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是怎樣實現垂簾聽政的?這個手段真是無人能及!

慈禧是咸豐皇帝的貴妃, 咸豐皇帝去世的時候, 咸豐只有一個兒子, 就是愛新覺羅.載淳, 這個時候, 載淳只有6歲, 慈禧是載淳的親媽, 所以慈禧從一個貴妃, 做到了太后。

而另一個關鍵人物, 慈安太后, 慈安是咸豐皇帝的皇后, 皇帝駕崩, 皇后升為太后, 但是載淳不是慈安生的, 所以慈禧和慈安共同為太后, 慈安為東宮太后, 慈禧為西宮太后。

皇帝駕崩之前, 看到自己幼小的兒子, 就封了一個“顧命八大臣”輔佐小皇帝執政。

慈禧和慈安和這八個大臣不是一路的, 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䜣一起發動了“辛酉政變”扳倒顧命八大臣, 從此開始了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的局面。

提到慈禧, 人們首先想到就是其對政治權力的絕對控制。 在一個男權社會, 慈禧是如何一步步實現她的政治野心的?其實早在咸豐時期, 備受寵愛且聰明伶俐的慈禧, 就常常幫助咸豐帝整理奏摺代批奏章。

而她真正實現對權力的掌握, 則是從咸豐死後的“辛酉政變”開始的。

三方勢力脆弱制衡

咸豐駕崩之際, 下令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而由於擔心正年富力強的奕訢奪權, 又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組成“顧命八大臣”,

贊襄一切政務。

同時咸豐又授予皇后鈕祜祿氏“禦賞”印章, 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 朝廷文書必須同時蓋有慈安太后和小皇帝載淳的兩枚印章才能生效。 但由於小皇帝年幼, “同道堂”印章實際掌握在小皇帝生母慈禧的手中。

這樣一來, 咸豐駕崩後的朝政格局就形成了三方制衡的局面:一方是輔助朝政的“顧命八大臣”, 一方是掌握兩枚印章大權的太后勢力, 協力廠商是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帝胤勢力。 三方制衡之下是波濤暗湧的政治角力, 這一脆弱的制衡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大膽聯手實現奪權

為了從“顧命八大臣”手中奪回處理政務的權力, 慈禧不惜引狼入室, 選擇大膽聯手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

咸豐帝的棺材起運回京之時, 兩位太后帶著小皇帝同其他大臣, 抄小路比“顧命八大臣”提前四天回到北京。 慈禧、奕訢連同掌有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和親王僧格林沁控制了京城的軍隊, 並於翌日發佈聖旨, 宣佈逮捕“顧命八大臣”。

慈禧否認了咸豐的遺詔,

並誣陷八大臣偽造遺命, 大逆不道。 不久載垣、端華、肅順都被處死, 其餘五大臣也流放新疆。 此後, 在奕訢等支持下, 慈禧成功實現垂簾聽政。

慈禧執政的功與過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實現長期當政的女性, 其政治手腕幹練, 在巧妙操縱權貴朝臣之間勢力平衡的同時, 也長期維繫了自身的絕對權威。

為了應對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的挑戰,並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慈禧大膽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同時支持開辦洋務運動,在她治下還完成了廢除科舉、興辦女學和新學、庚子退款建設教育事業等重大舉措。

對於慈禧當政也有不少負面評價,比及她通過政治鬥爭奪取權力,人們對其更大的詬病源自其對外國列強的態度。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時,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

除了《中法天津條約》,還有此後的《中日馬關條約》、《辛醜和約》等不平等條約,慈禧的執政決策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外,庚子賠款後其奢靡之風並未見收斂,致使當時的民生凋敝,這些也都成為慈禧被人所批判的重要原因。

也長期維繫了自身的絕對權威。

為了應對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的挑戰,並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慈禧大膽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同時支持開辦洋務運動,在她治下還完成了廢除科舉、興辦女學和新學、庚子退款建設教育事業等重大舉措。

對於慈禧當政也有不少負面評價,比及她通過政治鬥爭奪取權力,人們對其更大的詬病源自其對外國列強的態度。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時,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

除了《中法天津條約》,還有此後的《中日馬關條約》、《辛醜和約》等不平等條約,慈禧的執政決策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外,庚子賠款後其奢靡之風並未見收斂,致使當時的民生凋敝,這些也都成為慈禧被人所批判的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