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為什麼把金改成大清?

1616年正月初一,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 國號“金”, 史稱“後金”, 無疑表明了與歷史上完顏“金”的承繼關係。 “金”作為女真族文化傳統與政治認同的象徵, 對內足以團結與安撫被征服的女真各部;對外則向大明宣示了努爾哈赤振興祖業、獨立建國的追求與目標。 1626年八月, 努爾哈赤逝世。 皇太極登上金國汗位, 尊號天聰汗。 1636年四月十一日, 在滿、漢、蒙文臣武將的“合辭勸進”下, 皇太極在盛京舉行登極大典, “建國號曰大清”, 說明了皇太極向漢文化靠攏的決心。 細細分析, 皇太極改國號其實具有多重含義。

皇太極

隨著金國所征服領地的擴大, 更多的民族被納入統治範圍, 女真、蒙古、漢則是其中的三大民族;金國號的負面影響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以象徵女真復興的金為國號, 民族意義太窄, 這種負面影響的不斷擴大, 甚至會妨礙到皇太極的事業。 而從歷史上來說,

此時皇太極的目標是整個天下, 而不是偏安東北, 所以再固執於500年前的金朝並不現實, 而且建州女真和金朝的女真族到底有沒有關係也根本無法考據清楚, 從現實出發, 皇太極便棄“金”國號。 從爭天下的角度來說, “金”朝不利於建州爭取漢族支持, “靖康恥, 猶未雪, ”漢人難以忘記金朝給漢人帶來的恥辱。 大明朝臣早已指出努爾哈赤“自稱後金, 例我衰宋”, “妖稱後金天佑, 辱我皇上以徽飲”。

而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一則去除了“金”國給漢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 顯示了皇太極覬覦天下、取代大明的意向, 使那些以儒家文化為遮掩的漢族士大夫觀望者們都改換門庭、效忠滿清, “孔子之作《春秋》也,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

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皇太極

從解釋上說, 大清國號的取義也壓住了“大明”。

第一,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五行說, “明”屬火, 明國姓“朱”色赤, 赤為火色;而“清”、“滿洲”三字都帶水。 此符合五行相克說之水克火, 寓清滅明的吉祥之兆。 又原國號“金”, 以五行論, 犯火克金的忌諱。

第二, 乾隆帝在《欽定滿洲源流考》中的禦制韻詩裡, 有“天造皇清, 發祥大東”之句。 清葉德炯注:“青、清古通。 ”“皇清”即“大青”。 青為五色之一, 五色配五方, 東方色青;“東”為四方之首。 如此, 天造東方的大清, 是可以“去濁遠穢”、掃清廓清南方的大明的。

第三, 由“天造皇清”一句引申, “天”與“清”之間也有著關聯, 滿洲人又視“天”為至高的存在, 宗教上既顯示出絕對的尊崇與敬畏, 政治上亦重天命以護佑國家。 而“明”字分開為日、月, “日月經天, 定有天下之號曰明”, 天包容日、月, 這樣, “大清”氣勢就在“大明”之上了。

第四, 就“清明”一詞而言, 清猶在明上。 《詩·大雅·大明》:“肆伐大商, 會朝清明。 ”《禮記·孔子閒居》:“清明在躬, 氣志如神。 ”《禮記·玉藻》:“色容厲肅, 視容清明。 ”(禮記·樂記》:“是故清明象天,

廣大象地, 終始象四時。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 也是“清”在“明”前, “清”居“明”上。

另一方面,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對於本族而言其實也並沒有放棄“金”。 日本學者市村瓚次郎指出:“金與清在北京音稍有相近, 金為Chin之上平, 清為Ching之去聲。 北京人可明確區別開, 然外國人則頗易混同。 女真民族當時不可能正確區別漢字之發音, 因而改金之國號為清, 乃取音聲之近似耶?”孟森進一步說明:“清即金之諧音, 蓋女真語未變, 特改書音近之漢字耳。 ……是可知金之為清, 改漢不改滿。 ”

有專家還指出, 蒙古各部想必也贊成皇太極易“金”為“大清”。

首先, 歷史上女真完顏金國滅于蒙古與宋之聯軍, 這樣的舊事, 既使得皇太極不願再用“金”國號以取辱於蒙古, 又使得已歸服皇太極的蒙古王公也感到尷尬。在滿蒙關係中,“金”由此成為一個不適宜的國號,“大清”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次,1634年十二月,蒙古墨爾根喇嘛帶著嘛哈噶喇投靠皇太極;又1635年六月,皇太極得歷代傳國玉璽於蒙古察哈爾部。嘛哈噶喇是大元帝師八思巴為元世祖忽必烈鑄造的金佛像,也是大元皇帝和蒙古大汗的象徵;傳國玉璽則是中國正統皇位的象徵。這兩件寶物歸於皇太極,可能會被蒙古王公認作皇太極繼承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之位的有力憑證。皇太極得玉璽的次年四月,即建國號大清。而大清既建,蒙古各部除承認清帝為中國皇帝以外,更承認皇太極繼承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汗統。

再次,就國號取義言,滿洲大清與蒙古大元,也存在著親緣聯繫。朱希祖《後金國汗姓氏考》指出:清太宗之稱“清”,實為有意識之摹仿“大元”,蓋彼欲師蒙古之統一中國,而泯滅外族併吞之色彩也。

元朝王惲《烏台筆補》“建國號事狀”條雲:“伏見自古有天下之君,莫不首建國號,以明肇基之始。方誇元雖紀而號未立,蓋未有舉行之者,是大闕然。欽惟聖朝統接三五,以堂堂數萬旦之區宇,垂六十年大號未建,何以威仰萬方,昭示後世?愚以謂國之稱宜下會卿大臣及五品以上官集議闕下,則天下幸甚!”從這個意義上說,皇太極改國號庶幾相似。

又使得已歸服皇太極的蒙古王公也感到尷尬。在滿蒙關係中,“金”由此成為一個不適宜的國號,“大清”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次,1634年十二月,蒙古墨爾根喇嘛帶著嘛哈噶喇投靠皇太極;又1635年六月,皇太極得歷代傳國玉璽於蒙古察哈爾部。嘛哈噶喇是大元帝師八思巴為元世祖忽必烈鑄造的金佛像,也是大元皇帝和蒙古大汗的象徵;傳國玉璽則是中國正統皇位的象徵。這兩件寶物歸於皇太極,可能會被蒙古王公認作皇太極繼承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之位的有力憑證。皇太極得玉璽的次年四月,即建國號大清。而大清既建,蒙古各部除承認清帝為中國皇帝以外,更承認皇太極繼承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汗統。

再次,就國號取義言,滿洲大清與蒙古大元,也存在著親緣聯繫。朱希祖《後金國汗姓氏考》指出:清太宗之稱“清”,實為有意識之摹仿“大元”,蓋彼欲師蒙古之統一中國,而泯滅外族併吞之色彩也。

元朝王惲《烏台筆補》“建國號事狀”條雲:“伏見自古有天下之君,莫不首建國號,以明肇基之始。方誇元雖紀而號未立,蓋未有舉行之者,是大闕然。欽惟聖朝統接三五,以堂堂數萬旦之區宇,垂六十年大號未建,何以威仰萬方,昭示後世?愚以謂國之稱宜下會卿大臣及五品以上官集議闕下,則天下幸甚!”從這個意義上說,皇太極改國號庶幾相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