悟, 為何還有風陵師太呢?

十六歲那年的三件賀禮, 漫天煙花, 讓郭襄日日夜夜, 難以忘懷;襄陽城外, 郭襄被擒, 父母何天下群豪為了保家衛國放棄郭襄, 生死一線的時候, 楊過偕小龍女立於神雕之上從天而降, 救下郭襄, 這時郭襄早已情根深種了。

襄陽城外一戰, 楊過擊斃蒙古大汗, 解除了襄陽城之困, 從此名揚天下, 所到之處,

夾道歡迎。 郭襄心心念念的大哥哥, 終於從一個一身傲骨的叛逆少年成為了一代大俠。 而不知郭襄是幸還是不幸, 遇見了功成名就的楊過, 遇見了名揚天下的楊過, 遇見了弱水三千, 取一瓢飲的楊過。 而郭襄再無可能。

郭襄尋尋覓覓那麼久, 天南海北, 歷經風霜, 終究還是沒有見大哥哥一面。 最終開創峨眉派, 名揚天下。 就如同當年的楊過一樣, 世人稱楊過為神雕大俠, 稱郭襄為郭女俠。 小郭襄終於擺脫了父母的光環, 不再是郭二小姐, 而是峨眉的創始人郭襄女俠, 是可以和神雕大俠一起相提並論的郭襄女俠。 聰明伶俐的小郭襄最終功成名就, 孤獨終老。 在峨眉山的雲和霞中恍然看到了十六歲的自己, 看到了大哥哥拿下面具那一瞬間的眉眼滄桑, 從此不忘。

倚天第二十七章,滅絕師太告訴張無忌,郭襄祖師的徒兒叫做風陵師太——初讀不以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細針刺入心中,隱隱小痛,卻移不走,撫不平。郭襄此生已削髮為尼,按道理已經是大徹大悟,不該有世俗之戀。我想了好久才明白,原來大徹大悟不是將一切拋諸腦後,而是能夠拿得起放得下,拿捏自如,舉重若輕。我忽然想到趙敏在張無忌婚禮上說的那句:我偏要勉強。

我想,郭襄也是這般倔強的一個女孩,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了不可能相愛的一個人。所謂勉強,該是勉而不強。不是所有的愛戀,都要以戀愛收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大概如此。

那一年的相遇,本就錯得徹徹底底,偏又太讓人心動。她放不下,只能四處遠遊,或許她心裡也有著國家大義,只不過終究是太過幸運,不應肩負任何責任就可以遠走天涯追隨摯愛。只不過追的只是年少夢裡一場繾綣,追的是再難企及的那份愛情,追的是寂寥世上的絢爛彩色。她自始至終未曾參透,也可能是不想參透——如此也好,她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綻放的滿天煙花。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喜歡的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從此不忘。

倚天第二十七章,滅絕師太告訴張無忌,郭襄祖師的徒兒叫做風陵師太——初讀不以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細針刺入心中,隱隱小痛,卻移不走,撫不平。郭襄此生已削髮為尼,按道理已經是大徹大悟,不該有世俗之戀。我想了好久才明白,原來大徹大悟不是將一切拋諸腦後,而是能夠拿得起放得下,拿捏自如,舉重若輕。我忽然想到趙敏在張無忌婚禮上說的那句:我偏要勉強。

我想,郭襄也是這般倔強的一個女孩,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了不可能相愛的一個人。所謂勉強,該是勉而不強。不是所有的愛戀,都要以戀愛收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大概如此。

那一年的相遇,本就錯得徹徹底底,偏又太讓人心動。她放不下,只能四處遠遊,或許她心裡也有著國家大義,只不過終究是太過幸運,不應肩負任何責任就可以遠走天涯追隨摯愛。只不過追的只是年少夢裡一場繾綣,追的是再難企及的那份愛情,追的是寂寥世上的絢爛彩色。她自始至終未曾參透,也可能是不想參透——如此也好,她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綻放的滿天煙花。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喜歡的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